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低段培养学习习惯,中段学会学习方法,高段学会自我学习。每个阶段侧重不同,但是每个侧重点都是从一而终,贯通全局,综合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有效培养。小学数学高段是知识综合运用思考的阶段,学生有能力去进行自我的预习思考,以获得课堂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小学数学高段需要学生课前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到课前有所了解,课内有所侧重,课后有所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
小学数学划分为三个阶段,低段培养学习习惯,中段学会学习方法,高段学会自我学习。每个阶段侧重不同,但是每个侧重点都是从一而终,贯通全局,综合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有效培养。小学数学高段是知识综合运用思考的阶段,学生有能力去进行自我的预习思考,以获得课堂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小学数学高段需要学生课前良好的预习习惯,做到课前有所了解,课内有所侧重,课后有所总结。
小学数学高段的数学思维以“具体而综合性的运用”和“抽象思维的提取和转换”为主要学习内容和方法,综合性有效提升,将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融合,加强综合性思维的思考与提升,提升学生综合的融会贯通能力。例如像“连乘、连除”就是基础性的综合运用,像“用字母表示数、简单应用题的解决,简单的方程”等,就是通过抽象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都是建立在简单的定理和题型基础之上,并且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解决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大纲,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
1 课前预习提纲的展示,引导学生自我预习思考———问题的解决与预设
要向课堂45 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就要从课堂伊始开始。时间有限,知识点较多,需要我们能够有的放矢,抓住核心和关键目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直击重难点,这就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提出了重要要求。
1.1 知识点预习要点提纲的展示,培养学生自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学习解决简易方程的过程中,老师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入手,可以列举出如下的提纲问题:①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字,常用的字母和表示方法;②用字母表示数字的运算书写方式和表示意思;③能够理解方程表示的含义和有效选取解决方法;④简单方程的综合性思考和解决等,以上列举的四个问题可以作为简易方程解决这一部分内容的自我学习问题,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去阅读解决思考,首先可以解决掉一部分问题,例如初步的字母表示数字,方程的基本理解等,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在课堂中针对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解决。
1.2 培养学生预习的综合领会与理解能力,让学生自己列出问题提纲。让学生放手去解决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提纲,能够有效率有层次的清理出知识层次,做到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我们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中,往往是按照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和推到结论方式进行的,对于推导过程,通过图形的组合与分解与划分等方式,转化成规则和常见的图形,通过一定的公式和定理去进行计算和推导,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常例———特例”的解决过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体型———图形综合”,让学生自己列举推导过程提纲,一步步将结论导出,这比直接讲解效果要好。
2 预习过程知识的模块化和体系化整合———预习习惯的整体把控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是通过单元知识模块的整合形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提到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体型———图形综合”面积计算中,我们将其综合成一句话就是“图形的面积计算”,图形的面积计算,就是在现有的图形中,通过各种方法计算其面积,我们将其看成是一部分,就是“计算面积”。思路由此简单了,方法有更强的针对性。
2.1 “约分”和“通分”的比较和模块化研究。约分和通分的研究方法是相反的,一个从正向去考虑,不断的简化,一个从反向去考虑,不断的增加,我们将其进行进行整体行的研究和思考,将其放到一起去研究,通过各种不同的题型去有效解决思考,这就是将其放到一个模块当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找出各种题目,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找出其中值得注意的事项,找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式。这两者由于有不同的地方,同时又有相似的地方,完全可以放到一起去比较研究,提升我们的思维空间。
2.2 预习当中对于整体和部分的把握———圆形和扇形的包含与思考。我们来解决圆形和扇形的面积计算,主要侧重点在于对于扇形面积的计算,我们接触到了圆形的面积之后,了解了推导过程,从中就可以计算出扇形面积,这是从圆的面积计算中获得的,并且从推导过程中找出可以解决的问题和方法,提示我们应该通过整体与部分划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以获得课堂中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此外关于学习预习提出两个有效的方法,一是“稳固基础,重视核心知识的学习”,二是“适度拓展,有效的提高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将其有效的融入和渗透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预习的“知识与能力”双向提高。小学高段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教师有效引导”,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做的让学生做,能让学生实践的让学生实践,有效的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教师从低中段的按部就班教学到高段的客观引导点拨,让学生从手把手的学习中独立解放出来,形成“提纲下的自我思考,合作中的自我交流,问题的自我解决,疑难点的有效思考,总结中的教师点拨”等几个有效阶段,形成一种“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引导”的学习体系和方法,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涛等.数学创新教育[J].哈工大出版社,2010.6
2 关文信.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J].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1
3 于琛等.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
论文作者:魏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提纲论文; 课前论文; 方法论文; 将其论文; 方程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