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建筑设计分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人们的日常生活围绕着衣食住行展开,其中居住条件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建筑则是人们居住条件的根本,现代的建筑除满足居住功能外,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栋建筑从规划设计到建造竣工,再到后期的维护使用,直到最终的拆除,在这整个过程中,除了规划设计之外几乎每个步骤都涉及资源的利用与输出,也有各种废物的排放等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资源的使用也非常的大,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其实就是多种资源的堆积。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想方设法创新性的进行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实践
1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理论综述
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减少建筑开发对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降低对各项资源与能源的损耗,提升能源利用率,使用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能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平共存、和谐相处。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中,应当明确体现出建筑环境景观绿化、采暖通风节能、风能与太阳能利用、给排水节能等方面的设计要点。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应当从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开始,充分思考如何能够实现周边资源的可持续、循环、高效率使用,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理念带入每位居民的心中,满足城市居民的健康心理需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还应当采用现代化技术,将计算机程序应用、智能信息化管理手段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起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优越的居住、休闲、生活空间。
2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包括以下几点:选址和规划是否合理。绿色建筑必须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要充分考虑有合理的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是否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是否尽可能地采用了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自然能源;是否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是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自然通风和一定标准的舒适度,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是否具有建筑功能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的建筑体系。
3绿色建筑设计手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提高墙体围护的隔热性能,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
墙体围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若是墙体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那么在炎热的夏季便可以隔绝外部的热空气、在寒冷的冬季便可以隔绝外部的冷空气,从而实现人工降温、保暖所需能源消耗的降低。与此同时,外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外墙的结构及传热性能,特别是外墙夹心保温,应进行严谨的设计。外墙外保温层直接影响着墙面主体结构,若是设计科学合理,便可以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增加墙体的使用周期。此外,对建筑物门窗的通风采光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有机结合绿色节能理念,合理选择大玻璃落地窗的材料,充分考虑当地的保温条件、采光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尽量降低门窗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3]。
3.2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可以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资源的节约、能耗的降低,在建筑设计中始终贯穿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的时候,应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还可以减少建筑垃圾数量、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循环利用资源,是建设良性生态循环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城市宜居环境发展与进步的突破口。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对建筑材料进行优化改进,优先应用稳固性良好、可循环利用的钢结构材料,还可以在建筑中配备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3.3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为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风能、太阳能等,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清洁型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的时候,应加强对这些可再生资源的重视与利用,例如,为了实现对太阳自然光线的有效利用,可以在建筑中应用导光管、采光窗、棱镜等,除了应用太阳光能之外,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太阳光电能、太阳光热能。风能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风能这种绿色能源的利用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体现在建筑领域上,便是对自然风通风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科学设计建筑布局,便可以利用中庭引入自然风,实现对自然风的有效利用。
3.4以人为本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是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对人的影响。设计中尽可能地采用低毒或无毒材料;选择材料、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时尽量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引风入室。
改善室内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提高人体舒适性。提高水质量,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直饮水。合理进行自然采光,即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满足视觉美学的需要,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改进细部设计和建造方法,以及采用吸声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
3.5降低能耗
包括建材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还应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以及钢材、铝材这些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可持续。
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应尽可能的选用地方性的材料。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3.6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促使如今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形成的生态问题日益恶化,目前急切需要人们提高生态意识,避免因人类活动造成生态危机,逐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不仅需要个人、单位而且需要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部门颁布条文,约束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惩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媒体加大力度对生态意识的宣传,多做此方面广告的宣传,普及提高生态意识。最后作为个人和单位,需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自我做起不做破坏生态的事儿,监督与自我监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家园。
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物质享受,利用高科技向自然無限度地榨取,不计后果,自然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因此提倡呼吁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从根本上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推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4结论
综合上述,现代建筑中融入绿色设计理念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需要设计者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情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布局,逐渐完善绿色建筑理论体系,旨在推动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泉.探讨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门窗,2013,(4):126.
[2]马云峰.探讨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6):126.
[3]李晓琳.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J].黑龙江科学,2015,(6):96-97.
论文作者:王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节能论文; 生态论文; 自然论文; 资源论文; 风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