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住房价格不断攀升,国民住房压力越来越大,加强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国民住房条件,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就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困境;对策
一、保障房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改善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有利于控制高房价,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房价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有利于防止房价和销量的暴涨暴跌,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城乡普通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而且能够打消对未来住房支出的担忧,从而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增长。
二、保障房建设“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保障房建设标准化是指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实现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和标准化运营管理。这既是实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控制成本等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住宅标准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设计的标准化管理旨在提出相对固定的规划设计程序和规范化的技术标准要求,对总体布局、建筑单体、地下车库、工程做法等进行模块化的管理,协调居住成本和居住功能的矛盾,在解决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居住质量。施工的标准化管理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的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队伍管理、合同履行等要素进行整合熔炼、缜密规范,并将国际通行的质量、安全、环保三大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有机融入其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运营管理的标准化是制定和实施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加强对物业管理活动企业的有效监管,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品种,保障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对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全过程的标准化动态管理,能够快速缩短建设工期,保障建设质量,提升管理品质,有助于政府实现快速增加住房供给。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困境
1、保障性住房质量不达标,结构不合理,供应量不足。住房质量关系到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和长久问题,是社会比较关心的问题。然而一些建筑商为了降低成本,赶工期,不惜偷工减料,使保障房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保障房质量问题频发,保障房监管难问题极为普遍,给社会带来了较坏的影响。另外,保障房建设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突出,这必将带来整个住房保障的能力下降,供应总量不足。据悉,有相当数数量的经济适用房被非经济适用对象所购买,致使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对经济适用房的需要。又由于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致使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
2、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困难。第一,公共资金投入不足。根据我国的保障性住房计划,保障性住房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其中,中央约占30%,而地方承担将近70%。而保障性住房的利润是微乎其微的,作为保障性住房投资的主体,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本来就相当有限,沉重的建设压力使得地方政府捉襟见肘。在一些贫困省市,平时的财政只能维持基本的开支,配套资金根本拿不出来。在一些省市,地方政府甚至将按规定用于廉租房工程建设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挪作他用。第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银行信贷资金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单一。
3、保障房建设的“城郊化”以及“贫民区”带来的问题。商品房的高房价使低收入者被迫迁往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从而形成中低收入者的聚集地―“贫民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目前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基于成本的考虑,大多集中在较偏僻的郊区,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住户的生活和工作不方便。导致有些城市出现限价房退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合适,工作、生活不方便等缘故。另外,由于保障性住房往往是大片开发,进一步加剧了分化的趋势,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给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发展带来新的问题,不利于社会和谐。
4、保障性住房建设法制体系松散。我国只有住建部等有关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做了相应的规定,但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一是缺少从法律层面对保障性住房的实施计划、惠及对象、供应标准等进行规范,对政府在住房保障资金投入、土地提供、金融支持、财税优惠等方面的具体责任没有约束,从而增加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确定性。二是政府部门间尚未形成有效工作协调机制。
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的对策
1、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民生安全。一提到保障房,很多人便把他同“廉价”、“低质”联系到一起。在我们住建人看来,保障住房项目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大力实施创建文明工地。在建设保障房项目之初,保障房建设项目部便从质量标准、队伍选择、材料应用等方面明确要求,同一建设标准、同一材料使用范围、统一监管措施、统一评比考核,并在招投标、设计选材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用实际行动把建设高质量合格工程的要求贯彻到每一个执行细节,一举打破了人们心目中“保障房是低质量房屋代名词”的传统观念。一栋栋“满意房”“放心房”赢得群众入住好口碑,也获得了行业的肯定。
2、严格节能标准倡导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理念彰显保障房的每一个细节,作为政府财政投资民生项目,更需“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理念。在保障房建设中,从设计、施工、材料方面都强化节能与室外环境打造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取节能保温措施;强化节水、合理设置绿化,强化节能材料应用;水、电、热智能化运营管理等等。以“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造价不高品质优”的理想家园呈现世人面前。
3、奠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基础。第一,增加公共财政投入。中央政府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对财力薄弱的地区给以必要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的资金支持,同时建立专业性的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来组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不盈利或者微利为目标,坚决反对商业化资本的寻租行为。第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上,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应积极开拓融资主体。设立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多方筹措资金;鼓励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公积金以各种形式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鼓励企业和个人资金分别通过企业补贴、个人集资等方式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
4、要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达标,结构合理,供应充足。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标准,对于一些不良建筑商偷工减料现象要给予严惩,加强住房质量监管,防止住房质量问题频发现象。另外,对于结构不合理现象,从当前城市住房紧张和以后的发展方向来说,廉租房才是以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点对象。各级政府要把用于发展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和资金转向廉租房建设,确保结构合理,供应充足。
结语:总之,住房建设是稳定社会生活安定实现富民安邦的重要民生工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势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胡灵杰.浅谈保障性住房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J].门窗,2017,03.
[2]甄宝忠.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6,10.
[3]朱桂平.浅谈保障性住房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6,12.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住房论文; 质量论文; 资金论文; 节能论文; 民生论文; 标准论文; 经济适用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