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家庭的衰落_百威论文

骄傲家庭的衰落_百威论文

骄傲家族的没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骄傲论文,家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奥格斯特·布希四世(AugustBuschⅣ)是美国知名啤酒商安海斯-布希的前任CEO,作为布希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他曾见证了家族企业的兴盛,却也不得不体验将事业拱手让人的无奈。2008年年底,安海斯-布希被比利时-巴西合资集团英博(InBev)以520亿美元的价格恶意收购。

挥别集团管理职务之后,他的生活也逐渐跌入谷底。2010年12月18日,布希四世和他年轻的新女友阿德蕾妮·马汀共同度过了很平常的一晚。按照布希事后的说法,两人在家里享用了一顿牛排大餐,喝了几个小时的酒,直到凌晨3点左右才睡下。第二天下午布希醒来后,才发现再也叫不醒马汀了。

尽管调查者排除了布希四世在事件中有任何不当行为的可能,也没有对布希四世提出任何法律诉讼,但这次事件还是有很多的疑点,更令人意外的是,马汀在布希家中死亡的新闻,直到事件发生后4天才公开。这难免令人心生质疑:难道是布希四世在当地的影响力太过强大,以致影响了警方办案?

圣路易斯的骄傲

布希住在圣路易斯郊外亨特雷村一栋被树林环抱的房子里,这里面积约有6300平方英尺。向东15英里,就是美国最大的啤酒商安海斯-布希集团的总部,集团旗下除了百威啤酒之外,还有30个其他品牌。布希家族掌控这个集团长达150年之久,直到2008年被英博收购。而整个布希家族成员,无疑都是圣路易斯的骄傲。

圣路易斯郡公诉律师罗伯特·麦克克劳(Robert McCullough)在今年2月10日的媒体发布会上宣布,阿德蕾妮·马汀的死亡是因吸毒过量而意外导致的,但马汀之死已经足以令圣路易斯为之震惊,其程度,不亚于布希家族最终放弃安海斯-布希公司的决定。

在布希家族一个多世纪的领导下,安海斯-布希成功经受住了禁令、罢工、价格战的考验,逐渐发展成一家在美国拥有12个酒厂的大企业,2007年啤酒产量达1.28亿桶,年收入实现近170亿美元。百威啤酒那具有标志性的红白蓝三色,正好和美国国旗色一致,也成了圣路易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安海斯-布希集团一直是圣路易斯民众心目中成功的代名词。当有人说起“那家酒厂”时,所有人都知道他指的是安海斯-布希。即使不是在这家公司工作的人,也为它的成功而感到骄傲:“这个城市对这家公司的感情,早就远远超过了它带来的经济影响。”圣路易斯酒厂的联合创始人、第四代圣路易斯人汤姆·斯科拉弗莱(Tom Schlafly)说:“安海斯-布希让圣路易斯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

尽管布希家族好争斗、傲慢甚至偶尔令人反感,但他们将自己的盛世王朝献给了圣路易斯,圣路易斯人不会忘记。

布希家族掌控这个集团长达150年之久,直到2008年被英博收购。而整个布希家族成员,无疑都是圣路易斯的骄傲。

1864年,奥格斯特·布希四世的曾曾祖父阿多尔法斯·布希(Adolphus Busch)加入到岳父埃布尔哈德·安海斯(Eberhard Anheuser)的酒厂生意。1876年,他们推出了百威啤酒。1880年,安海斯去世后,阿多尔法斯接管公司,并且成为了第一个使用巴氏灭菌法来保持啤酒新鲜度的人,此外,他也是第一个使用冷冻铁路汽车运输,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瓶装啤酒的。所有这些,都使得百威啤酒成为了美国的第一个国产啤酒品牌。近70年后,第四代布希家族成员奥格斯特·布希三世让公司上市,以求能将酿酒业务发展到圣路易斯以外的地方。到了1990年代,美国市场上每卖出两瓶啤酒,其中一瓶就是由安海斯-布希制造的。

随着公司的发展,布希家族握有的股份开始缩减,但即便是当布希家族已经只握有该公司4%的股权时,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依旧像是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

只可惜,在最紧要的关头,这家公司却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公司实力的减弱使得其最终被外国企业收购。如今,马汀吸毒过量致死一事,不仅代表了布希混乱生活的最黑暗时刻,更预示着这个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之一的衰落。他们的商业王国,以及他们用财富帮忙建立起来的城市,都因此备受打击。

父子暗战

和许多豪门家族一样,布希家族的事业传承也不乏争斗和怨恨。1970年代初,奥格斯特·布希三世以家庭事务会令其分心为借口,让父亲格西从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上退下来。在1975年发生的董事会叛变中,布希三世把父亲从家族事业中逐出,由他接管公司,直到2002年满65岁后才退出。尽管布希三世和父亲的关系最终修好,但这种将家长驱逐出家门的做法,还是让他的许多兄弟和亲戚都十分不满。

布希三世和儿子布希四世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在布希四世还只有5岁大的时候,布希三世就和妻子离婚,再婚后,就很少有时间照顾大儿子。2002年,奥格斯特·布希四世告诉媒体:“他对我要求十分严格,或许你会称这是爱吧。”不仅如此,布希三世还会常常数落儿子说,“你永远也做不到。最好小心点”。熟悉情况的人说,布希三世是在折磨孩子,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大棒,而布希四世已经厌透了这一切。”

与此同时,因为布希四世是长子,也是家族事业设定的未来继承人。当他遇到麻烦或是闯祸的时候,总能轻而易举就脱身而出。还在亚利桑那州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就撞坏了他的雪佛兰克尔维特车,当时坐在乘客座上的22岁酒保因此身亡。他的父亲聘请了圣路易斯和图森市最好的律师,还有一个私人调查专家团队为其开脱。经过8个月的调查之后,公诉机构决定不对其提出指控。

布希四世有好几次类似的险些擦枪走火犯法的行为,并没有阻碍他最后当上了家族事务一把手。在圣路易斯大学获得了MBA学位之后,他开始在安海斯-布希工作,职位是一名酿酒师的助手。1990年代中期,他被安排管理负责公司的营销部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推出了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个广告,其中就包括有百威牛蛙的那支以及标语“Was-sup?”2002年年底,布希四世也获得了他终身为之做准备的工作。

虽然儿子已经当上了CEO,但布希三世还是董事会成员,也依旧掌握着公司的大局方向。布希三世固执,鲁莽,还有点吓人,但总的来说,他仍然算是一名出色的商人。在布希三世掌管公司的27年里,安海斯-布希在美国的市场占有份额从23%提升至超过50%。“人们曾经质疑,第四代人能否胜任。”在集团工作了12年的雷兴尔说:“布希三世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他就是一名出色的决策者。”

然而布希四世有一个他父亲没有的优点:外貌英俊,幽默感,在业内来说很受欢迎。布希四世所做的头几件事中,第一项就是尝试削减集团那些最奢侈的开销。他取消了一笔费用高达4000万美元的Dassault Falcon7X飞机订单——这可是他父亲急切盼望得到的东西,他还关闭了高管专属的用餐室,这里曾是他父亲每天早晨吃早餐的地方。2006年,在圣路易斯威布斯特大学乔治·赫伯特沃克尔商业及科技学院接受年度总裁奖的时候,布希说道:“错误是会发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失败中有学习的机会,而学习能够带来经验。这就是你进步成长的途径。”

没有“永恒”

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美国人的口味正在改变——更多的人选择喝葡萄酒、烈性酒和精酿啤酒,因此安海斯-布希也需要改变。布希三世坚持采用很激进的国际策略,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微观管理世界其他地方的业务。

2005年,安海斯-布希的净收入下滑了17.9%至18亿美元。2006年,啤酒在美国的销量也出现下滑,只占有50.7%的市场份额,而2000年,这个数字还是55.5%。2007年,安海斯-布希的两大竞争对手SAB Miller和Molson Coors合并,这令公司的形势更不确定了。

布希四世感受到的压力剧增,他经手的也有过几桩小交易,但都不足以扭转大势。自从他成为CEO之后,“他就真的没有时间为将要发生的事做太多准备。”Sanford C Berstein分析师Trevor Stirling这样说道。布希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和收购,包括与Johnnie Walker和Smirnoff的生产商帝亚吉欧达成合作协议。但是几乎每个合作案,都会遭到布希三世的反对,只是董事会最后都默许了。

“为了拯救公司,我本应该连生命都可以放弃。”布希四世说:“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

“这其中有着古希腊悲剧的特色: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亲,和一个可能很有营销头脑但却不具备当CEO技能的儿子。”Stirling说。随着和父亲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以及公司日益恶化的前景,布希四世开始长时间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2008年夏天,关于英博可能收购安海斯-布希的传闻越传越多。布希四世感到很恐惧。在4月份举行的年会上,他告诉公司的批发分销商,“在我的监管下”不可能发生出售安海斯-布希这种事。5月,布希四世又在华盛顿召开的全国啤酒批发商会议上和经销商交谈了一次,虽然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但很明显有些事已经不对了。布希四世的话含含糊糊,还把麦克风给弄掉了。

一个月后,英博主动提出以6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安海斯-布希。而此前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一直50多美元/股,此时布希四世陷入了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肯定的是,在谈判的过程中,人们以为他只是看起来状态不好。”MacIntosh说:“他似乎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聚精会神,有时候,在董事会上,他甚至一句话也不说。”

英博很快在布希家族中找到了两名支持者:布希三世和他的兄弟阿多尔法斯。布希三世对出售家族集团抱持如此明显的热情,这很令人困惑。他曾把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用在了捍卫安海斯-布希的独立上,甚至和他本应加强合作的业内同行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很难想象他会放弃这家公司,”雷兴尔说:“但也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这趟列车就快要脱轨和失去控制的迹象吧。”而阿多尔法斯则表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对公司股东来说最有利的事。“2008年当这笔交易出现的时候,沃伦·巴菲特持有的公司股票比家族持有的还多。”他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尤其是在商界。”

当英博把收购条件提为70美元/股的价格,现金方式交易时,公司董事会即刻就接受了收购邀约。布希四世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了1亿美元的收入,而且和他的前辈们一样,收到了一份慷慨的顾问合同——每个月12万美元,直至2013年为止。他还可以保留在董事会的席位。但那之后,他又再次消失了。他没有参加任何行业活动,在公司总部也看不见他的身影。2010年,安海斯-布希英博的9次董事会中,他只参加了一次。

“我最后一次看见他是在公司正式改名为ABI的那天。”行业观察家Steinman说:“这是他们家族世代传承的事业,即使没有别人说三道四,对他来说也会是一种很大的精神负担。”公司前高管Finnie说:“格西任职的时候,是个非常优秀的领导者。第三代人非常出色。而第四代本就不该成为CEO。那是他的悲剧。”

淡出公司管理层之后,布希四世结识了阿德蕾妮·马汀。在1月份接受《圣路易斯快邮报》采访的时候,布希四世说,马汀帮助他度过了安海斯-布希出售给他带来的沮丧时期。“为了拯救公司,我本应该连生命都可以放弃。”他说:“但是,我什么都不能做。”

今年3月,布希以“个人健康问题”为由,决定不再在安海斯-布希英博董事会担任董事。最近几个月来,他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线里。他家门前那道坚实的铁门依然紧锁,到访者按了门铃许久,都没人来开。一场延续了一百多年企业家族闹剧就这样落幕了。

百威英博的中国之路

2008年,美国最大的啤酒制造商安海斯-布希(AB)被当时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英博并购,并更名为百威英博。两年后,当百威英博亚太区总裁傅玫凯在中国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说,英博和AB的整合已经不再是他们的议事日程,如何拓展快速增长的中国等新兴市场才是工作重点。

事实上,早在1984年,原英博集团就开始和中国啤酒行业结缘,与珠三角的龙头老大珠江啤酒合作,提供技术转让。

随后在1998年,原英博集团全资收购南京金陵啤酒,之后,浙江的双鹿、红石梁、KK,湖北的金龙泉,福建雪津也难逃其手。

百威英博的最近一次大手笔,就是在今年的3月以5.3亿元从青岛啤酒口里夺下维雪啤酒。

10年前,百威英博刚进入中国是通过合资形式,而随着中国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百威英博在中国的扩张思路也开始转变,投资自建生产基地,现在在福建漳州、河南新乡、吉林延吉,辽宁的营口、锦州都有在建的自产啤酒厂项目。

而原AB公司早在1993年青啤在香港上市时持有青啤5%的股权,2005年持股达到27%。在青啤和AB合作之初,双方签订了一项排他性协议:AB所占股权不能超过27%,表决权只有20%,其余的7%交给青岛市国资委,其一直无法控制青啤。2009年2月,新的百威英博整合后不久,就将持有的青啤股权以6.6亿美元转让给日本朝日啤酒。

标签:;  ;  ;  

骄傲家庭的衰落_百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