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论文_何奇

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论文_何奇

摘要: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筑施工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伤亡和损失是无法逆转的,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

1.1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要靠我们的施工人员的严格的按照规章操作进行,而且还要取决于在施工中的各种机具以及材料等,确保建筑物品的安全状态。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还经常有很多的行业参与其中,还有就是由于不同的施工队施工的交叉作业等,这些都造成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程度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

1.2建筑产品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对于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来说,是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建筑项目的,所以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所面临的事故风险的种类也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个建设项目,他每天所面临的管理情况也是不同的。因此建筑工程人员每天都必须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造成建筑风险也是很难预料的。

1.3施工作业离散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对各个工程部位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除必须遵守规章与计划的同时,还要在面临突然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根据个人的以往经验做出决定,然而这种决定的是否正确是难以保证的,这所以就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管理问题

2.1在砌墙砖基础前应检查基槽是否有裂纹、水浸、化冻或变形等现象。槽宽小于1米时,应在砌筑站人的一侧留有40厘米宽的操作宽度。在深基槽砌筑时,上下基槽必须设工作梯或坡道,不得任意踩跳基槽,不得登踩砌体或加固土壁的支撑上下。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米砌筑时,如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不准站在墙顶上勾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也不能站在墙上砌砖,在脚手架上不准向外打砖,打砍砖要向墙面一侧打。护身栏上不得坐人,正在砌砖的墙顶上不准行走。

2.2在搭脚手架在三步架以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帽,传递架杆时应在身上绑系安全绳。搭架时如遇六级以上大风或雷电大雨时,四步架以上必须停止作业。高度在2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风力超过五级也应停止作业。在高压线路附近搭架时,可按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架子,但架子必须要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施工期间在允许荷载的气候温度变化作用下,不能产生变形、倾斜或摇摆等现象。要保证足够的工作面以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施工车辆通行的需要。

2.3起重机械与钢丝绳表面的磨损,腐蚀达到钢丝直径的10%时应当更换,当断丝超过规范时必须更换,如必须使用时,则相应降低负荷。吊钩和卡环如有永久变形或裂纹时应报废更换,吊钩断面高度磨损达10%时应当重新更换。

2.4吊装工程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并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在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施工现场进行认真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起吊构件时,构件上及起重设备下严禁有人,也禁止放置任何物件。起吊大型构件时,在构件离开地面20-30厘米时进行一次检查,当构件升空时,禁止把构件悬在空中检修机具;安装高层建筑构件时,严禁上下两层交叉作业。

3.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必须按规定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种安全操作规程,针对工程的特点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企业领导要有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保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扎实推进,不能“以包代管,一包了之”,要亲自上阵;不要“挂空名”,要经常亲自挂师出征;不要“软心肠”,要铁面无私;在实际管理中对安全责任制层层分解,签订各级安全责任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提高安全意识,重视人员教育

对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坚持培训和考核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培训中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等安全知识的常规教育,而且要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掌握本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取得上岗证后再准许上岗工作。所有工种都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并坚持搞好每天的例会教育和班组班前活动,要将安全技术交底真正交到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心中。

3.3加强原材料进场管理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选择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强的人员来担当该项工作;采购材料要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须在合格的供货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材料进场时,工地负责人应会同业主方、监理方等有关人员进行联合验收。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书面材料和实物的质量,对安全帽、钢管、扣件等应进行见证取样及复试,复试合格后,材料方可用于工程。

3.4提高施工现场布置和规划的合理性

将施工环境的管理工作落实好,并且应对工程建设进行量化管理,将各种危险源、防护设施和警示宣传标语设置好,控制管理工作的运行过程,将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纳入统筹规划的范围,并且要深入各个单项工程以及施工现场。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前,应按照工程规划内容制定出工程施工进度表,同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共同执行,通过布局使得企业自身的形象得到充分展示。

3.5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存在,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一般采取四种方式: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使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不相遇。

事故发生后现场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接到事故报告的领导应立即赴现场组织抢救并展开事故调查工作。在现场做好现场笔录、现场照片和现场绘图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勘察查明事故经过弄清事故原因。对事故的调查处理采取“四不放过”原则,针对事故原因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写出调查报告,最后对事故进行审理结案,对事故的伤亡等做登记作为安全管理资料存档。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管理内容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涉及到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同时其作业环境也相对较为复杂,会造成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只要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能从上到下,由内到外进行全面有效的布置落实,各项规章能行而有效地落到实处,相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保忠.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1.

[2]董华.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J].华章.2012.

[3]王跃军,当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

论文作者:何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  ;  ;  ;  ;  ;  ;  ;  

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论文_何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