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覆盖范围广、线径长的特征,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影响电能的正常输送。要想满足生产生活正常用电,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研究,有效规避故障问题的出现,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分析;运检管理
电力作为战略性能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电力的输配送均要通过配电线路来达成,但在实际运行中,受诸多因素影响,配电线路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故障,而一旦出现骨折,则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严重的导致安全事故,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而,为确保电力的稳定、安全、可靠输送,必须重视故障排查,加强运行管理。
1配网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1.1短路故障
造成短路故障原因较多,比如:雷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导致配电线路断裂、相碰故障等造成故障;特别是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造成线路绝缘子损毁而短路。此外,配电线路周围环境存在干扰因素会导致导体粉黏附于线路引起短路。
1.2接地故障
最为常见的是单相接地故障,就是线路断裂后掉落在地面或者金属体上引起接地故障。在线路安装过程中,如未固定好,那么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此种故障。此外,配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主要载体,本来就穿过了建筑物、树木等,如对周围环境未进行处理,则会受到影响而出现接地故障。
1.3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是配网配电线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职能在于升降电压、安全隔离等,如果变压器出现故障那么会对整个配网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造成巨大威胁,特别是在用电高峰阶段,变压器持续处于超负载运行状态,造成运行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不能及时散开,而出现烧毁事故。
2常见故障发生原因
2.1人为因素
这是最为常见的因素,通常发生在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中。因配电线路走行距离长,且要跨越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因而,倘若未对线路所经过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对潜在影响因素未及时消除,那么可能会造成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此外,如运检人员未及时按照要求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排查和检修,那么不能及时排除掉运行中的潜在威胁,如此可能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2.2自然因素
该类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是无法避免,但可预防和控制。较为常见的因素包括:(1)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导致架设线路的架塔有较宽的距离,而较大线路弧受风力作用会导致杆塔晃动或短路;(2)树木繁茂区域,在雨季易造成配电线路和高大树木的枝叶单相接地,而发生故障。因我国配网覆盖面广,配电线路必然会经过寒暑雷雨恶劣天气频繁区域和高山峡谷复杂地理环境,因所以在线路规划、设计阶及铺设中必须全面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2.3设备因素
该方面的因素主要在于设备的质量或安装上的问题,这些都会造成配电线路运行的不稳定性,而引发故障。在实际运行中,配电线路会应用到诸多电子设备,比如:输配电设备、变压器、绝缘子、检查设备等。而这类设备的质量隐患会引起线路频频出现各种微小故障、电力运输质量降低等问题;同时,在设备安装方面,主要是安装位不到位、安装质量未达标,使得线路和各类设备受到影响。
3配电线路运检管理措施
3.1加强故障分析
由于线路长、排查难度大、故障难定位等情况,使配网配电线路运检难度大幅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伴随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配电线路常规故障分析技术得到长足进步,大大提高运检效率[4]。当前,故障分析法应用较广,其具有应用简单、经济、操作便捷等特点,在配网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排查中有良好应用,尤其是微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后,基于工频电气量的阻抗定位技术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不但能够对故障发生时线路上各电气量进行记录及保存,还有着很强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且基本上通过计算机专业软件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误差。
3.2提高运检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确保运检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保障电力的安全、稳定输配,应结合当前配网配电线路运行的故障类型及发生原因,应尽快建立一个专业的管理系统,创建信息库,并要打造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以提高配网配电线路运检水平。
3.2.1建立专业运检管理系统
一方面,应尽快建立专业运检管理系统,充分应用计算机、微电子等先进技术实现配网配电线路运检的一体化、系统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职责,以提升运检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必须转变以往固定、被动的运行状态,必须明确现阶段配电线路的运行现状和针对性检修计划,再结合电网实际及时调整,进而制定主动、科学的运检计划和对策。另一方面,运检管理系统必须针对性应对和处理配电线路运行中的短路、接地等故障,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3.2.2创建设备档案信息库
和以往过单一、简单的配电线路比较,现阶段的配电线路日益复杂化,技术含量也大幅提升,诸多系新设备、新元件、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整个配电网络中,虽然大幅提升了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也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时也使运检管理朝着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基于此,应多角度、多层次深建立设备信息库。这如此可及时为配电线路运检中故障或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信息,更好的掌握线路、设备存在的运行偏差或隐患,同时能更为便捷的整合、管理设备的各项运行数据。
3.2.3创建智能化管理平台
应根据当前配网配电线路的改造和设备信息处理需要,创建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可随时查询和调取信息,如此不但能优化管理流程,还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运检管理成本,缩短检修时间。应充分应用好既有的无线通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便在运检中更快、更准确的定位和找出故障,及时有效的排除故障,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
3.3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时代,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信息处理,再加上新型设备及技术的应用,系统中数据库的信息资源也大幅度增多,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了配电线路运检工作效率,简化了配电线路运检工作流程。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能够有效提高配网运检工作效率。以变压器故障为例,操作人员可以将变压器的运行信息数据输入到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中,该系统能够立即与存储的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科学推测出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最后再提供具体的运检措施,以供检修人员参考。这种档案信息数据库能够有效解决检修人员凭经验工作的问题,给出科学可靠的运检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因此加强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极为关键。从上文可知,目前我国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认真分析配电线路故障的种类及原因,找出运检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积极摸索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刍议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
[2]胡洛夫.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
作者简介
李良昊(1981-6-24),男,青海民和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研究方向:电力检修---配电运检。
论文作者:论述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运检管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因素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