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常青

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常青

常青

河南省骨科医院 471000

【摘 要】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214例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均选用规范转运流程。结果:2214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1例导尿管脱落、2例输液针堵塞、3例输液针脱落、2例寒战、15例躁动、4例呕吐、3例血压下降、10例血压升高、19例低氧血症、5例呼吸道梗阻,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安全转运至病房。结论: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转运的安全,提升护理质量与手术周转率,值得在医疗转运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流程;麻醉恢复室;转运;应用

院内转运,实质上就是转运麻醉恢复室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麻醉恢复室患者具有数量大、病情危重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极易出现意外状况,因此需要重视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合理转运[1]。本文主要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214例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214例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基本资料,其中1184例男性患者,103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89岁范围内,排除心脏手术患者。725例患者转运至普通病房,1466例患者转运至ICU病房,23例患者转运至急诊科EICU;237例患者给予CT、MRI检查,289例患者给予带气管导管检查,转运时间在15-50min范围内。转运标准:麻醉恢复室医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检查,符合麻醉恢复室标准的患者予以转运,即:Aldtere评分>9分,呼吸与循环处于稳定状态。由麻醉恢复室医师与护理人员一同转运患者,手术医师参与到病情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规范转运流程,即:成立安全转运小组,由2名护理人员与1名麻醉恢复室医师组成,对转运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制定,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分析与总结,确保抢救流程的规范性,对应急预案予以合理制定;同时,全程动态管理与前瞻性管理转运风险。

规范转运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2.1 转运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应当根根据患者的苏醒状况、手术时间、疾病状况、麻醉药物代谢、意识状态以及有无气管插管等,对转运可行性进行合理评估;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输液导管连接口是否固定、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密切观察,对护理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准备好相应的设备、药品。因为患者的病情处于变化状态,所以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当实时进行评估,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2.2 转运预案制定

1.2.2.1 准确工作

①告知风险:护理人员应当通知相关科室,对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交代,必要时给予输液泵、呼吸机等抢救设备。告知患者家属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接待人员做好交接准备。②转运人员的具体要求:要求具有抢救能力、有从业执照、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③药品、设备:血管活性药物、拮抗药、镇静药物与血压计、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口罩、面罩以及简易呼吸机等。

1.2.2.2 转运护理

转运过程中,应当保持转运车速的平稳性,确保患者的体位安全、舒适,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当将其头部偏向于一侧,使其头部在高处,同时实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瞳孔状况等,保证输液、引流的通畅,固定导管,使患者的呼吸处于通畅的状态,避免意外事件出现。

1.2.2.3 转运交接

与病房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搬运,选取合理的搬运方式,将患者转运至病房之后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主要包括:患者基本情况、麻醉方式、手术类型、管道名称与置入深度、输液与引流、用药情况、特殊体征、皮肤状况、用药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转运过程中的特殊事件等。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在转运过程中,1例导尿管脱落、2例输液针堵塞、3例输液针脱落、2例寒战、15例躁动、4例呕吐、3例血压下降、10例血压升高、19例低氧血症、5例呼吸道梗阻,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安全转运至病房。

3 讨论

手术之后,患者的疾病情况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手术量周转率增加,MRI、CT辅助检查,使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停留时间较为短暂,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转运时间,所以转运过程中极易产生安全风险[2]。针对这一实际状况,应当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坚持“医疗风险,无处不在”的工作原则,在转运过程中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评估,实施前瞻性安全预防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升护理人员发现并解决风险问题的能力,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进一步降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与质量[3]。同时,还应当加强各个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保持科室之间通讯的畅通,转运路径尽量以一条直线为主,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向其说明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综上所述,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转运安全,提升护理质量与手术周转率,值得在医疗转运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鲁汉杰,张穗. 规范流程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6:90-91.

[2]丁红,胡婉贞,林海洁. 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的制定及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6:54-57.

[3]苏硕,于海燕. 规范院内护理转运流程在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61-162.

论文作者:常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中规范流程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