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进行双极汽化电切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摘除方法,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照组,对照组宫颈息肉在术后12个月复发状况占比14%,观察组占比57.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进行双极汽化电切宫颈息肉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降低复发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双极汽化电切术;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妇科临床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即宫颈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血性白带和接触性出血等症状[1]。宫颈息肉主要生长于宫颈外口或子宫颈管内,长期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出现癌变的风险,复发率高,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水平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对息肉进行及时摘除。息肉摘除方式对于治疗宫颈息肉也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摘除方法可能会出现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复发率高,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为了观察分析宫腔镜下进行双极汽化电切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5例宫颈息肉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44.6±8.0)岁,病程为2-36个月,平均病程(2.5±1.8)个月,息肉直径为0.2-3cm,平均直径(0.8±0.9)cm;观察组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45.3±7.6)岁,病程为1-36个月,平均病程(2.5±1.5)个月,息肉直径0.2-3cm,平均直径(1.2±0.8)cm。所有患者术前禁止性生活1个月,并排除有其它相关妇科疾病及传染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摘除方法,具体措施为息肉直径小且根蒂部细时,使用长弯血管钳钳夹息肉蒂部向同一方向扭转数周摘除息肉,并以凡士林纱布填塞宫颈管压迫止血;息肉直径较大且根蒂部粗,附着于宫颈管较深时采用长弯血管钳靠近息肉蒂部,电切除,残端并以丝线缝扎止血[2]。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术,息肉直径较小且蒂部细时,在进行宫腔镜检查时,将单极电切镜置于宫颈管内,在直视下电切息肉并电凝进行止血;息肉直径较大且根蒂部粗时需进院进行系统治疗,将患者静脉麻醉,宫颈扩张至9.5-10号扩张棒,首先进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颈内情况后置入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在直视下进行双极电切息肉根部至下2.3mm浅基层,或缩小蒂部后使用钳夹扭转数周摘除息肉,使用电凝球滚动止血,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宫颈管,于48h后取出,且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3d,禁止性生活2个月,切除组织均为宫颈息肉[3]。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宫颈息肉患者术后阴道的出血时间和宫颈息肉的复发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的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x2表示,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来检验,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宫颈息肉属于常见的宫颈病变之一,在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作用下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增生的黏膜由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宫颈息肉[4]。宫颈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复发率高,临床表现多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息肉摘除手术,还可能会引起癌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及时进行息肉摘除手术。采取有效的息肉摘除手术方式对于宫颈息肉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作用,宫颈息肉蒂部多附于颈管任何部位,而肉眼仅能发现宫颈外口息肉的情况,传统的息肉摘除术在进行息肉摘除时止血不完善,阴道出血量大且时间周期长,并不能完全摘除息肉根部,容易导致复发。而采用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术能直观地了解到息肉蒂部附着位置、粗细情况,发现早期病情或病变情况,切除彻底并使用电凝止血,止血较为彻底,且出血量小,出血周期短。在以上数据显示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宫腔镜下进行双极汽化电切宫颈息肉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并降低复发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海玲,卜祥静,高智达,等.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宫颈息肉65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7):827-828.
[2] 马小涵.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17-118.
[3] 王雁.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宫腔镜下行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3):3-4.
[4] 赵慧,张彦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息肉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6):29-29.
论文作者:刘正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息肉论文; 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阴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