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_火炬计划论文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_火炬计划论文

珍惜机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和壮大中国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中华的唯一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振兴中华论文,大力发展论文,中国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颁布和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具体任务,必将对今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经验教训,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全面落实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遵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过17年的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将要提前完成。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国经济界、科技界已经形成共识:今后我们必须转变经济粗放增长的模式,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速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是“九五”期间和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造提升大中企业、加强国防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建立新的支柱产业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现在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在研究制定“九五”计划和十五年规划。从明年开始,我国要实施第九个五年计划。“九五”以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珍惜这个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是民族振兴、经济腾飞这一伟大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世界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一百年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而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上一大批国家先后崛起,实现了经济腾飞与社会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重大突破不断涌现,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革。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和综合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为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新调整和确立国家发展战略,强化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以期取得下一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这一发展态势必将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产生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连续十几年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博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赞扬。同时,人们也在关注中国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能否长期持续下去?中国靠什么来赢得下一个世纪?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模式,靠扩大投资、消耗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特点仍很明显。就我国的国情而言,经济规模已经不小,但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已经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据估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要靠外贸来实现。我们已经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发达国家以其高技术产品的优势,在经济竞争中占据着有利地位;而以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据统计,我国1994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只有63.42亿美元,虽然比1993年增长35.6%, 但只占同期全国商品出口总额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5.2%和6.3%,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逆差高达142.53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26.9%。而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仍以进料加工及来料加工装配的产品为主。近年来,国外产品纷纷涌入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逼到了家门口。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争夺目标,民族工业、特别是幼稚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今后五年至十五年,中国能否建立起自己的高技术产业,能否在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将成为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决定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已是当务之急。建立和发展强大的高技术产业,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跃入世界强国的关键性战役。在世纪之交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按照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精神,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武装起来的现代产业,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天高新技术正日益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对政治、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高新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建国四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数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起足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和工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能、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新产业发展的基础已经奠定。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逐步向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方向转轨,一大批科技人员投身于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创建了5 万多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组织实施的863、火炬、技改、产学研等计划, 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平均历史只有三年左右的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4年工业总产值已达853亿元, 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基本相当,而且每年以接近翻番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和重要基地。

1988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火炬计划, 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怀与支持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我国的科技优势和工业基础,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地渡过了初创期,开始进上新的发展阶段。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已认定了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组织实施了近2000项国家级火炬计划和近5000项地方级火炬计划项目。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发展到80万人;其中北京、沈阳、西安、成都、哈尔滨、苏州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势头较好,已经呈现出政策基本配套、环境比较完善、具有特色支柱产业的良好态势。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计划,在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威力;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培养和造就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这些计划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火炬计划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国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面旗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它们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示范和推动作用。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并逐渐形成共识。沿海地区和智力密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高速发展的喜人局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税、金融、外贸等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必将出现新的飞速发展局面。

我们虽然已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同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微电子技术,国外已进入0.3 微米的水平,而我们还处在3微米上。1971~1986年间, 西欧高技术产业年产值由50亿美元上升到2000亿美元,美国由90亿美元上升到4100亿美元,日本由30亿美元上升到3200亿美元;而我国1993年高新技术行业的产值仅为500亿美元左右。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已在国门之内展开。这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国际合作走向世界;但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又强烈冲击着我国幼小的高新技术产业。最近,有关部委的一项联合调查表明,面对激烈竞争,有些高新技术企业知难而进,表现出敢战敢胜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和战略决策能力,找到了对手的战略弱点,打开了局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也有些企业,在国外高新技术产品的冲击下,再加上资金短缺和人才流失的压力,开始败下阵来,从高技术市场上撤离下来,转回到一般技术产品的生产或经营领域。这种形势应该引起各地、各部门领导同志以及从事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工作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各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果在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仅靠在原有水平上的外延扩大,那很快就会接近增长极限。要想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神速,其加速度主要来自于高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北大方正”、“联想”等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开发高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取得了重大成就,人均产值也已超过100万元,远高于传统产业的平均水平。 如果我们能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就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升级,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有了根本保障。

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不小,各类产业已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前较低的社会需求。今后社会需求将会高速增长。要想满足这种高速增长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适应改造和提升大中企业、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和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及其产业。抓住各种机遇,一个一个地占领世界高科技的制高点。我们应当按照《决定》的要求,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调动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积极性,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力争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把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三)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九五”期间和今后十至十五年左右,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必须有一个较大的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质量、效益和科技水平,是“九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目标和指导思想。面临着这个战略转变,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中型企业的改造提高、火炬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都必须制定和实施与之适应的新战略和新措施。《决定》以及全国科技大会期间江泽民、李鹏同志的讲话都鲜明地指出了这个问题,“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对此都应做出相应部署。在本世纪以至下一世纪前期,我们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应主要围绕“提升老企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企业”这个战略目标来进行。

高新技术产业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就必须形成大产业。只有大产业,才能有实力聚集人才,汇集资金,占领市场,成为高新技术开发的主体。只有那些实行现代管理制度的大企业才能支撑新产业的发展。各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成就与经验都说明了这一点。过去几年,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立的初期,为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给人才分流创造条件,我们着力孵化、培育了一批中小企业,这是完全必要的,今后仍要继续为培育中小企业而努力。但为了适应新的战略转变,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旗帜作用,今后应把战略重点放在培育和形成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而形成大产业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上水平、上规模,才能真正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主力军作用,真正迈向世界前沿,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对各级领导同志来说,加强领导首先是对战略方针的把握。各级领导同志、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们都应该为适应新时期的战略目标而转变观念,同时在规划、计划和工作思路、方法等方面体现这种转变。各地方、各部门都要遵照《决定》的精神,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宏观指导作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要采取有力措施,选好本地区、本部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注意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资源特点,发挥优势,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合作,下决心着力发展几个重点产业。目前,国家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不可能全面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集中力量形成拳头,才能打开新的局面。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有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一批实力雄厚、潜力很大的老工业基地,如果每个地方、开发区和工业基地都能抓住一两个产业,或者联合起来发展一个产业,持之以恒搞它几年,到世纪之交时我们一定能形成一批大的新兴产业;也只有到那个时候,高新技术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十分广大且日益增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立足国内市场,放眼世界市场。现在世界各大企业集团纷纷进军中国市场,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占领中国市场也就是占领国际市场。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我们也要以优势产业进军国际市场,不仅要参与国际竞争,而且也可以把企业办到国外去,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可能是若干年后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的重要措施。为保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进行适度保护的有关政策。当然,这只能是权宜之计,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实力取胜。

要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传统产业的改造要依靠高新技术及其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面向传统产业的改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计划,特别是863计划和火炬计划, 要积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新成果和新资源,向传统产业移植高新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大中型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和成果,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主要的市场、资金和工业基础。两者相互结合,互为促进,“提升老企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企业”的目标就容易实现。

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大庆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大庆的开发与建设始终是与科技进步分不开的。近几年,在依靠科技进步保证油田高产稳产的基础上,大庆人充分利用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以高科技为龙头,积极探索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企业内部多种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多元经济发展,把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统一协调发展,形成了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框架。大庆人以他们成功的实践与探索,说明大中型企业和老工业基地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是有没有象大庆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大庆人的这种决心和魄力,是新时期创业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体现。大家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经验。

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应当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创造的良好国际环境,大力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成果和好的发展经验。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对加快我国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括改革开放政策),今后还要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别人不情愿、也不可能把最好的东西卖给我们。因此,从战略上来说,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尽快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在学习、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自己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抓好一批拥有自己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能影响和推动经济、科技与社会进步的高新技术项目,发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优质名牌产品,逐步增大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总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使其成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

火炬计划是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火炬计划的实施,对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中央和国务院要求我们在“九五”期间要继续执行下去。“九五”期间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提高火炬计划的目标要求,加大实施力度,调动科技界、经济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勇于创新,为使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未来支柱产业而奋斗。

“九五”期间,火炬计划项目的选择和实施,要以重点项目为引导,以产品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以形成产业为目标。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火炬计划同863、攻关等上游计划以及其它产业计划的联系, 大力吸引大中企业和企业家们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作。

要继续努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级政府都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搞好规划,大力扶持其发展。要使开发区的“七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把开发区真正办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化改革的试验区、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示范区、造就科技企业家的学校、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城区。要特别重视开发区在“提升老企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企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各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都要努力办出自己的特点来。

从“九五”到2010年,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要建成一批政策环境配套、体制机制健全、市场发育良好、外向型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人才实力,培育有自己特色的支柱性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现代企业制度、销售收入和工业产值逾十亿、数十亿、上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

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人才是关键,特别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他要求我们重视跨世纪青年科技带头人的培养,为他们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最近,在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上,他又殷切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功立业。这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厚望。

科技人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没有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希望。要采取一些突破性措施,吸引和造就一批高科技研究开发人才和管理人才。高技术产业是青年人的事业。世界的未来是年轻人的,跨世纪的工作必须由他们承担。年轻人掌握新知识快、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创造力强、勇于拼搏,适合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希望在他们身上。

目前,我们已经有一大批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进入了高新技术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发区的建设,这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十分有利的。事实证明,大凡比较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力都是青年人。世界上一些新兴高技术企业的奠基人和发起人也都是青年人。敢用年轻人,敢于重用年轻科技人员,企业和开发区的工作就有希望,就有可能赢得下一世纪高新技术竞争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应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海内外的各类青年人才投身于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事业。不要怕年轻人失败,不要怕他们犯错误,要帮助他们,赋予重担,放手让他们锻炼成长。

在培养、使用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青年科技企业家的培养工作。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懂科技、懂经济、懂外语、懂经营、有领导大企业才能的青年企业家队伍。要重视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能独立从事外线作战的中青年人才,放手让他们到国内外市场上去锻炼、成长。鼓励他们不断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产业化、国际化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发区应成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驾御现代型大企业的企业管理人才和国际型企业家的摇篮。大家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发展与振兴,尚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必须寄希望于年轻一代。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希望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企业家们能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利益为重,积极地去发现、培养和提携人才,共同为中国科技产业的振兴做出贡献。

标签:;  ;  ;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中国的必由之路_火炬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