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卫霞

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卫霞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种植牙手术的由于术前焦虑引起血压升高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种植牙所选的植体种类均为奥齿泰,且均为单颗种植,对照组患者给予种植牙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沟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情况和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六个月骨结合率差异不大;实验组术中血压较对照组波动幅度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人性化沟通;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8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种植技术的成熟,基于种植修复不损伤邻牙的优势所在,现在人们对于缺失牙的修复更多的选择种植牙代替传统的烤瓷修复。种植牙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医生娴熟的技术以及术中患者很好的配合。那么在临床上我们会经常见到术前很多患者由于术前焦虑引起血压升高的情况。术前焦虑一定程度上与患者对种植牙手术知识的缺乏和术后预期的担忧有关。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种植牙手术的由于术前焦虑引起血压升高的患者100例,对比分析了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种植牙手术由于术前焦虑引起血压升高的患者10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为男性。观察组,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08±10.13岁。实验组,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12±10.0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主治大夫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种植牙手术常规护理,包括治疗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沟通,如下

(1)沟通能力培养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获得信任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学习种植护理专业知识,并不断提升学习新的护理技巧,使自身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熟悉掌握恰当的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同时,掌握护患交流的方式、方法,可与患者耐心交流。

(2)术前沟通 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到心理、社会和情绪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广泛开展人性化沟通,建立一种互动合作的新型护患关系,这种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沟通与交往来实现的。在这种新型的护患关系中发挥调整职能作用的是护士。通过有效的沟通,让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及家人介绍种植牙的基本结构,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简单易懂的介绍,鼓励患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3)术中麻醉 种植牙手术是局部麻醉,整个手术过程病人是清醒状态,术中一直心电监护,随时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护士在椅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主治医师正在进行的操作,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缓解术中焦虑,避免血压的波动。

(4)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巡回护士为患者进行种植牙术后的健康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耐心讲解,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不懂得地方进行积极地讲解,营造一种和谐的护患氛围。患者离院前,说明近期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按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的形式,统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作为护理满意度;术后六个月骨结合率;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情况这三个方面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的患者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12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14例。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2.00%(36/5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六个月骨结合率为90.00%(45/50),对照组骨结合率为70.00%(43/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血压平稳98.00%(49/50),对照组80.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现在种植牙缺失的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的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对种植牙没有概念,甚至对种植牙手术心存恐慌,临床上很多患者在术前血压直线上升导致种植手术拖延,这个时候护患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直接影响着护理治疗效果,在临床的护理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对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人为本,考虑到心理因素、情感等的作用,提供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意识得到调动,患者对手术增加了解,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有助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3.2 完善护理的内容

在沟通过程中,护理观念需要进行更新,拓展护理的范围。种植牙手术是局麻手术,手术全程实施护患沟通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避免血压波动影响手术过程。由术中护理变为全过程护理,护理人员真正的融入患者中,以朋友的角色发挥职业能力,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的轻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3.3 要注意沟通技巧的应用

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一门艺术,用同情、关心、安慰的语言进行交流,说话时注意语言、语调、,能给人以温暖、安慰、鼓励、平等,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及不良的心理刺激,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不了解而恐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术中患者疼痛、恐慌时,巡回护士在椅旁轻声安慰的话语可以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手术;术后健康指导和随访,促进康复,体现人文关怀。非语言沟通时以人体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为载体,通过目光、表情、动作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术前除了运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外,得体的仪表举止,认真的倾听态度等非语言沟通,可以缩短护患距离,患者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感。

综上所述,精湛的技术和全面的专业知识是互换交流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正确的运用沟通技巧,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手术的成功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高明芳,赵剑侠,梅娜,等.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8):1030-1033.

[2]赵霞,刘欣怡,秦静,等.人性化护理对缓解口腔种植手术患者焦虑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7,38(4):481-483.

论文作者:张卫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卫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