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规模定制能力--基于供应链学习的视角_大规模定制论文

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基于供应链学习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视角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3)10-0161-10

0 引言

2012年,在全球家电制造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事业群与海尔集团联合,基于聚定制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家电产品的定制活动,逆市而上,取得了骄人业绩[1]。这一成绩再次表明大规模定制是我国制造企业在产品需求多样化时代的一种竞争优势来源。然而,对于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而言,阿里巴巴集团与海尔集团聚定制策略的成功是否具有复制的可能呢?

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在于既能满足客户定制的需求,又不会显著地增加制造成本[2-3]。在国外,不少知名企业,如生产高档自行车的NBIC、知名服装品牌H&M、面向大企业的著名电源制造商APC以及DELL公司等,都通过有意识地实施大规模定制,成功地实现了市场扩张[4]。

在国内,由于制造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渠道销售这种产销分离的业务模式,企业的生产实际上是根据销售渠道的要求定制的(例如国美、苏宁以及其他小型分销商),这些企业事实上都早已经实施大规模定制,区别只是在于实施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特别地,不少制造企业如联想、海尔、海信等也都很早就有意识地开始实施大规模定制,并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5]。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在实施不久后就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出现库存配件种类急剧膨胀、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及生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鉴于国内不少发展迅速的行业都期望通过大规模定制来获得竞争优势,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有必要研究企业成功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的机制。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应用动态能力观作为指导理论,从供应链学习的视角,揭示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形成作用路径,从而为企业运用供应链学习提升大规模定制能力提供理论借鉴。

1 文献回顾与假设

1.1 大规模定制的研究现状

由于大规模定制能力与实施大规模定制只是“能力观”与“实践观”研究视角的不同,本质上是一致的[3],大规模定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提高实施大规模定制的成功几率,因而学术界既有从“能力观”角度研究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建设,也有从“实践观”视角研究成功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因素。

大规模定制能力可以看作是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一种动态能力[2,6]。从动态能力观的角度而言,这种能力是企业一种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其资源和技能的能力[2-10];从知识基础观的角度而言,这种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整合和构建知识的能力[6,11-12]。大部分学者都赞成大规模定制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向客户学习[2,13-14],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外部组织对企业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影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仍是供应链整合[15],从供应链学习的角度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开展的研究甚少;Huang(2008)虽然提出了大规模定制能力得益于企业的内外部学习[6],但是并没有从供应链学习的角度研究供应链上下游所获取的知识影响企业大规模定制能力的作用机理。

另一方面,根据Huber(1991)的观点,组织学习表现在对行为或结果的改变[16],也就是说,对企业而言,供应链学习有助于企业改进产品和改善流程。目前学术界关于大规模定制领域与产品相关的研究中,成果主要以扩大产品定制范围的具体实践技术的研究为主,如产品模块化[5]、产品族设计[17]、产品结构优化等产品优化技术[18],也有的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降低产品的定制成本,如知识应用[13]、知识管理等[19],这些研究成果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企业定制知识应用过程中某一个具体要素的研究。类似的,学术界在大规模定制领域与流程相关的研究中,既有以提高生产流程柔性为目的的具体实践技术的研究,如模块化流程[3]、延时策略[20]、并行工程[21]、流程调整[22]、流程优化[23]、工作设计等[24],也有从组织变革的角度展开的研究,如组织惯性[25]、工作单元[26]、组织架构等[27],这些研究成果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企业的业务流程改进过程中某一个具体要素的研究。

根据动态能力观,影响动态能力的是过程[9,28];然而,在大规模定制领域的研究中,定制知识应用与业务流程改进两种过程影响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实证研究比较稀缺。因此,本研究将应用动态能力观作为指导理论,从供应链学习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供应链上下游外部因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定制知识应用和业务流程改进等企业内部学习实践过程影响大规模定制的作用机制。

1.2 概念界定

1.2.1 大规模定制能力

大规模定制能力表现为企业能够用较短的供货时间和较低的成本提供大量定制产品或服务[3,6]。大规模定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企业提高实施大规模定制的成功几率。本研究在Tu(2001)的研究成果基础上[3],采用定制成本、定制范围和定制供货速度来测量大规模定制能力。

1.2.2 供应链学习

组织间学习被认为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以实现能力提升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组织间学习的方式很多,如联合开发、共同研制、战略联盟、行业组织、学习网络等,而供应链学习也是其中一种,即企业向其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学习[29-30]。由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知识、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绩效[31],因此,供应链学习成为企业组织间学习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任何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角色都是双重的:对于其供应商而言,企业是客户的角色;而对于其客户而言,企业又是供应商的角色。从供应链上传递的知识来看,通常客户向供应商提供的知识,主要是市场信息、市场趋势以及其他有助于提高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知识。而供应商向客户提供的知识,主要是包含在供应商能力之中、有助于将供应商能力转化为企业所需资源的知识[6,8,32-33]。可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客户和供应商提供的知识类型虽然不同,但是都有助于企业解决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问题,帮助其提升能力以增强竞争力。因此,本研究中所指的供应链学习,包括了供应商学习和客户学习两种形式。

1.2.3 定制知识应用

知识应用最主要的体现是知识扩散,即将知识从已有产品扩散到新产品中,从企业的一个部门、团队向其他部门、团队扩散[34]。定制知识应用是将以往实现定制需求时所获得的知识在组织内部扩散,具体表现为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技术向后续新产品或新的产品定制扩散,向其他部门、团队扩散,反映了企业将获取的知识用于改进产品的内部学习实践。因此,本研究采用定制知识在新定制、新产品、组织内部的扩散程度来测量其应用。

1.2.4 业务流程改进

业务流程改进的主要目的是让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使相关联的活动、过程和行为更加有效果、更加有效率和更加灵活,因此,业务流程改进活动实质上就是采取的各种减少差错、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活动的总和[35]。因此,本研究在Bhatt(2000)、Narasimhan和Jayaram(1998)的研究成果基础上[35-36],采用衡量企业在异常情况应对、设备改进、岗位优化和流水作业改善方面的程度来测量业务流程改进。

1.3 研究假设与理论框架

1.3.1 供应链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

有学者认为[2,3,13],大规模定制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不仅是能够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最关键的是能够将实现定制时从客户获得的知识用于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未来的定制需求,所开发的新产品能够更好地符合市场趋势。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客户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把供应商的支持和供应链管理视为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2,15,21],企业从供应商获取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定制需求,因而有助于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从而适应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2 供应链学习与业务流程改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励的背景下,客户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的功能、特性,客户需求除了供货时间、供货质量等传统服务外,还包括售前的销售指引、售后的使用指导、维修维护等服务需求[6,14,32-33];同时,企业作为客户供应链的组成部分,其业务流程必须能够配合客户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否则将因无法满足客户供应链管理的需求而失去客户的订单。可见,从客户那里获得知识,必然有助于企业实现业务流程改进。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客户学习对业务流程改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从供应链的角度,企业又是供应商的客户。当今社会大生产的模式,决定了所有企业都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协作,才能完成自身的生产和服务。因此,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的需要,在调整业务流程时,必须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支持能力[6,15,32-33];同时,在协作机制下,当供应商推出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流程时,企业与之相关的业务流程必定能够随之改进,如调整配套岗位、提高生产效率等。可见,从供应商那里获取知识,同样有助于企业实现业务流程改进。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供应商学习对业务流程改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3 供应链学习与定制知识应用

从客户那里获取的知识,至少包含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信息或需求趋势,企业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所开发设计的新产品必须尽可能多地应用这些知识;特别的,从客户那里获取的知识由于直接基于市场需求,因而相对其他学习方式而言,学习和应用的效率最高[2,4,13],可见,从客户那里获取知识有助于企业提高定制知识应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客户学习对定制知识应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企业在开发生产新产品时,无论与供应商的协作程度如何,实际上都需要供应商的参与和支持[6,32,33],包括新型元部件的应用、现有元部件特性的挖掘,以及相关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的优化等,可见,企业在实现定制时所获取的定制知识,必然也包括了设计生产产品所需的元部件及其配套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显然,从供应商获取的知识有助于企业实现定制知识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6:供应商学习对定制知识应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4 业务流程改进与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

大规模定制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其业务流程能够减少产品定制带来的额外成本,而且还能够将定制信息有效地传达到相关的子流程和生产岗位[2,13]。显然,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的业务流程必定不同于实施大规模生产的业务流程,因此,对于正在实现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企业而言,业务流程改进必然有助于消除业务流程中不能满足大规模定制需求的各种因素。即使是对于已经实施大规模定制的企业而言,业务流程改进有助于不断优化整个业务流程,使得其中的子流程、岗位不断适应大规模定制的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7:业务流程改进对大规模定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5 定制知识应用与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

从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企业能够通过实施大规模定制而赢得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能够通过实施定制,分析和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降低开发和生产新产品的成本和风险,不断降低后续定制的成本[4,13]。事实上,企业实现定制所获得的知识不仅局限于所定制产品包含的新功能、新需求,还包括了实现定制所必需的技术和工艺,如新的部件、新的生产技术等。显然,企业如果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完成定制中所获取的知识,必定能够更加高效、经济地完成未来的定制。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8:定制知识应用对大规模定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学习对建立大规模定制能力的作用路径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模型

2 研究设计与样本

2.1 问卷设计

与以往本研究领域大部分的实证研究类似[3,6],本研究的测量也采用主观题项。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尽可能引用国内外已经使用过的成熟量表。问卷所采用的语言是中文,但考虑到部分量表原文为英文,为了避免翻译带来的语义偏差,本研究参考了Flynn(2010)的方法[31],采用双向翻译法来检验翻译的准确性;此外,问卷在分发之前,还通过面谈的方式,请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和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对问卷进行审阅,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包括措辞等方面,便于企业作答。在最终量表中,供应链学习由客户学习和供应商学习2个变量共8个题项构成,内部学习由定制知识应用和业务流程改进2个变量共8个题项构成,大规模定制能力由6个题项构成。所有题项均采用7级Likert量表来测量,其中l表示“非常不同意”,数字越大表明越倾向同意题项的问题,7表示“非常同意”。

2.2 研究样本

本研究样本来源主要是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选取原因除了研究条件便利外,主要是因为珠三角作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企业供应链相当完备,供应链管理相对而言已经比较成熟。为了获得足够的回收问卷和回收率以保证研究质量,本研究参考了Frohlich(2002)的一些提高问卷回收率的技巧[37],采用方便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在两个月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了745份问卷,最终回收204份有效问卷,最终回收率为27.4%,在有效问卷中,88%的答卷人具有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头衔,其余12%的答卷人在设计、市场营销或生产部门负责日常具体运营。回收样本的分布情况见表1,可以发现,样本企业覆盖了相当广泛的行业,其分布具有代表性。

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首先采用Cronbach′s α检验问卷的信度,各变量的检验结果均超过0.80的可接受水平,初步表明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较好,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可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具体参见表2。

本研究的效度检验从内容效度、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三个方面来进行检验。本研究在设计问卷时,已经针对所研究领域进行了文献回顾,量表多采用国内外学者曾经使用过的量表,并与该领域的研究学者和管理人员一起对量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评估,因此,可以认为已经通过内容效度检验。

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按照O′ Leary-Kelly和Vokurka(1998)的建议[38],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对测量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中偏态最大值为1.78,峰度最大绝对值为3.92,表明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可以运用CFA方法等进行分析。测量模型的CFA值见表2。结果表明,模型的匹配指标很好,而各题项在其对应的变量上的标准载荷均远高于0.50的最低标准,并且全部都在0.001水平显著,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

区分效度参考Bagozzi等(1991)的建议进行检验[39]。表3是所有变量的平均抽取变异AVE和组合信度CR,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AVE均大于0.50的可接受水平,CR均大于0.70的可接受水平,进一步表明收敛效度和信度良好,而表中任意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对应的变量的AVE开方根,表明每一个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理论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图2是最终的分析结果,图中包括了变量之间的标准路径系数及其显著程度。模型的匹配指数(=348.40,df=200,/df=1.74,SRMR=0.063,RMSEA=0.060,CFI=0.94,NNFI=0.93,PCFI=0.82,PNFI=0.76)比较理想,表明样本数据较好地支持研究模型。

图2 理论模型的检验结果

3.2 假设检验

由图2可以发现,本研究提出的8个假设中,有5个得到支持,3个没有得到支持。其中客户学习、供应商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不显著,因而假设H1和假设H2没有得到支持,表明客户学习和供应商学习对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并没有直接的作用。

客户学习与业务流程改进之间的路径系数不显著,假设H3得不到支持,但是,供应商学习与业务流程改进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假设H4得到支持,表明仅有供应商学习对业务流程改进的作用显著;客户学习、供应商学习与定制知识应用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因而假设H5和假设H6得到支持,表明客户学习和供应商学习对定制知识应用的作用显著。

定制知识应用、业务流程改进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显著,因而假设H7和假设H8得到支持,表明定制知识应用和业务流程改进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作用显著,但相对而言,定制知识应用比业务流程改进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作用要更加显著。

为了检验业务流程改进和定制知识应用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参考Lu(2010)的检验方法[40],即在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将中介路径屏蔽后得到一个约束模型,比较约束模型与原来的研究模型的匹配指数之间的差异,如果统计显著,则表明中介作用显著。将图2中SUPP-BPI-MCC的中介路径屏蔽后得到的比较结果为Δ=39.80,Δdf=2,对应p<0.001,表明两个模型差异显著,业务流程改进在供应商学习和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将图2中SUPP-CKU-MCC的中介路径屏蔽后得到的比较结果为Δ=54.70,Δdf=2,对应p<0.001,表明两个模型差异显著,定制知识应用在供应商学习和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将图2中CUST-CKU-MCC的中介路径屏蔽后得到的比较结果为Δ=26,Δdf=2,对应p<0.001,表明两个模型差异显著,定制知识应用在客户学习和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影响的总效应为0.47,客户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影响的总效应为0.08,总体而言,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影响,远高于客户学习。

4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供应链学习影响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作用路径。通过上述对珠三角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单纯实施供应链学习并不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大规模定制能力。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实施供应链学习时,无论是客户学习,还是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的直接影响都不显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单纯的知识获取并没有将知识整合到相关的过程中,因而无法对能力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些在供应链上下游实施跨组织学习的企业未能提升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原因,补充了董保宝等(2011)的研究成果[41]。

(2)业务流程改进有助于实现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业务流程改进在供应商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但是在客户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则没有起到中介作用;这一结果既说明了供应商学习对业务流程改进的显著影响,也说明客户学习对业务流程改进并没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证伪了Kotha(1996)关于大规模定制中客户学习有助于业务流程改进的假设,至于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客户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是关于产品本身性能的,而客户对产品生产过程事实上并不关心[13]。

(3)定制知识应用有助于实现供应商学习和客户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定制知识应用分别在供应商学习、客户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由于定制知识应用体现了企业对产品的改进,以便于适应大规模定制的需要,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学习有助于企业改进产品以适应大规模定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Piller(2004)关于重复应用定制中获取的知识有助于大规模定制实施的观点[4]。

(4)企业实施供应链学习时,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最终影响,远高于客户学习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供应商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影响的总效应,远高于客户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影响的总效应。一直以来,客户学习被认为是大规模定制能力的主要来源[2,4,13],而本研究表明,供应商学习的贡献远高于客户学习的贡献,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术界和企业界更进一步理解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来源,相关研究应当把关注焦点从客户转向供应商。

综合以上可见,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大规模定制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可操作化思路,也丰富和拓展了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等理论,分析检验了企业实施供应链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特别地,揭示出了定制知识应用和业务流程改进两种组织内部学习路径在企业吸收供应链学习所获取外部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验证和延伸了以往该领域学者Huang(2008)、Schroeder(2002)等的研究成果[6,8]。

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管理人员带来的管理启示是:

(1)企业在实施供应链学习时,不但要关注客户学习,更加要关注供应商学习,供应商学习对能力建设的作用远超过客户学习的作用。

(2)企业在实施供应链学习时,必须认识到业务流程改进和定制知识应用在吸收和应用供应链学习所获取知识以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3)企业在实施供应链学习时,必须认识到对业务流程改进有实质影响的是供应商,而因为客户的原因带来的表面上的效率提高并不能真正对业务流程改进有贡献。

特别地,对于有意复制阿里巴巴集团与海尔集团联合推出的聚定制模式的企业,有必要意识到这种模式的成功并不是单单依靠阿里巴巴集团的聚定制平台,也有必要意识到海尔集团多年以来实施供应链学习和业务流程改进所奠定的实施基础。

4.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本研究在大规模定制能力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在研究范围上,使用的是横截面数据,属于静态研究范畴,样本来源基本上是珠三角的制造企业,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在研究对象上,本研究仅考虑了供应链学习对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的作用,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联盟、产学研平台等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作用路径。

标签:;  ;  ;  ;  ;  ;  ;  ;  ;  ;  

构建大规模定制能力--基于供应链学习的视角_大规模定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