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护岸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袁瑞军,胡晓琳

试论生态护岸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袁瑞军,胡晓琳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7

摘要:生态护岸技术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使用人工手段创造适合河中生物栖息的仿自然状态的河岸,自然渗透衔接河岸与河床,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护岸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希望对关注此话题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护岸;河道治理;生态平衡

引言:生态护岸技术不仅能够创造美观的自然景观,还能给生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生态护岸技术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有效保证河岸与河道的自然过渡与生态平衡,同时保证河岸、河道治理与自然的平衡。

1.生态护岸的类型

生态护岸技术具有自然原型护岸、骨架干砌石植被护岸、碎石复合植被护岸、树根桩景石护岸、台阶直立型植被护岸,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石笼网格等多种护岸类型,自然原型护岸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植被坡地种植的不同技术应用,根据地势地形、水域情况采用合理的植被种植技术,大大丰富了河岸与河道的生态系统,达成了水中生物与坡地植被的相互营养供应,能够有效改良北川河河道的生态平衡,同时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形成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涌动、水草繁茂的美好景观,提高北川河的观赏性[1]。将生态护岸技术合理的运用到北川河河道的治理中,能够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位,保护生态的作用。

2.生态护岸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防洪滞洪,减少自然灾害的冲击

北川河上游地貌处于土石山区,这一区域山高坡深、地势险要、土壤贫瘠,沟壑中植被覆盖率比较低,在河岸治理技术上首先要防止土砂的流失,利用石笼网格技术,采用高镀锌线及其编织蜂巢格网,在编织的六边形网线中填充石头,保证石笼网格能够在自身抗氧化、抗腐蚀的前提下有效治理北川河上流河道,还可以在石缝间隙撒上草籽和种植土,填充石缝,这样,植被的根部在石缝中,不会轻易被水流破坏,植被的枝叶在水中能够吸收水中杂质,起到净化水流作用,同时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土砂流失。当然在水流湍急、地势险要的的水域,光靠蜂巢网格和植被起到的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工业化手段,在水位以下,修建砌石、混凝土等,提高抗冲刷能力,混凝土的使用可选择由多孔混凝土、骨料、水泥掺和而成的生态混凝土,孔中形成植被生长空间,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有效减缓了水流的冲刷力,同时增强了河岸的稳固性,有效帮助北川河预防洪水侵袭。

2.2美化北川河景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在防止北川河河岸沙石化方面最为有效,选择柳树、水榕、白杨等喜水植物,种植在河岸边,根系发达具有稳固土壤的作用,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防污染、抗洪水、进而保护河堤。与此同时,这些植物的观赏性很强,柳树枝条纤细,随风浮动,景色宜人,增强观赏效果后,能够带动北川河周围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北川河附近建设亲水空间,如凉亭、台阶、缆车等观光建设,带动周围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治理河道,保护北川河的水资源,保证河道周围环境的和谐与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北川河上游的黑泉水库以及中游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聚集了大量的原住民,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为98人每平方公里,在这一地区的水域相对来说,河道中也会有工业作业垃圾,影响水资源,这种区域的河道治理,不能局限于对河道进行清理,可以有效利用生态河岸技术中的植被护坡技术,合理种植喜水性植被,如玉莲、凤眼莲、梭鱼草等,都能通过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或过剩营养物质来净化水质。水质好、植被生长茂盛等条件的结合,美化了自然风景,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方便了周围原住民开展旅游事业,实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3生物植被相互供应,达成河道生态平衡

在北川河河水水流迟缓部位,河道较宽,河水两岸植被稀少,这时,一些河道治理过程中采用打桩技术或混凝土技术进行抗洪,阻碍了坡底植被与和河中生物的共同生存环境,河流中的生态环境出现隔离,这种做法是对水中生态系统平衡性的破坏,现如今,通过生态护岸的设计,在较宽的河岸设置五层护岸设计,由浅及深、显示坡地绿化,增加坡地上围的植被种植,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第二层为混凝土和生态砖固定,阻碍泥沙流失,第三层为水中植被种植区,第四层可以根据水质情况,在适宜鱼虾生长的水域放置鱼巢砖,有效生成水中生物与缓坡植被的联系,达成生态平衡。

其中要强调的是生态护岸技术鱼巢砖的应用,这种新型环保砖为河中鱼、虾类提供栖息地,同时凹槽的设计有效减缓了泥沙流动速度,泥沙沉积在鱼巢砖凹槽内,提供植被生长环境,促成水中生物与坡地植被的相互供应,鱼虾活跃水质,植被清理水流为鱼虾生长提供营养。如此,生态护岸技术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有效实现水、水中生物与河道、河岸植被的生态平衡。

2.4强化水质自净化功能

水体自净是北川河河道治理的目标,近年来工业化生产不断增加,北川河中。上游的人群相对来说较为密集,因此,北川河的水流污染是河道治理的重中之重,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在水流迟缓的水域,可以使用土木植草固土网垫,该网垫是通过三维体的结构设计,在坡面固定表层土体,在网垫中加入植被种子,水流在经过长满植被的网垫时,会形成小涡流,有效减缓水流冲击力,这种水中植被种植技术适用于平缓的水流区域,但在防洪方面的能力较差[2]。另外,直接在岸边播撒植物种子种植,也可以起到稳定坡面的作用,如黑麦草、三叶早、冰草等植被,具有抗虫、耐寒的功效,种在坡地上,形成草坪,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也可起到减少风沙、雨水冲刷等阻力。植被对淤泥的吸附作用,有效清理着河道。生态护岸技术有效增强了水体的自身净化功能,减少了人工清理河道淤泥的成本,改善了北川河河流的水质,为水域周围的原住民提供方便。

结束语:生态护岸技术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有效应用,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使人工护岸技术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冲突最小化,通过河道河岸的治理防护在防洪、净化、观景、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田东生.河道治理中常用生态护岸适用性分析[J].吉林水利,2018(07):14-16+43.

[2]谷晓亮.生态护岸技术在岷江上游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江淮水利科技,2013(01):44-46.

论文作者:袁瑞军,胡晓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试论生态护岸在北川河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袁瑞军,胡晓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