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高职教育课堂模式的探究
——以《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为例
贺延茏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食品工程系,山东 荣成)
摘 要: 本文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积极探索了高职《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切实推进高职院校食品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蓝墨云班课;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堂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尤其是各类新型社交APP 迭代出现和更新的时代背景下,现阶段的年轻人之间沟通方式逐渐倾向于使用微信、微博等应用程序[1],此类应用能够更高时效、丰富化的实现彼此之间信息交流,同时拥有随时随地可使用的便利性,在创造新型的学习环境来支持学习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移动学习模式亦将成为“数字化一代”[2]大学生之间流行的新型学习方式。
现阶段,基于智能手机开发出的各类学习APP 发展迅速,各种智慧学习平台“ Google Classroom”、“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亦被各高职院校争相研究实践。本论文正是将智慧学习平台蓝墨云班课应用到高职教育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译者最初在翻译《圣经》的时候对原文抱着毕恭毕敬的态度,字对字死译,没有丝毫的自主权,以至于得到的译文晦涩难懂。到了中世纪末期,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兴起,欧洲各民族国家开始使用通俗、地道的本族语言翻译《圣经》,此时的译者在语言转换层面上开始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一 高职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困境
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然而,由于大多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大多数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存在 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的不良现象。
1. 基础相对较差
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来源是综合考试结果不理想的高中生。通常,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化学的基础课程特别薄弱。
为响应高职教育学生的特点,本校教师制作了一系列微课程视频,用于课前准备,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微课程视频的应用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振奋了课堂气氛。同时,它为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材料。总之,微课程视频将学生眼中难以理解的基础化学课程的知识划分为一个有趣的小知识点,并以视频形式呈现复杂繁琐的实验过程。高职学生易于吸收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系统采用RFID,只需要0.1s就可以完成果蔬识别。在果蔬运输过程中,高速公路沿途也设有RFID读取器,不但可以实时监控货物位置,也可以防止货物的遗失、掉包、误送。从果蔬采摘、嵌入RFID模块,到运输、货物跟踪,到检验、进入流通领域,整个运输系统通过查询终端、网络电脑查询一目了然。
3. 教学手段及方法落后
通常传统的高职课堂上,教师作为表演者,学生作为观众,此种模式归于单向传授状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分离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这与教育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
4.高职化学基础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传统的高职化学基础课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体系采用单一的纸封闭式评估方法,这往往意味着学生平时不上课或学习,可以进行突击学习,达到通过评估的目的。 这种评价模式只关注最终的考试成绩,与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评价的发展功能的起点相反,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 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应用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2010-2020)提出“建立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实践,创新在线和传统合理混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3]。”提出“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2011-2020)” “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合理融合,利用信息工具和平台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独立服务,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科研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适应信息时代的趋势,迫切需要适应高职院校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飓风网是聚集了全国百余家知名印刷器材经销商、供应商、印刷厂,打造的印刷器材垂直电商平台,致力于减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流通环节,同时通过线下全国的子公司和分站为印刷企业提供及时、全方位的售后服务”,阮玉雅的诠释,让飓风集团的经营模式逐渐清晰。而这一模式可以落地的前提是,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努力实现共享的目标,这亦是飓风集团一贯以来的态度之所在。
近年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高度重视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化学基础和分析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各种信息教学平台和软件,巧妙地简化高职化学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帮助下,从传统的示范(或ppt),简单的接收学生模式到自学,促进课堂教学。教师指导推广,学生巩固实践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课堂的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 蓝墨云班课平台在高职化学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蓝墨云班课平台不仅仅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距离感消除,只要他们有需要就可以随时观看教师上传的各种资源,不会让同学感觉有距离感,真正意义上实现“零距离”沟通。
1.资源共享“零距离”
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对所学习课件的反馈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传统面对面授课的师生互动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传统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可顾及到的学生有限,碰撞的知识火花就有限,而头脑风暴功能则可以弥补这一点,参与学生更多,信息密度更大,交流的时效性更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经过自己加工内化也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师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平台不仅仅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距离感消除,只要他们有需要就可以随时观看教师上传的各种资源,它不会让学生感受到距离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交流。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课堂总结与探究,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材的编写应遵循 “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少而精”这个原则,其基本上符合学生活泼,积极,思维深度不够的特点。目前,大多数高职教材基本偏向于系统而完整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化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实际上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影响了高职学生在化学基础课上的积极性,甚至许多学生因为不理解而害怕学习,这将为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运用的广泛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试验所用垃圾焚烧飞灰样品采自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使用半干法脱硫、尾部活性炭喷射及布袋除尘器净化烟气。垃圾焚烧飞灰放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70 ℃的条件下烘干24 h,过100目(0.15 mm)筛后取筛下物料待用。
信息平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覆盖范围广[5]。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院校都在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日常工作,学习和交流。智能手机也成为年轻大学生的“标准”,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3.交流的互动性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自身需要不断发展,物资供应工作价值取向的首要任务已由过去的及时供应转变为安全、及时、经济。物资供应部门成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部门。降低物资储备,减少积压物资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企业物资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它的第三个优势是其强大的互动性。通常,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说学生在听,缺乏相应的互动。 蓝墨云平台为师生带来了强大的互动沟通模式,使学生不仅处于纯粹的倾听状态, 也大大减少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6]。
四 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启示
基于云类平台的混合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基于蓝墨云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持续实践了两个学期,现将以食品工程系《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其中的小班课为例,解释平台的混合教学过程。
2、课堂活动设计阶段
在开始课堂之前,教师提前准备相关教学内容。根据本节课需要教授的知识点,收集相关素材提前制作PPT、试卷和视频等,并在PPT 上插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其他内容。同时可以提供老师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和网络视频,学生可以在课下无线网络条件下查看学习,也有比较完备的现成课件供大家学习使用,以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底,提前预习。
确定专家群体的主观感知价值(ppvmn)M×N与(npvmn)M×N,其中由于指标实际值低于最低参考点的应急方案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需剔除存在npvmn<0的应对方案。令筛选出的方案基于TOPSIS排序思想,可将期望水平参考值作为正理想评估值,最低要求参考值作为负理想评估值,则与可理解为由决策专家群体确定的应急方案epm在指标cn下的实际表现情况与期望值或最低要求值之间的主观感知距离,进而确定各应急方案的实际表现情况与正负理想值之间的加权主观感知欧式距离:
2.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高职学生特点不符
1、课前的资源建设
在课堂上,老师根据课前云班课活动中的记录反馈,有针对性的对难以解释的知识进行讲解,规划区分重难点;学生通过课前和课堂学习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基于蓝墨云课程的混合式学习强调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首先,蓝色墨水云类登记功能可以节省时间并便于统计。
敏感性药物是治疗家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药物,因此,为了确保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严格筛选敏感性药物。筛选时,要将病变的组织放置在营养基上,并确保营养基处于无菌环境中。然后,做出相应的标记,将其放置在37℃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12 h。最后,利用直尺对菌落圈的大小进行测量,从而确定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敏感药物为磺胺六甲氧嘧啶钠。
课堂平台测试,规定时间答题情况,老师能够看到每次测试学生的答题详情、排名与答案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依此来进行下面的授课内容,如图4.1、4.2 所示:
图4.1 课堂测试答题情况反馈
图4.2 课堂测试答题情况分析
3、课后知识的巩固
课后在平台上进行在线测试,题型相对课前、课中可能更为丰富,不仅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进一步反思,同时,反馈结果也将引起教师对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考。
学生通过分组完成他们自己的项目作业。作业设计:①分组: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尽可能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实现小组成员间的有效合作。②团队管理:包括团队政策和期望,团队部门和团队成员评估表。团队成员需要团结,团队期望,团队成员的公平感和人际信任间接影响知识的扩展和分享。③作业说明: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本课程作业,老师给出任务,小组分工合作,小组代表在课上讲解展示。
简而言之,教师在课程平台上发布家庭作业,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家庭作业评估来测试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所有学生的课程都可以在课程平台上展示。中学生的学生水平工作也得到了证明,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热情。同时,学生工作的相互评价和相互欣赏也增加了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4、考核评价阶段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通常成绩和最终成绩。学生的最终成绩有试卷,但通常他们通常缺乏明确的量化评估标准。此外,班级众多,学生人数众多,难以对班上所有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应用“蓝墨云班课”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根据学生的经验值,给出学生的通常成绩,为教师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学习者混合学习的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方法也多样化[7]。最终课程评估采用通常的项目结果和最终的考试成绩相结合。
智慧平台的考核设计:①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云班课平台自动统计)、课堂表现、活动参与等,占总成绩的40%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②期末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为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数据计算及应用掌握情况,深化所学知,检测是否实现课程目标。
研究组41例中,优20例,良1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41例中,优16例,良1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0.4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 小结
目前,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使用,蓝墨云班课功能在使用中也体现出一些不足之处。校园网络环境的不稳定、学生手机流量不充足、移动网速慢或忘带手机等原因,致使学生不能查看上传的资源的现象亦会经常出现。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全国各地通过设立试点、依托机构或协同社会合作等方式展开了不同方式的探索,按照其运作的方式总体上可归纳为3种基本模式,即整合照料、支撑辐射和联合运行[12],笔者根据上文所述的3种构建途径总结出构建模式的特点,见表1.
CBL组学员主要以病例讲解为主,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式教学,由带教教师课前将EUS下胆道胰腺正常解剖结构、典型图例和经典EUS下病例图像、患者病史及信息进行整理,在授课中采用先播放患者信息、病史、体格检查等一般资料,然后将典型EUS下图像逐一展示,鼓励学员分组讨论,拟定初步诊断结果以及列举诊断依据,讨论之后向学员讲解诊断结果,并指出误诊原因以及诊断流程和诊断图像特征。
综上,以蓝墨云班课为平台的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大大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实现了线上线下互通教学的新模式,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化学基础课程中运用蓝墨云班课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让课堂不再枯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Simon So.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Sup-por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6 (31) : 32-42.
[2] 姚洁,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 50-54.
[3] 张明洁.基于微信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6:9.
[4]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EB/OL].http://www.edu.cn/html/info/10plan/.2012-3-30.
[5] 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34(07):193-198.
[6] 李曦.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1):15-16.
[7] 孔 维 宏,高 瑞 利 .基 于 Moodle 的 混 合 式 学 习 设 计 与 实 践 研 究[J] .中 国 电 化 教育,2008(2):80-83.
[8] 胡彩玲.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物理化学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3):270-272.
本文引用格式: 贺延茏.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高职教育课堂模式的探究——以《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63):43-4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3.015
基金项目: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育工作分会2018 年度课题(QGJY2018029)。
作者简介: 贺延茏,女,山东威海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分析。
标签:蓝墨云班课论文; 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论文; 课堂模式论文;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