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胰岛素注射泵注射方法正确、计量正确、进食时间科学、存储方法正确、注射时间正确以及掌握药物知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泵;护理效果
糖尿病属于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肾脏等多功能系统并发症,影响患者健康[1-2]。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更多的以胰岛素注射泵治疗为主,该方法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影响治疗预后。近年来,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0.3-79.4)岁,平均(67.34±1.22)岁;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60.0-81.2)岁,平均(67.424±1.19)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相关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入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入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并做好患者康复训练,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泵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1)保证患者餐前注射胰岛素[3-5]。入院后,护士将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患者的病床号等记录在醒目的办公黑板上,并给予特殊标记,同时进行相应的登记。同时,对于一些记忆力较差、年龄较大患者,叮嘱患者家属注射胰岛素。(2)配合用餐时间[6]。由于不同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治疗时应该合理的调整患者的进食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对于门冬胰岛素患者而言,在注射后的5-10min进餐;而对于诺和灵30R-50R患者,患者注射后5-30min方可进食。同时,护士应该根据患者不同注射时间、药物类型等进行详细记录,避免出现提前注射或延后注射。(3)保证注射药物的计量精确。患者入院治疗后应该定期加强护士功能锻炼,帮助患者了解注射泵的使用方法、药物剂量等,为患者做好示范作用,让患者进行观摩、学习,找出患者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注射胰岛素能力及药物知识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集数据采用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注射胰岛素能力及药物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胰岛素注射泵注射方法正确、计量正确、进食时间科学、存储方法正确、注射时间正确以及掌握药物知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普遍,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终身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更多的以胰岛素注射泵治疗为主,该方法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导致患者治疗预后较差,复发率较高[7]。近年来,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干预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护理模式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时能保证患者餐前注射胰岛素、配合用餐时间并保证注射药物的计量精确,能够根据每一位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并根据降糖药物的选择控制患者注射时间。同时,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能加强患者胰岛素注射泵治疗相关注意事项,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8]。本研究中,实验组胰岛素注射泵注射方法正确、计量正确、进食时间科学、存储方法正确、注射时间正确以及掌握药物知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泵治疗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求医药,2011,11(9):691-692.
[2]陈丽湘,孙慧伶,施红艳.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15):42.
[3]周庆林.48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17(7):528.
[4]龙小红,刘洁,等.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及研究,2011,8(10):123-124.
[5]李建英,陈广雪,等.循环护理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1,11(5):70-71.
[6]黄煜.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8-149.
[7]孙喜双.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2010,12(4):225.
[8]吴世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其的应用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08(9):2338.
论文作者:夏喜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患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实验组论文; 方法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