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膈疝的护理体会论文_廖德云

四川大学校医院综合病房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为了分析小儿先天性膈疝在护理干预帮助下的效果。选取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患者手术期的性能指标,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值得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膈疝;综合护理;护理体会

由先天性发育不良引起的小儿先天性膈疝(CDH)疾病,常使患儿出现肺功能异常、发育不足等现象。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其病死率达到了60%。而在CDH围手术期,采用适宜的综合护理在减轻患儿术前不安、术后有效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到26例CDH患儿。在26例CDH患儿中,年龄在3个月~12个月的有17例,1岁~4岁的有9例,且男孩有15例,女孩为11例。其症状表现为咳嗽、呕吐、气急等,经诊断,患儿中胸腹膜裂孔疝有7例、食管裂孔疝有16例、胸骨旁裂孔疝有3例,采用随机均分的原则,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而两组患儿在体重、出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按一般护理模式处理,如术前为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实行静脉注射;可采用呼吸机等设备来维持患儿呼吸。术后给予保暖、肠胃减压,并监测是否有并发症产生。

1.2.2 实验组 除常规组的基本方法外,还结合了综合护理的方法,具体如下:(1)环境,新生患儿的抵抗力一般都比较弱,此时,可为患儿提供30℃左右的恒温箱,同时当患儿体温超过37℃时,护理人员应足够警惕,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中,应确切勿将病毒带到保温箱中。(2)术前护理,考虑到患儿虚弱的身体状况,此时,主管护士应注意患儿的卧位、胃肠、呼吸、病情等的变化。其中,患儿可采用怀抱并抬高患儿头部35°左右,或采用半坐卧位的方法,从而减轻心脏和肺部的压力;(2)胃肠护理,此时,为达到对胃肠减压、术后早日恢复胃肠功能的目的,除留置胃管外,患儿还应禁食;(3)呼吸管理,考护理人员要时刻查看其呼吸、血压、心率、脉搏等情况,必要时,可给予呼吸机等装置,但应注意在采用面罩吸氧的过程中,不能加压,氧气流量控制在3L/min为宜,同时,还应注意对患儿痰的处理;(4)留意病情变化,患儿病情多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时刻留意其哭声、状态、排便、呕吐以及重要的一项,腹部情况。当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5)术后护理,在患儿术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肺功能等信息,在保障患儿呼吸顺畅的同时,防止其肺部感染。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留意为患儿吸痰,术后引流管、负压袋的放置等问题;(6)心理护理,患儿患病时,父母都比较担忧,此时,为消除父母的担忧、焦虑,护理人员可为其讲解具体的病情,相应的治疗措施、手术方案及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措施,从而增加患儿家属对治疗方案的信心。

1.3 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主要由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术后供氧时间等信息组成;2)手术效果比较:具体结果包含显效、有效、无效等,且总的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综合比较患儿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如肺部感染、呼吸困难、伤口感染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护理统计结果主要包括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分析、手术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具体结果如下。

3 讨论

综上,在小儿先天性膈疝的治疗期间,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其围手术期的性能指标,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值得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

参考文献:

[1]唐凤娇, 陈思. 经胸腔镜行新生儿膈疝修补手术的护理配合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 2014,21(11): 1487-1488.

[2]晏萍兰, 候小芹. 经胸腔镜新生儿先天性膈疝修补术21例围术期护理[J]. 2012, 28(21): 3657-3659.

[3] 刘欢. 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6): 0118-0119.

论文作者:廖德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护理体会论文_廖德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