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说文解字》述释为天大地大人亦大,是说“大”字与人有关。《字源》释为一个人正面站立,手脚张开,显得身体大起来。它们分别指出了“大”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的原始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则诠释为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力量和强度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前者从源上进行了探讨,后者从义上进行了诠释。因此,对“大”的语法特点进行探讨,对于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不无帮助。“大”有八种语法特点,其功能却又各不相同,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和掌握难度。这在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并在教学,特别是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落到实处,讲解清楚。
一、活用为副词
“大”活用为副词,一般用作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能与形容词或动词配搭,对形容词或动词进行修饰,充当句子的状语,表示事物发展的性质、状况的程度和范围,相当于“十分”“非常”“特别”“格外”等和范围副词“纷纷”“众多”“彻底”等。从语法结构上看,下列例句中的“大”一般不修饰形容词,也不能与形容词连用,更不能与动词搭配使用。因为“大”不能对另一个形容词或动词进行限制、补充和修饰,又根据形容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的特点,形容词“戚”“惊”“骇”“坏”“破”前又无副词修饰,“大”则活用为副词。前五例中,“大”对形容词的修饰在于强调“戚”“惊”“骇”“坏”“破”的程度广深,不同一般。“大”对“入”进行修饰,表示所有范围中情势严重,强调范围宽广,非同寻常。
1.蒋氏大戚。——《捕蛇者说》
2.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3.驴一鸣,虎大骇。——《黔之驴》
二、活用为名词
“大”活用为名词,表示面积的多寡。这种情况往往是对两项事物进行比较时与“小”配用,形成“……大……小”或“……小……大”的固定格式。下例中这里的“大”指秦国“五百之地”。同样,熟语中“因小失大,小人为之”亦然同理。都要是局部与全部的属种关系。“大”用作名词的情况是与某一事物进行比较时,“大”就成了借代事物的全部或部分与相比较的事物的本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短语”。
4.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安陵五十里之地),甚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唐睢不辰使命》
三、活用为形容词
“大”用作形容词,与“小”相对,多用于比较,表示某一事物强过或超过所比事物。下例中的“大(车盖一般大)”超过所比对象“小(盘盂一般小)”,其语法功用与现代汉语一样不能带宾语。
5.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四、活用为数词
“大”活用为数词,一般表示顺序或排行第一或年龄较长。下例中“大”活用为数词时,目的在突出和强调某一事物的突出地位、固定地位和不能取代的地位。同时,就现代汉语而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大”既能表数,又能增加语体色彩,还能突出事物的独特地位。
6.悠悠万事,唯此唯大(表序:第一),克己复礼。——《论语》
11.阿爷无大(年龄较长)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辞》
五、活用为敬词
“大”活用为敬词,一是称谓父母,二是对有地位或年长走街串巷或官阶层人物的称呼。
7.三日断五匹,大人(指焦母)帮嫌迟。——《孔雀东南飞》
8.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的是我大(批父亲,北方方言称谓,承古而袭)。——电影《黄土地》歌词
六、通假
“大”通“太”或“泰”。江沅《说文释例》云: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太或经改本书作太及泰。“大”字通假,正如江沅所说的,现在的教材中已经改作“太”或“泰”了,教师不必在教学中去向学生旁征博引作通假之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可顺便提及,只要教师自己明白即可。
9.大行王屋二山,高万仞。——《愚公移山》
10.大叔出奔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七、异读
异读的“大”读作“dài”。“大”读作“dài”有两种情况,一是与“王”合用,是旧戏曲、旧小说对国王或强盗的称呼;二是口语中对医生的别称,唤着“大夫”。
11.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八、“大小(小大)”连用
“大”与“小”表示事物范围的全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示事物范围的“所有(一切、全部)的……”一类的短语。如:
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总之,“大”的文言教学处理,重点是用作副词的教学。如何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呢?我们可根据现代汉语中形容词能受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修饰的特点和一般情况下两个形容词不能连用,且前一个形容词又不能修饰后一个形容词时,那么前一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如果“大”正处于副词的位置时,“大”便活用为副词。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副词论文; 形容词论文; 事物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数词论文; 通假论文; 动词论文; 《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