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3例患者,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并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如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缺血事件以及运动持续时间等。结果:通过将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可知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且实验组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ST段下段1mm的时间均比对照组长,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安全性;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13-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其是一种慢性、终身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多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有着较高的死亡率[1]。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多,其病发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为了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3例患者,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23例,年龄段主要集中52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4.3)岁,病程最长为6年,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为(2.6±1.0)年;实验组男患者21例,女患者22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3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4.1)岁,病程最长为7年,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为(2.8±1.2)年。在所选取86例患者中,伴有高血压30例,高脂血症35例,糖尿病15例,脑血管疾病2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标准,且并无其他的严重系统疾病。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进行比较,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可知两组患者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差异无意义。
1.2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即给予吸氧、扩血管药、硝酸盐、钙拮抗剂以及利尿剂等;其次给予对照组曲美他嗪治疗,以每天三次,每次20mg的形式进行;再次给予实验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服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阿托伐他汀则是以每天一次,一次10mg的形式进行,均为维持56天的治疗;最后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相应的数据,以此确保数据的有效性[2]。
1.3疗效评定
倘若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减少80%以上,且其静息心电图和缺血性均得以恢复正常,那么其疗效为显效;倘若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减少50%至80%之间,且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以上 ,但尚未恢复正常,那么其疗效为有效;倘若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疗效指标均不符合以上两个指标,那么其疗效为无效。与此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发生时间以及应用的相关措施等,以此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将在治疗观察中获得的数据都应用于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用t为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可知实验组患者取得的疗效更为显著,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且实验组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以及ST段下段1mm的时间均比对照组长,统计学差异有意义,具体情况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所以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且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说明其均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心血管疾病,是内科常见且多发疾病。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其病发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并严重患者身心健康。在临床上多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且常伴有胸痛、胸闷以及心悸等临床症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血清胆固醇水平以及脂代谢紊乱是引起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抑制和稳定是治疗的关键点,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动脉斑块生成,还可以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合成他汀类降血脂药物,能有效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随之减少,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其还能显著抑制冠心病患者CRP水平,降低冠脉事件的发生[3]。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心肌细胞代谢调控药,能够有效改善心肌代谢,抑制体内自由基生成,提高氧的利用率,而且其具有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以及抑制心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的作用,因此其对冠心病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4]。而且通过上述研究,可知两者联合治疗冠心病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 张桂华.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10(10) 12-13
[2] 王波.142例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13,10(08)67-68
[3] 杨文,刘洁云,秦雷.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3(07) 90-91
[4] 温书景.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1(02) 45-46
[5] 闫建萍.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7(01) 34-35
作者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心血管硕士研究生,新疆乌鲁木齐474二十三临床部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冯岳奇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实验组论文; 曲美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