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维度及其辩证机制的构建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维度及其辩证机制的构建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维度及其辩证机制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机制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种物质与精神力量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理论本质的反映,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属性,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内具的深刻实践性。所谓“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被少数人掌握转化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思想文化”,人民是历史的共同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共同创造者和传播者。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创立其理论之始就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哲学本质、特点和功能,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会走入现实生活,激励、鼓舞和规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突破了思辨樊篱。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有利于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检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由少数到多数、由精英到大众、由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当然,其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其发展规律是一个现实与理论双重生成的过程,阐明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展示对现实生活不断批判、引导、塑造与建设的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上青春永驻的动力源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了群体理论、需求理论、制度理论等全方位的支撑,彰显着深刻而独具的逻辑理路与理论气象。一切理论与“主义”都具有其内在主体规定或主体意向,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实践。②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映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规定与价值诉求,并从新时期理论创新的视角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同时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

       庸俗与脱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行的机理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诠释其大众化内涵,检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理性透视马克思主义早期实践的成功经验,对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主革命道路具有重要启示,有利于把握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其特殊的范式、独立的话语系统以及基本的理念,呈现出多元互动演进的图景。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由一个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西方列强的无耻胁迫惊醒了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试图寻求一种救亡图存的政治方案与思想武器,但最终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工人运动的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然而十月革命在俄国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学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认识和改造中国的政治学说,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挽救民族的危亡。③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旗帜,马克思主义被广大工人阶级作为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所接受,激励他们为推翻封建制度而斗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肤浅与模糊,无法从本质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是以通俗易懂又明白简洁的语言向人们传达。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思想上或多或少也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封建的纲常名教阻扰的背景下尚显幼稚。“五四”运动以后,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受到批判,全国各地出版的大量刊物都介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命运也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以后,中国革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如《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张东荪现原形》《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等,通过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激烈的交锋,在批判与辩证的言论中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④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与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有着必然的联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用定性、批判的方式反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较量中找到通往新世界的路径,但同时又必须有学理性的支撑、组织性的媒介及基础性的平台等方面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坚定了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极为复杂的情况下逐渐深入人心,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维的实现路径,形成了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影响力。随着1922年中共二大的召开,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正确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目标与途径的辨证统一关系,开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历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在中国,已是由介绍的时期到实行的时期了”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陈独秀、梁启超、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为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作出了大量的探索,在革命实践中探索着中国的道路,使人民群众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防止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的倾向,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追求自由与自主生活的实践之路。客观地说,马克思主义确实主要由上层精英开始在中国介绍传播,进而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同,这启示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以获得公众的自觉认同为前提。推进“大众化”的根本路径就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民生问题,这正成为检验“大众化”的最终尺度与准则。同时也表明真理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需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尤其要注重面向日常生活世界,潜移默化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

       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从“破坏旧世界”向“建设新世界”转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有明显提升。马克思唯物史观进一步明确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服务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真谛。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是以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问题为对象,正是基于逻辑起点是本质的人,而最终归宿就是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加剧了当代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使得思想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当代中国社会从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在思想观念多元纷呈的情况下,必须在民众中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明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三化”的辨证关系,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与“多元”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理论的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主题的学说体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递和精神的再生产。

       灵魂与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的价值维度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最基本的经验。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积累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人们放弃了其道德的、审美的等形而上的维度,从而导致经济领域的异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异化、政治领域的异化。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至今,对其质疑、歪曲与攻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部分内容往往被人们断章取义。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辩证统一的视角,因此,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够激活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丰富内涵,促使马克思主义更加适应大众的需求。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着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突问题,表现为其价值取向尚未被大众完全理解并接受,尚未完全调和与统摄现实存在着的多元化价值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乡土文化、风俗习惯、人生理想都逐渐式微,部分民众产生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淡化、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迷茫淡漠,甚至产生信仰危机。同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开始在社会滋生蔓延,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必然会对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因此价值理性的回归对于培养民众的道德自觉和社会发展的伦理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的发展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服务于这一实践并用以指导这一实践,始终突出主体价值参与的自觉性和实践性,而大众化则是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最佳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心主题,时代化是前提条件,大众化是目的归宿,三者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时,从人的交往实践的关系去审视发展的难题,最终所依托和指向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实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只有有效指导实践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才能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本真要求是维护大众的利益,即马克思所创立的思想体系以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利益为价值目标。⑥需求是理论传播和发展的最初动力或第一推动力,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历史使命,由需求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众利益的程度,终究是为了解决大众的现实生存与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现实出发,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愈益复杂化,合理协调和平衡各种不同利益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达成共识。现代人在物质方面永不知足的追求,这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的真实精神,这正是马克思力图批判现实社会的动力所在。同理,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现实中抽身而出,沉溺于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究,放弃了中国前途与民众命运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实践性,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归宿”的发展思想。实践表明,脱离社会大众走所谓“纯学术化”路线,不能得到民众的接受和认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执政党只有把握了时代特征,才能创造符合时代潮流、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始至终贯穿着对大众个体的强烈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构建符合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把深奥的理论与通俗化的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来向人民大众“渗透”,把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和政策话语转化为日常性的世俗话语和常识话语,不仅让公众听到,更要让大众听懂和信服。现实中往往出于政治宣传需要而忽略了受众接受的情感需要,无视大众在实践中对理论的需要和价值选择,个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在其需要对象身上得到满足,致使马克思主义一度远离大众的生活,失去了指导生活与实践的普适价值,从而无法达到行动上的自觉。真理的最终价值体现在真理运用,只有将真理作为一种客观内容内化成人们的意识才能具有价值属性。意识形态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身份特征”,但人民群众并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必须促使人民群众成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反映和政治形态的体现的思想体系,展现了人民大众对理论的功用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多样化需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特征⑦。马克思主义是团结和带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这不仅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而且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客观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对真理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认识,依靠人民群众对最新理论成果的认同、掌握与运用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理论的目的需要,首先要建构和完善传播结构,分析系统结构中要素运行的过程及其矛盾,防止错误倾向阻碍人民群众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严重的思想僵化与制度僵化也是阻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绊脚石。诚如有学者所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才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实的‘中国化’运用;这才需要把‘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提升;这才需要理论的本土性、民族性更加广泛地为群众掌握。”⑧主体的意识强度、素质水平、接受能力、接受态度等因素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但是一定要避免教科书式的、死板生硬的灌输。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时代化,首先在于其以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来考量各种思想,在于它坚持以人为本、世代创新的精神,增强其思想的渲染力和影响力。因此,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求我们拓宽思维的创新空间,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善于把党的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点相结合,加强报纸和书籍的理论选题策划,尽可能地要以适应时代、走向社会的方式来宣传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数据、网络形式,在网络阵地占据信息传播、舆论导向的制高点,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中意识形态领域上的主导地位,并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个缺乏基本内涵的理论体系。⑨传播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就理论而谈“理论”,需要把理论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需要理论工作者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把深邃的思想具体化、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从现实生活的外面来探求,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对此进行抽象的思考,而是要根植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生活的问题。⑩历史表明,只有牢牢立足在大众的基础上,弘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传递的根本。广大群众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主要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感受党和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与推行的具体制度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要和合法利益诉求是理论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主要因素。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消除社会大众的种种社会疑虑,必须把人民群众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视域中来,对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整合,促使推动社会发展的各阶层力量都在主流意识形态中找到思想归属和价值认同。执政党必须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利益诉求入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认真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满足各阶层的合法利益诉求,使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真正落实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过程中,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和方法论,只有成功地指导实践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11)建设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队伍,积极参与全球性多元社会交往实践,辨清我国社会发展的矛盾趋势,合理应对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问题,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需要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制度规约。工作机制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一些实践活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无法保障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诉求,造成社会利益矛盾显性化、公民合法诉求未充分实现等诸多社会矛盾。同时,经济全球化促使西方的价值观和普世价值等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弱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是理论学说的传播过程,更是一种政治信仰的传递过程,政治信仰的实践能动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充足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必须充分发挥政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实践中持续展示出信仰的力量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加大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投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激励评价机制,保障大众化传播载体的多样化、科学化,以健全的民主制度来了解现实、反映问题、推动参与,促使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努力创制与公众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话语系统,促进公民话语系统的生成与发展,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理性认识、内在信仰和自觉行动。

       注释:

       ①王迁、邓淑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功能和目的的新认识》,《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2期。

       ②王跃、孙长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五个理论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③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

       ④吴艳东、李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⑤牛先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化、大众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⑥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解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3期。

       ⑦高国希:《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1期。

       ⑧薛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变生成及逻辑进路》,《湖湘论坛》2014年第2期。

       ⑨杨谦、杨文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

       ⑩滕松艳:《生活世界总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蕴含》,《齐鲁学刊》2014年第6期。

       (11)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维度及其辩证机制的构建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