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负面影响论文,应对措施论文,大学生论文,文化论文,时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1)10-0109-03
时尚,以新颖、前卫、盛行而被人们广泛追崇。如“给力”二字,目前就被人们认为最时尚的并被用于各种场合、现象最多的一词。相应的,时尚文化就成为通过一种物质或是非物质的形态来表现这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心理状况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代表的是前卫的、新潮的、奇异的流行文化现象,表现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品位及其消闲娱乐要求。高校校园是中国社会的集缩地,大学生又是思想活跃、喜欢新生事物、愿意赶潮流、强调个性化的青年群体,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时尚实践的重要主体。
一、时尚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表现
以娱乐性、群体性、商业性等为主的时尚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娱乐方式和宽松的生活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个性、彰显风采的机会,这对大学生的社会化的过程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时尚文化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学习、语言、消费等多种时尚方式,不断更新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以及文化追求。然而,时尚文化在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的同时,一些低俗的、不良的时尚文化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1.时尚文化中崇尚自我价值观思想易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目标的迷失
时尚文化流行的本身,就是崇尚自我、张扬个性,这与成长期的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相吻合,无疑在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凸现、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同时,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迷失,出现了世俗化、功利化等倾向,使一些大学生人生理想失重、个人主义滋生和拜金主义蔓延等现象的出现。
时尚文化借助于大众媒体给大学生展现的成功者形象均是穿名牌服装、开高档轿车、住豪华别墅。正是传媒缺乏批评地把这些隐含的或公开的价值倾向推销给大学生,并反复地进行强化和渲染,使得大学生不自觉地怀疑、调整、强化和拓展自己的时尚欲求,在着装上追求个性化、时髦感,彰显“标新立异”的风格,盲目追求名牌效应,达到所谓的个人形象的塑造。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质的满足,追求物质的幸福,错误地把物质享受当做人生价值的唯一目标,由此导致理想失重,名利升温,淡漠精神,奉献意识日趋淡漠。这种人生理想的失衡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错误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很多大学生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带给社会的危害也是难以名状的。
2.时尚文化的极端商业化易导致大学生消费观念错位
时尚文化沿袭的是西方社会的运作方式,使商业性成为时尚文化不可避免的选择。时尚文化的商业性特征使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人们在关注时尚的同时,更关注的是,时尚所能带来的经济利润,所以电影大片以票房收入论成败,音乐专辑以销售排行论英雄,甚至是文学作品也以畅销书和非畅销书作为区分。这种由时尚文化的商业性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大学生消费观念的错位。而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受社会环境和家长的影响,本身节约意识淡薄,攀比心理极强,虽然并不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但是在消费观念已经认同这种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崇尚个人的享乐和所谓的个性,并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他们把昂贵的时尚消费与个人的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追求名牌和高档的生活才是新潮和时尚。于是,这种错位的消费观念引发了部分大学生以炫富为特征的物质主义消费取向,并陷入了盲目的“冲动消费”、“从众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的泥潭[1],而忽视了合理的、理性的消费理念。这种盲目从众、炫耀攀比的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不仅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盲目消费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许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消费要求,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
3.沉迷时尚文化会影响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由于时尚文化的流行迎合了大学生的个性追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时尚的出现,都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诱惑他们把这些时尚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全部,按照时尚化的形象塑造自己,以至于一些学生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热衷于时尚文化生活,放弃正常生活方式,陷于时尚幻想境界,不加选择地认同时尚文化的各种表现和价值观,过高地评估时尚价值,降低对自我的信念和信心,等等。这些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都会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削弱其对学校生活的兴趣和热情,甚至阻碍其人格独立性的发展,进而影响其全面健康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时尚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网络交流的随意性、隐蔽性使大学生缺乏那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逃避现实,不愿意与人交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个人主义流行,脱离现实生活,变得冷漠甚至是缺少人性,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更会造成大学生难以融入社会,立足社会。
4.不良时尚文化会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削弱
道德判断力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教育本质是使大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知荣辱善恶的能力,但道德教育的主题严肃、形式相对呆板,而谈不上娱乐性,所以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而时尚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张扬个性和彰显风采,标榜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使现代人摆脱了那种过分沉重的以政治中心和伦理本位为主体的生存状态,它只要游戏,不要严肃;只追求感官刺激,不顾道德原则;只要个人的随心所欲,很少考虑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2]。所以大学生更愿意追求轻松娱乐的时尚文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使得许多大学生借助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恣意放纵,浏览各种暴力、恐怖、色情的信息,追求着感官的刺激和享受,而忽视各种道德规范的约束,这必然会削弱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并导致大学生产生道德水准下滑、责任心不强等失范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道德规范的传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5.时尚文化的娱乐性会造成大学生审美品位庸俗化
审美时尚是一个时代最为外显的时尚追求。时尚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人们的审美活动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受商业利益驱使,时尚文化以“新奇、短暂、华而不实成为其首要特征”[3],以一种娱乐效果来迎合大学生的心理。它的这种求新求怪的特性,虽然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却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大学生在追逐时尚文化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放弃那种相对稳定的深刻的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内容,而去追逐一种新、奇、特的感官刺激和享受,如现在时尚文化中对俊男靓女的偏爱,各种青春偶像剧以荒诞的故事情节、华丽的拍摄场景、做作的表演方式来博得观众感官上的愉悦和刺激。这种只关注外在的独特和新奇,而不注重其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的时尚文化,缺少对生活中真真切切的“美”的发现,缺少历史感和现实感,缺少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人生体味,根本达不到美育的目的。为了追逐时尚,一些大学生就会极力按照社会上的流行模式,盲目模仿,为自己贴上时尚的标签,不懂得何为美丑,甚至以丑为美,以外表的颓废为时尚,导致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庸俗化。
二、应对时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负面影响的措施
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的追逐是一种客观的文化现象。面对各色各样的时尚文化和当代大学生对文化多元化追求,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对时尚的接受和追求,把握校园时尚文化的动态,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分析和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时尚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广泛传播,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来引导他们理性地认识时尚文化,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来化解不良时尚文化的影响,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1.倡导积极健康的时尚文化,拒绝和抵制不良的时尚文化
积极健康的时尚文化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具有自发性、娱乐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是对大学主流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有益补充。倡导健康的时尚文化,实现主流文化、校园文化与健康的时尚文化之间的同构,满足不同经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结构、不同人生追求以及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学生的不同文化需求。其具备的娱乐性、休闲性的功能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来自学业、生活、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有利于大学生感悟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从而为他们张扬个性、彰显风采提供宽松的环境条件。
在倡导积极健康的时尚文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拒绝和抵制各种不良的时尚文化和腐朽文化,尤其是那些商业气息过重的不良时尚文化,由于其包含的多是商品文化的价值,这样的时尚文化本身缺乏内涵和精神高度,更谈不上具备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极易引起大学生与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异,诱导大学生个性和人格障碍甚至导致犯罪,这不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应该坚决抵制。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时尚文化为了实现其娱乐的原则,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不惜迎合与张扬人性的阴暗面甚至是弱点。大量的时尚文化作品中都存在着宣扬暴力、色情、行帮习气甚至是传播虚无、幻灭、仇恨等不良的情绪。这些对社会阴暗面的加重渲染,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削弱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导致大学生产生玩世不恭、责任心不强、道德水准下滑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从多方面教育入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一是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推进个人品德建设。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跨越民族和时空的辐射功能,大学校园本身就是多种文化的集结地,尤其是那些外来时尚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无时不在,因此,我们要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使广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力。教育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正确把握人生价值目标,自觉抵制西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矫正或消解时尚文化的负面影响。二是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和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不仅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其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要根据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强调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甚至是超前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反对单纯的满足物欲甚至是寻求刺激的庸俗消费行为等[4]。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进行合理消费,避免产生盲目的从众或是盲目攀比的过度消费行为。倡导良好的消费风气,为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念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加强美育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低俗的时尚文化之所以能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偏低。一个人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文化程度、思想修养、生活阅历、审美教育状况,其中审美教育对人具有更直接的作用[5]。美育通过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直觉创造力的发展,并形成较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大学生是感觉灵敏、情感充沛、想象丰富而且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抒发和交流情感的需求,有着对艺术和美的强烈追求。但由于他们本身的审美能力不高,所受的审美教育不多,因此,导致许多人对高雅艺术望而却步,却很容易被具有通俗性的时尚文化迅速吸引。我们要运用美育的情感教育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时尚文化的内涵和思想价值,引导他们去体验真正的审美对象,享受真正美的陶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较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外在条件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具有教化人、塑造人的功能,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6],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大学生抵制时尚文化负面影响的自觉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潜在课堂,在大学生中开展多次层、多角度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努力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教育和陶冶,进而提高其文化素质修养。通过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满足其对时尚文化的求知欲,也可以释放其充沛的热情和多样的才能,丰富其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开展各种学术文化活动。良好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是高校发展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而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则是其主要的载体。总之,高校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娱体育、学术科技等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真正地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得到熏陶,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自觉远离那种只注重感官刺激的时尚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5.加强监督和管理,提供健康时尚文化发展的空间和生存保障
任何一种外来时尚文化的渗透,都是借助于一定的文化市场和传播媒介,这些环节由于利益的驱使,会使一些人将一些低俗的时尚文化传播给大学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净化时尚文化市场,规范时尚文化的传播,利用先进技术,加大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力度,防止那些品位低下、趣味恶俗的娱乐作品流入市场。同时,确保文化生产环节走合法发展的道路,使时尚文化的内容符合法律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还要符合广大大学生的文化层次与需求。对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各相关部门要严格管理、大力惩罚。而作为媒体及文化工作者要做到自警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不过度渲染反主流文化、媚俗文化,保障健康时尚文化的发展和生存。
在应对时尚文化的负面影响问题上,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学校应培养一批具有敬业精神、较高素质的并具有时尚感的师资队伍,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深入地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时尚文化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的时尚文化,远离不良时尚文化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