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设计研究论文_李一庶

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设计研究论文_李一庶

李一庶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交通空间组织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创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当代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功能高密度集约化发展的现状下,建筑综合体作为建筑类型中最具复杂性的代表而存在,其内部交通空间更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当前,建筑综合体在各大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设计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缺乏细部处理、照搬套用等现象严重,与其自身复杂的内部空间组织显得矛盾重重。下面文章对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空间;内部交通;设计

随着当代建筑综合体的快速发展,其交通空间早己摆脱了单一功能,不断地渗透、担负起更多的职能,也从原来的封闭状态逐渐转化为内容更丰富、更高效、多层次、能够进行大量信息传递的场所。其不仅作为内部各功能子系统的联系空间,甚至自身也成为了内部主要功能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1 建筑综合体

建筑综合体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合多种功能,且多种功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互为补充,它强调了功能之间的互相协调和组合效应,从而形成独立的功能体系。建筑综合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各种建筑功能相结合的模式。建筑综合体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交流中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各种的信息源和物质源,更是影响与带动了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是城巿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

2 建筑综合体的内部交通空间

2.1 内部交通流线的组织

进行内部交通空间组织设计时必须结合建筑综合体的各功能子系统相互联系的特点,既要将建筑综合体看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又应充分了解各功能空间自身的交通组织特点,以系统的观念分析建筑综合体的功能构成进而分析其内部交通系统的构成,把这种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分析方法运用到设计中,

可以避免发生疏漏。建筑综合体的主要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这些内部子系统之间的交通组织,各功能子系统之间的交通流线联系过多与过少都会影响到整体的使用,联系过多即流线相互干扰必然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的使用质量,同时会造成更多的管理难度,联系太少会影响到整体的使用效果,导致了流线不畅必然会降低使用效率。

将建筑综合体功能构成部分商业、居住、办公、文化、娱乐、会议展览等视为相对独立的功能与系统,系统内的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组织特性,以满足系统内的每个功能交通便利,首要的是各个功能能够相互联系,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以确保正常运行所有功能子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内部交通系统的内容

1)入口空间

入口空间作为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的第一序列空间,它是路径空间的起点和终点,入口空间属于导向型空间,它既可以为建筑综合体和城市的空间提供结合和协调的空间场所,并且能够很好的为内部各功能空间起到了引导人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指向性;

2)路径空间

在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中,路径空间是多个功能子系统内部的正常运转的联系型空间系统,路径空间表现为稳定而连续的动线空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且多数指向中心的核心空间,为各种的共享行为提供可能;

3)节点空间

在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中,节点空间作为人流汇聚、交谈的场所,功能、交通转换的空间,是内部交通空间的趣味中心,多在路径空间的交叉、转折或收放等处,节点空间作为共享型空间系统,充分的体现出了向心性,形成了建筑综合体内部一些主要公共空间,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公共场所,能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

在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中,入口、路径、节点三个组成内容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与趣味性,三者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其不同的组合方式使整个空间系统自然而富有生机。

3 设计要点

3.1 入口空间设计

入口空间不仅要满足交通这一基本要求,更应分析入口空间的位置和人群构成等客观因素对其内部的功能构成做出合理的设计,以避免因前期设计考虑欠缺而引起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入口空间的高效运作。入口空间属于导向型空间系统,起到了疏导人流的作用,它将形形色色的使用者通过这个空间进行方向上的再分配,以便输送不同的交通流至各自的目标继续行进。因此,在建筑综合体入口空间的设计上应注意解决不同标高的问题,即在解决水平交通的同时也解决了垂直交通的功能的问题,这种入口空间各个标高的方便连接无论在实际使用上,还是在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上都是有必要的。当建筑综合体是以建筑群的情况出现,且这个建筑群是不同的标高,为了减少使用者在不同标高层的反复转换,应加强功能空间在第二标高层的联系,在入口空间设置与周围建筑直接联系的路经空间。

3.2 节点空间设计

建筑综合体中的交通节点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不尽相同,往往包含交通、集会、娱乐等等、和精神表现的特征。在建筑综合体的出现,使原本属于城市表现特征的公共空间开始进入到建筑内部。对建筑综合体交通节点空间公共意义的研究无疑为交通层面增加了新的内容。建筑综合体中的交通节点空间就如同城市公共空间一样,提供多种使用功能,尤其是可以有机组织建筑与城市的负空间和人的行为,可以行使多种职能。这种城市公共空间随处可见,西安金花广场的下沉广场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建筑综合体中的交通节点空间由于处交通流线的枢纽位置,在这些空间内进行商业宣传、展示等活动,比起在一般功能房间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三维的限定空间环境下,配合一定的主题,将对与场所气氛的营造和氛围的渲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明星小型签唱会、各种活动发布会,往往会选择在这些节点空间举行,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流,更可拉动建筑综合体其他功能提高知名度,如商业、企业宣传等。

3.3 交通空间的处理手法

任何创作的幵始与完成,都必然受到其影响因素的制约与限制。优秀的创作无一不是在透彻分析固有限制的基础上利用与解决限制而产生的。每位设计者只有对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才能够胸有成竹的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整个的设计过程,使用者也会更容易认可。建筑综合体交通空间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量和质相互作用的整体。设计目的是建立层次结构清晰,网络丰富、系统化的交通体系,每个层次、每个方面有效地进行处理,权衡利弊的控制方法。对建筑设计处理手法来说,一方面要把握设计的各个限制条件,另一方面是要将丰富的建筑语言引入空间设计,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场所,活跃建筑内部氛围,分担建筑在城市中应有的职能。

总之,首先对建筑综合体的内部交通空间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建筑综合体交通空间的具体设计程序,在其基础上总结了建筑综合体交通空间处理手段的研究详细阐述。建筑综合体的内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包括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空间尺度的把握、材料与技术的合理运用、表达意境的提升儿个方面做了细致的总结,最终形成了建筑综合体交通空间的理论与方法整篇内容,以期为建筑综合体的交通空间创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维丽.城市综合体交通流线组织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6.

[2] 杜娇娜.城市综合体交通空间组织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 王晓丹.城市综合体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一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建筑综合体内部交通空间设计研究论文_李一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