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爱芬

106例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爱芬

(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6年6月的106例腹泻患儿进行护理观察总结。结果:106例腹泻患儿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已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腹泻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关键词】小儿;护理;腹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21-02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属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畏寒、发热等,由于本病患儿病情易反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患儿的电解质紊乱,或机体免疫力逐渐减弱,直接影响患儿康复,甚至致营养不良,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若病情严重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1]。本文从小儿腹泻的多个方面出发,将其加以叙述、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同行在小儿腹泻的护理工作中有所帮助。

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其中重症21例,男69例、女37例,城市74例、农村32例,平均年龄(13±6)个月。所有患儿均依据《儿科学》[2]中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初期伴有呕吐,多数患儿伴有发热,随后发生腹泻,大便均为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大便次数可达10次/d以上,大便的常规检查偶尔可见少许白细胞,而大便无黏液、红细胞以及脓细胞。

2.护理方法

2.1 病因分析

2.1.1生理性腹泻

有些婴儿在刚出生不久便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观察其精神、食欲都很好。这属于生理性腹泻,随着年龄增长再加饮食调整后后腹泻可自行消失。

2.1.2消化不良性腹泻

此类腹泻常常是因为家长喂养不当造成,吃太多或者太少、天气太热或者夜间受凉、季节变换是未及时增减衣物,以及频繁调换新的食品等,都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可有发热、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现稀糊状、蛋花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2.1.3感染性腹泻

由于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不足以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多,因此在受到细菌、病毒或霉菌等侵入胃肠道时极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称为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热、呕吐等不一定是主要症状,粪便有异常的臭味,含有粘液或脓血,如菌痢大便有脓血;病毒引起的腹泻大便呈米汤水样;霉菌引起的腹泻大便呈黄色稀薄或绿色,多泡沫,可有粘液或呈豆渣样。

在住院期间,护士与患儿的接触往往比医生更多,因此护士要着重观察此类患儿的各种症状,正确的对患儿作出护理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同时遵医嘱及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以达到治愈效果。

2.2 护理方法

2.2.1心理护理

患儿入院后,热情耐心得接待患儿及其家属,尽量多关心患儿,积极与患儿交流并尽可能满足其需求,使患儿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信任感及满足感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家属,应向其耐心讲解患儿腹泻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以求得到家属的充分支持与配合。

2.2.2严格消毒隔离

住院患儿除按照常规的儿科护理外,胃肠道感染者应先予以床边隔离,直至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后方可接触隔离。医护人员也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准备,在接触患儿前后都要洗手,所有患儿接触过的物品都要消毒处理,如碗、筷、奶瓶、水杯、布料等餐具用物皆须经煮沸消毒或日光暴晒,而病房的桌、椅、床、地面等每日也需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2.3饮食护理

饮食对腹泻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调整饮食是治疗腹泻的主要措施之一,若只一味的强调药物治疗而不注重饮食调整必将影响其疗效和康复。由于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因此,护理中的关键是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定量的食物。同时,保证饮食及餐具的清洁卫生、少吃油脂类食物、多饮温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的腹泻无需禁食,吐泻严重的患儿可暂时予以禁食,吐止后可以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护士应仔细记录患儿大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以助于医生的诊治。另外还应注意,腹泻患儿往往易有脱水、畏寒等症状,若发现患儿出现四肢厥冷,体温持续偏低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注意不要烫伤患儿。

对于较轻的婴幼患儿可不限制喂养,但要减少喂养时间,要按时喂水或口服补液,腹泻严重者则采用稀释奶,少量多餐,由于患儿腹泻致肠蠕动增速,对于葡萄糖的吸收有所下降,故宜采用低糖奶,以避免加重腹泻。

2.2.4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

由于腹泻大多可伴随有呕吐,这两类病症都会造成消化液的大量流失,随之可致许多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缺乏,所以及时监测病人的情况并及时补充营养、水分和电解质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护士在进行此项护理措施时要先对患儿的脱水级数进行评估,轻、中度脱水且无呕吐者,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ORS),在最初4h里按每公斤体重20~40ml液体补液,2岁以下的患儿可每隔1~2min喂服一小勺,年龄稍大者可用小杯子喝。若患儿同时伴有呕吐,则待其吐后10min再喂,服用此补液盐期间要注意让患儿多饮水,防止出现高钾血症。服用期间若患儿出现眼睑水肿等症状应当立即停用ORS液。严重脱水者需为其建立静脉通道予以补液治疗,根据患儿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此时的饮食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蔬菜和水果等暂不宜食用,待腹泻呕吐症状缓解后方可逐渐给予。补液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弹性,前囟、眼窝凹陷情况及尿量,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2.2.5臀部护理

幼儿皮肤比较娇嫩,由于腹泻中患儿的大便酸碱性不定,对臀部皮肤刺激较大,轻者局部皮肤发红,重者可出现表皮破溃,导致溃疡及感染。因此护士要在患儿便后立即用温开水清洗臀部及肛门,可用柔软的纱布轻轻擦干周围的皮肤,勤换尿布,以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预防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尿布疹和臀部感染。如已出现臀红,可涂湿润烧伤膏。若有糜烂者,应采用暴露疗法,并涂上消毒的植物油类再用灯烤,但须注意预防烫伤,必要时可涂红霉素软膏,每日三次。家长也应有自我防范意识,每换一次尿布都要洗一次手,以免病菌经粪口途径二次侵入。

2.2.6健康宣教

作为护士,对病人的健康宣教也是我们工作中重要的一步。对于此类小儿腹泻的疾病,首先我们要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教给家长小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食具应定时煮沸消毒,切忌食用过期食物。同时要培养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对于婴儿来说,正确的喂养方式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增强婴儿的个人体质,母乳喂养便是很好的途径。此外,还应及时增加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及时为其加减衣物,注意保暖。最后,家长一旦发现出现腹泻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3.总结

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细菌和(或)病毒,其发病迅速,呕吐及腹泻严重,病毒性腹泻大多数有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对近端小肠进行侵犯,而全部小肠,胃,结肠也可能受到牵连。受牵连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与微绒毛快速脱落,残留无规律的裸露外表,导致小肠失去部分吸收功能而发生腹泻。在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全过程中,临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婴幼儿大多数不会用言语主动向医务人员反应自觉的不适症状,最常表现出来的便是哭闹,此时,护士更要具备爱心和责任心,加强对患儿的巡视,了解其病情,正确的采取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季玉光.腹泻婴儿如何喂养[N].现代护理报,2005,3.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6.

[3]李树珍.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M].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01.

论文作者:徐爱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106例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爱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