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量增加,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障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公司必须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控制能力,降低用电线损能耗,有效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对策,提高电力的输送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良性科学发展。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管理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损问题直接影响了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质量,它直接体现了电力企业的综合能力。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才能降低电力消耗,优化电力资源,减少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
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原因
造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有多重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用电需求量不断攀升,其增幅明显大于城市电力设施建设速度,电力设施的建设资金缺乏,使得电网改造速度不能匹配现有需求,中低压配置网架结构薄弱,线路老化,线路过载状况时有发生,致使电网线损增加。各地区之间的用电需求量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发生了变化。在有些地区,经济较发达,工业发展较快,这些地区的输电网络无法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造成各地电力资源分配不均,输配电网络压力过大,各配电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会加大线路损耗,而且会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由于之前的电网布局不合理,电力基础设施老化,比如大风、雷雨及酸雨的腐蚀造成输电线路损坏。在很多时候,线路除了因为线路过电负荷较大导致损害,也有一些是因为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电路,比较普遍的行为就是偷电,造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路损害,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 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缺乏对线损管理的重视度,导致了在管理中很容易忽略细节处,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
要加强线损管理,首先是要提高对工作的认识,了解掌握线损管理的工作要点,建立健全规章制,使能够确保线损管理的工作有序的开展,按照计划实施。当前,在线损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电力企业运行要涉及到很多的环节,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将要面临的管理困难也越来越大,面对线损管理方面怎么样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对策,缺少全面性调研和分析,对线损管理过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线损计算的方面也不严谨,缺少实际论证等,从而致使线损管理没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作用来。
2.2制度管理体制不完善,难以有效的落实
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电力企业没有结合实际比较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对线损管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准则,在线损计算、功率因数调整以及电能计量管理等方面关联性分析不够,在相关的管理内容、标准、流程和考核等方面规定不细致,不具体,从而致使难以提高线损管理效率和质量。
2.3电网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性导致线损能耗增大
目前在电力企业电网结构布局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供电线路路径过长,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以及电网维修方面没有建立长效管理和动态监控机制,从而导致日常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能量损耗,加上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影响,地方电网存在交叉供电等情形,影响电力资源可持续最大化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线损是考量供电企业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标准,它是可以从直接的层面上对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以及管理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是各个供电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线损率长时间以来其实都是供电企业当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以从某些层面之上将供电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提升线损管理工作的力度,针对线损率形成有效的控制,是供电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水平,以及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一项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
3.1 管理好线损的计算方法
对技术理论的线损开展计算:收集输配电和用电系统设备以及运行的实际数据,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际电网的办法,对电网的破损情况进行计算。其中,技术线损又依照不同的电压等级,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目前最为普遍的是利用潮流计算的办法,35KV 和以上的电网潮流计算式从发动机的负荷能获得它的电流及电压状况,以此获得各个 35KV 和以上电网原件的有功损耗和 35KV 全部电网的有功损耗情况。针对35KV 的线路和变压器以及 220KV 的变压器也能使用对应的损耗公式开展计算。采用对电网各种原件逐个的计算,最终获得电网的损耗情况。
3.2 开展统计分析
针对 10KV 线路线损的数据开展月度的统计分析,着重对线损率高的地方进行排查,确定线损率偏高的原因。实践表明,应加快智能电表的安装,提升台区线损统计的实时性。依照周期对用电信息状况采集数据开展分析,特别是失压、缺相等状况,从而判断它是否为异常状况,必要时告知工作人员协助调查。35KV 以上电压的用户应加强电量的监控。
3.3 技术改造
电网设备应开展技术改造,从而使电网的结构得到优化,调整运行方式。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加强防窃电技术的研究。特别针对线损较高的地区,应开展窃电改造,对其效果进行后期跟踪。应用智能电表装置,能对窃电者引起的电压电流情况开展检测,及时发警报,提醒稽查人员赶赴现场查处违法行为。第二,合理规划运行形式。依据潮流变化,调整电网运行情况,使其处于经济最优。第三,提升无功补偿。提升电网功率因数。电网视在功率稳定状态下,有功功率会增加。第四,优化电网布局。使变电站为负荷中心,令高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减少 10KV 线路供电半径,对导线线径过细的线路应进行改造,达到容量小、布点密以及线路半径短的目标。
3.4 完善计量设备
采用精确的电力数据计量仪器对于电力部门掌握用电信息,进行电力的合理优化意义重大。特别要保证用电量大的用户用电设备的高度精确,做到定期检查、定期维修、定期更换,防止人为原因引起电力损耗。这样不仅能让用电企业生产得到保障,也确保了电力部门的利益不受损害。
结束语:
伴随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力事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电力企业必须逐步提升认识,树立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破除陈旧的观念,向信息化管理建设前进,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利用精确的数据合理布局未来电力网络,重视基础电力设备的质量提升,使输配电及用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节约资源,促进电力企业积极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小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187.
[2] 马文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 [J].民营科技,2015(3):78-78.
[3] 朱文章.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J].科技资讯,2015,13(35):74.
论文作者:张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线损论文; 电网论文; 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