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攻击性的干预研究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攻击性的干预研究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攻击性的干预研究

何 珍1,何孜孜1,马静莉1,阮梓怡2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22;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22)

[摘 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日新月异。多元的媒体文化、不良的视频信息及暴力的网络游戏等,容易对学生身心产生不良影响。生理因素、人格特征因素是引起大学生攻击性的内在因素,网络暴力信息则是引起大学生攻击性的外在诱因。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内隐认知学习模式使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及心理认知发生了恶性转变,进而导致攻击性。针对大学生的攻击性,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榜样引领,激发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因利导势,引导大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全社会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大学生攻击性的成因以及应对攻击性的策略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从而为教师、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干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也呈上升趋势。[1]许多大学生怀着好奇心进入网络,接触到大量的新异刺激、暴力游戏、黄色信息等,而此时大学生的模仿能力或内隐认知已经悄然工作,无意识状态下,他们会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进而改变原有认知而产生攻击。研究认为攻击包含两方面:攻击性和攻击行为。而Dollards认为,攻击指个体有意对他人实施伤害的行为。[2]如果大学生没有表现出暴力行为,则不能判断该生是否具有攻击性。研究者Dodge指出,攻击或暴力行为是因为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遭到损坏,攻击性强的个体更易注意具有攻击性的信息,并做出反应。[3]可见,攻击不仅包括伤害他人的意图,而且有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大学生攻击性是指大学生具有伤害他人或自己的心理状态或特征,Buss等人认为攻击性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因素。因此,攻击行为是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深入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减少大学生攻击或暴力倾向。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攻击性的成因

近年来,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攻击性(aggressive)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新媒体环境下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理论是生物遗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根据攻击性的理论,影响攻击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因素(激素、基因等)、个体的人格特征(气质类型、态度、自尊、自卑、信念、价值观等)及网络暴力信息(刺激线索、情景因素等诱因),而当代大学生攻击性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是网络的暴力环境。

(一)生物遗传因素是引起大学生攻击性的生理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是力比多能量超过了自我抑制的范围,但超出的那部分又得不到合理的释放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如果个体的冲动不能以社会所认可的方式释放出来,就必将会以另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发泄。[4]同时,攻击性还与人类的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及相关神经调节物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的遗传比率达到44%~72%。有研究指出,男生从4岁起生殖器官就开始分泌雄性激素,而雄性激素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促进作用,而女生的雌性激素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她们变得温柔可人、体贴入微等。[5]劳伦茨则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攻击性,是为了维护种族的利益、选择配偶和保护后代等。他认为,攻击性是源自个体的自我保护意识,一般而言不会对他人产生伤害,从而避免攻击行为过于频繁地发生。生理学者们的观点认为,攻击性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决定的,在原始社会,环境恶劣,弱肉强食,攻击性有助于帮助个体获取资源。林崇德等研究表明,个体为了繁衍后代,人类的基因就在长久的进化程中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因此,攻击性就在个体长期的进化程中保留了下来。[6]大学生产生攻击性的原因是个体的内驱力,内驱力是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能量,生物遗传理论为探索大学生的攻击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人格特征因素是引起大学生攻击性的内在因素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心智的成熟既不是起源于先天条件的成熟,也不是来源于后天经验的积累,而是始于个体对动作技能的掌握与熟练。个体通过掌握动作对客体改变适应,才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新媒体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大学生比任何一个阶段的个体都更具有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新事物,而负面信息的吸引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攻击性。国内外研究者认为人格与攻击性关系密切,神经质、精神质、自尊、自卑是比较突出的影响因素。个体在神经质或精神质上得分较高,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就攻击性而言,人格是一种相当稳定的心理特质,对于个体的攻击性存在着重要影响。艾森克研究发现,个体神经质维度上得分较高,情绪波动较大,反应较强烈,表现出高焦虑、喜怒无常、容易激动,不容易自我克制。黄希庭认为,精神质维度上得分较高的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冲动、冷酷,具有攻击性。[7]人人都有情感,一般而言,有情感的人都有共感能力,即体验自己和别人情感的能力。一个共感能力差的人,只知道自己的情绪,而不会体会别人的情绪,这种类型的大学生最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和欺侮行为。而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使大学生的思维开放,能够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使人际关系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减少攻击性的产生。[8]

(三)网络暴力信息是引起大学生攻击性的外在诱因

网络的暴力文化可以诱发大学生产生攻击性,在攻击、暴力或极具激烈竞争游戏情境下容易被激活。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长期接触不良媒体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动机及错误的社会认知,进而导致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9]在影响学生欺侮和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中,吴鹏等的研究表明,冲突解决的方式能正向预测低攻击性,同时也能负向预测高攻击性。[10]除了内驱力,网络暴力信息是大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外部诱因。认知—联结理论指出,环境中的各种负性事件,能够激活个体的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能够有意无意地激活个体思维、记忆中与攻击性有关的刺激。这个过程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由此而衍生出社会交互理论。研究者将攻击性行为(或强制性行为)解释为一种社会影响下的行为。大学生现在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使大学生头脑中存贮大量的暴力或攻击性表象,这些表象经过长期的积淀,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广大高校而言,应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安全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同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进行后期追踪访谈。[11]

一是体制和机制的原因。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目前文化礼堂归口宣传部门,成校归口教体局,平时虽有联系,有互动,但停留在“接触性”而非“整合性”的层面,某种意义上讲,这或许是根本上的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防止大学生 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攻击性主要是模仿或内隐认知开始学习而形成的,因此,在高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应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强榜样引领,注重感恩教育。众多研究表明,培养大学生的爱心、感恩心及同情心可以阻止其攻击行为的产生。一般来说,具有“三心”的大学生很少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缺乏“三心”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如果他们能够推测和体会到被伤害或被施暴对象的痛苦和感受,便会产生内疚和自我谴责感,进而在攻击性念头产生的瞬间就抹杀掉。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实例和一些音像资料对具有攻击性的学生进行感化教育,看到他人在受攻击后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逐渐憎恨暴力和攻击行为。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将具有攻击行为或内隐攻击性的学生安排在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氛围中,目的是通过榜样的引领减少他们的攻击行为或倾向。当他们看到周围的人采取友好的方式能妥善解决冲突,便会在潜意识里纠正他们对攻击性的认识。为了巩固榜样引领的效果,教育工作者应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在遇到矛盾或者是冲突时,可以发挥智慧并采用非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在运用示范法的期间,教师特别要注意防止大学生接触有攻击性的暴力游戏或者接触具有暴力行为的同伴,这实际上就是在无形中减少大学生对攻击性进行学习的机会。

1.2.5 体育锻炼 对问题“周末或节假日,你主要安排什么活动?”,各年级有26%~40%的学生选择“健身、户外运动”;对问题“你每天用于锻炼身体、做有氧运动的时间约为多少”,约37%的回答“不足1 h”,约40%回答“1~2 h”。

引理 5[7] 假设一个8-点u相邻一个2-点v,并且与两个3-圈(u,x,y)和(u,x,z)相关联,则d(x)≥4。

(一)榜样引领,激发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大学生接触不良的网络信息机会越多,负面影响就越凸显。因此,有效阻断诱发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源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因利导势,引导大学生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针对大学生热衷于暴力游戏的现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群体,既能宣泄又有乐趣的网络游戏,使用替代法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打架很多时候是情绪失控的表现,主要是为了表面的“自尊”。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找到一种方式来替代,避免暴力行为的产生?由此看来,平时的心理疏导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间接、婉转地指出其行为的幼稚性,抓住“90后”大学生的心理,捕捉到教育的契机,这样既能保护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与严厉批评和惩罚措施的相比,和风细雨的内化教育更能深入学生内心。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运用示范法感染学生时,会特别注意对需要矫正的学生的关心,启发他们思考如何通过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及时发现他们行为的进步,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三)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为避免大学生受暴力信息的影响而产生攻击性行为,家庭、学校及社会需要通力合作,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促使网络环境良性发展,为需求多样化、丰富化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研究表明,大学生从家庭和学校关系网络中获得的支持性资源,可以帮助自己应对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问题。[12]因此,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感是决定大学生是否具有内隐攻击性的重要因素,要关注他们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的预感,以及在处理危险时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在中国,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大学后就已经成年,他们可以完全放手。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大学生刚刚进入社会的阶段,家长更应该给予关键性的指导。对于具有内隐攻击性的学生,教师应密切关注,并适当安排他与友好型的同学亲密相处,共同学习。同时,家长与学校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和友好和谐的环境来消除学生的攻击性倾向,家长和教师都应做好孩子的聆听者和陪伴者。[13]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暴力而产生攻击性的现象。我们应从干预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着手,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实际解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力解决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恶劣现象,并对大学生行为失调进行矫治。总之,干预和矫治大学生的攻击性可以提升大学生在面对暴力或攻击性问题时的解决能力,能够预防大学生犯罪。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C A,Carnagey N L,Eubanks J.Exposure to Violent Media:The Effects of Songs with Violent Lyrics on Aggressive Thoughts and Feeling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5):960-971.

[2] Dollards J.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M].City of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ress,1939:20.

[3] Dodge,Coie.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 Factors i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Children’s peer Grou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7):1146-1158.

[4] 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15.

[5] 何丹.成都地区留守初中生攻击性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2):11-14.

[6]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8.

[7]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8] 潘玮,高雪梅.中学生情绪智力、家庭环境与攻击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10):1498-1501.

[9] 辛自强.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7(5):845-851.

[10] 吴鹏,刘华山,陈京军,等.攻击性大学生的类别转变:潜在转变分析[J].心理科学,2014(5):1167-1173.

[11] 杨梅,周正柱.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114-117.

[12] 马静,王有智.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137-138.

[13] 冯晓阳.初中生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54.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07-0019-03*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A类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研究”(2019KY1175)。

[作者简介] 何珍(1986—),女,瑶族,广西恭城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收稿日期] 2019-01-07

标签:;  ;  ;  ;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攻击性的干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