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论文_雍联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论文_雍联

(四川省南部县第一小学 南部 637300)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学生敢问善问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会敢于大胆思考,大胆探疑,大胆提问,大胆解决疑难问题。所以,只要师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一起分析、讨论、归纳,同时,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可以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我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学生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课时,我抓住“借”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我设问:“借”其实是骗,为什么偏偏用“借”呢?学生通过分析明白这里用“借”不但点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而且暗示了这箭在后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也就是曹军造箭射自己。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设置问题重重障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问题“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问题意识的思维训练。例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在充分细读文本之后,我让学生感悟:这位盲姑娘酷爱音乐,想实现亲耳听一听贝多芬的钢琴曲的愿望,可入场券太贵了,家境太穷。因此哥哥为无法实现妹妹的愿望而伤心、难受。在学生感受哥哥那份无奈之时,通过抓住妹妹话中的矛盾点,不断追问,从中体会妹妹的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美好品质及兄妹情深。(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这位盲姑娘酷爱音乐,明明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可还说随便说说,这句话是随便说说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不想让哥哥伤心,非常体贴哥哥。 生:因为哥哥整日为一个双眼失明的妹妹的生活够劳累了,不想再为满足自己的愿望使哥哥难过了。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盲姑娘? 生:是一个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的盲姑娘。

师:这真是一个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的盲姑娘啊。妹妹的体贴与安慰;哥哥对妹妹的伤心与内疚。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对手足情深的兄妹啊!难以割舍的兄妹之情啊!这番提问,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五、引导学生寻找矛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学生发现了几处看似矛盾之处:“翠色欲流”是将流而没有流出,那么后文为什么还说“轻轻流入云际”?作者到底是想“久立”还是“坐下”?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而这些地方正体现了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在寻找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了问题意识。

六、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去思辨,如“知足者常乐”与“不知足者常乐”等等。这样教学,就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总之,新课程改革最重视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论文作者:雍联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论文_雍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