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与创业环境激励_外溢效应论文

自主创新的外溢效应与创业环境激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主创新论文,效应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由2004年美国硅谷所在地加州圣莫尼卡Milken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1] 我们获得两点启示:一是创业热情是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科技投入是形成创业热情的重要条件,由此形成了一个影响链条,即科技投入—创业热情—产业群形成—地区竞争力。然而,为什么科技投入会形成创业热情,创业热情为什么又会导致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以什么理论解释硅谷在持续增长20多年以后出现的创业热情下降,这一现象是通过什么机制产生影响的?弄清楚其背后的理论原因,对我们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有重要意义。即自主创新战略所产生的效益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并因此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等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技术创新外溢效应与自主创新特征

1.技术创新外溢效应模型。

有关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在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评估和FDI等方面有大量的文献,其中有将技术的外溢概括为技术示范或模仿、厂商关联以及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2] (P30)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时,技术外溢理论强调共同知识的外溢作用,甚至共同知识还可能成为连续创新的原因,由此形成干中学的知识推进型经济增长。一些文献(Feldman and Audretsch)把技术外溢效应泛化,[3] (P43;P409-429)使用信息外溢代替技术创新外溢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技术创新外溢效应的本质。

技术创新的根本特征是将技术首次引入生产并通过市场化获取利润,这种行为会在三个方面产生影响,即市场需求、共用知识和要素专用性。换句话说,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通过三个途径实现,即市场开拓、技术路径确定、配套与要素环境。

(1)市场开拓。技术对市场需求具启发作用,当一种需要被某种技术满足时,这种需要会被唤起,从而形成潜在的市场。用V来描述市场需求,则未创新前的市场需求为V=0,全部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时V=1。如果创新企业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只能满足v(v<1),那么,这时剩余需求u=1-v,形成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当外部企业进入时外溢效应就从潜在状态显露出来得到实现。其机制是外部消费者建立共用知识及其传播的作用。

(2)技术路径锁定。技术路径是指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往往由技术实现方式的共用知识来决定。当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技术创新后,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现方式会被创新技术首先确定下来,这会带来后续的跟随效应。原因是跟随者沿此方向努力可使用共用知识并节约研发成本,从而会带来一系列模仿行为和模仿性创新行为。如果一种技术可以二次开发并且前景广阔,会诱发出一系列的后续创新;如果技术不能得到二次开发,只要它有足够的盈利,就会吸引其他人以类似的技术进行模仿,被格罗斯曼等称为跨时域的溢出效应,[4] (P64)即利用共用知识,节约企业开发成本。如果技术创新企业的R&D投入下的产品成本为C[,1],则跟随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本c[,1](<C[,1])。这两种行为的共同作用形成技术发展路径的锁定。

(3)配套与要素环境。当一种产品技术创新实现以后,会对配套生产提出特别的要求,配套企业不仅可满足本企业也可以满足其他相关企业,这相当于外部企业有了进行类似技术的应用环境,可以降低外部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激励外部企业技术模仿。此外,由首先创新企业培养的人才也会通过市场流动到其他企业,一系列的市场服务也会逐渐形成,这些都会成为节约跟随企业成本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技术创新企业早期配套成本为C[,2],而跟随企业通过搭便车的生产成本为c[,2](<C[,1])。

假设由技术创新企业所创造出来的市场需求D反函数写成P(Q)=a-bQ,最初没有竞争对手。作为垄断企业,它所能够看到的市场需求为vD,其利润写成:

具有垄断地位的创新企业根据自己估计的需求曲线确定垄断产量和价格,如图1。

创新企业如果选择价格P[,1],则市场会形成Q[,1]的需求空间,如果选择q[,1]产量则会引起p[,1]的价格高于联合的真实垄断价格Pm。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形成对外部进入企业的吸引。

现在问题是外部进入会对创新产量产生什么影响,创新会如何决策,市场又会演变成什么情况?第一种,创新企业不改变产量q[,1],外部模仿企业以领先创新企业的产量为前提,进行产量决策。第二种,创新企业发现模仿企业进入,调整自己的产量决策,与跟随企业形成古诺竞争。第三种,创新企业与跟随企业迅速扩大产量,打价格战,形成伯川德竞争。

潜在的市场需求和较低的技术创新成本会刺激出竞争者实施跟随战略和模仿创新。为研究上的简便,设只有一个竞争对手进入并且与领先进入的企业控制了全部市场需求,这样最先创新的企业与跟随企业之间存在着产量竞争,先创新的企业产量为q[,1],跟随企业的产量为。企业利润分别是:

由于跟随企业的成本小于领先企业成本,,因而跟随企业可能会因为利用外溢效应而得到比领先企业更多的产量和利润,并由此形成极大的跟随热情。实际上跟随企业与领先企业之间不会形成同时进行产量决策的古诺竞争,而是类似于斯坦克伯格模型所描述的竞争。

这一结果表明,领先企业要比跟随企业产量和利润大得多。如果领先企业不去考虑跟随企业的产量选择,而是先以垄断产量进入市场,如果有跟随企业进入再调整自己的产量,则多期的利润之和还要大得多。正因为存在着这一诱人的利润信号,跟随者才会进入市场。

2.自主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目的在于摆脱对国外的技术依赖和形成独立的技术发展轨道与相对完整的创新能力。它也是发展中国家不平衡战略的一种表现方式,因为如果按国际分工来看,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具备技术研发的比较优势。[5] 购买技术具有经济性,但这会使国家整体的竞争力不能有效形成。如果集中一部分财力对某些有前景的技术进行战略性投入,就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实现上述目标,并通过自主创新拉动要素向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方向提升。韩国汽车产业、芬兰的移动通讯产业、印度软件产业都曾经成功地实践过自主创新战略。[6] 自主创新有着明显的经济总体特征,即它有着国家战略的特征,因此,对其贡献的分析不包括外溢效应不足以做出充分说明。

(1)自主创新特征。

有权威人士认为,自主创新的根本特点在于原创性、集成性和持续创新性。[7] 这对区别一般创新活动有重要意义。此外,原创性还可延伸出另外两个重要的性质,即技术的引领性和高投入性。

原创性技术未必具有独立的技术发展路径。受他国技术发展路径引导而形成的技术改进,虽会有技术的原创性,但却不能对技术发展方向形成独立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自主创新的意义。从外溢效应看,原创虽然强调了技术的独立创造性,但它不一定有外溢效应,它可以拥有绝对独立的技术知识产权,但却不一定产生后续的模仿与改进。引领性包括了原创性,但它同时又加入对技术发展路径的要求,即在这一技术基础上可以在未来产生后续的一系列改进。原创性是前提,能够对技术路径产生引导作用是要求。

高投入性也是原创性派生出的一个性质。在没有多少共用知识的条件下,不可能获得能够节约成本的外溢效应。这意味着,具有原创性的自主创新需要支付比其他创新更多的投入;在R&D投入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未被开发的技术越来越少,只能借助于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探索的领域越来越深入,致使研发成本不断上升。此外,更多的投入也是技术外溢效应的要求所决定的:越是外溢效应大的技术越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一方面,技术的外溢效应大,需要基础性研究的比例更高,这样沿着技术开发流程向前方追索的距离更远,必然会引起更多的投入;同时,基础研究更具探索性,不确定性更大,风险也相应地增大。另一方面,高投入会形成高的进入壁垒,使一些技术不能随意进入,从而使这些技术的再开发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技术的高度引领性表明该技术可以在正确的技术路径中有持续的应用机会,即存在着方向性的技术外溢效应。就某一技术应用而言,它对其他持续的技术应用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技术路径方向上还会产生知识积累,并加速技术路径的延伸,这类似于公共产品的非消耗性;具有较大外溢效应的技术创新不需要特殊的交费,至少不需要支付为原创性技术研发时支付的成本,这会产生极大的利益诱致。

USB和闪存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后以迅速取代磁盘驱动技术,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新产品,MP3市场的快速扩张又改变了内容经营和传统媒体概念,几乎可以被视为是媒体产业的一场革命,以下载方式出售变成了主流的经营模式。USB和闪存技术的两个重要特点,取代磁盘技术和更大的应用空间。它与原来的技术在实现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却在几种所有指标上具有优越于原来产品的特点,因此具有技术的引领性,这种引领性产生于它所隐含的二次开发和对经营模式的改变上。

(2)自主创新外溢效应的利用。

自主创新的外溢效应会导致企业的两个行为,一是由于其外部效应而产生搭便车行为;二是因高投入性而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两个原因可能使企业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投入。这意味着,市场存在着非自主创新倾向,或者存在着对那些投入小或者外溢效应小的创新活动动力。这是否意味着不存在着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微软从事的创新主要是自主创新,它是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头羊,决定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何解释这种差别?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是什么?

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创新的外溢效应,那么其自主创新动力就会得到维持。一些文献(如Ari Kokko等)[8] 注意到企业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外溢效应控制。

(1)快速的市场扩张。如果企业能够通过企业规模扩大,利用外溢效应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就会增加利润。在本国市场规模受到限制时,企业会向国际市场拓展,FDI是实现这种战略的重要措施。

(2)标准化战略。利用产品技术的非兼容性,产生排斥其他技术进入的作用。这一战略可以保护自己,又排斥新竞争者。这种方法是利用竞争者的模仿迅速形成产品标准,以避免在自己同主要竞争对手的标准战中失败。

(3)知识产权战略。以较宽的知识产权保护控制技术,实施技术封存。即创新企业只根据研发投入利润最大化的要求确定产品规模,其余均不作实际开发,但却利用知识产权阻止其他企业创新活动。

(4)企业联合,包括企业联合研发和联合控制产品的市场标准。联合研发可以降低研发投入,是一种共同投入,共同获益的投入机制,其前提是外溢效应只产生于联合企业,其余的外溢不被考虑在内;联合控制标准,企业可以通过兼容策略实现目标。如果一种技术容易被模仿,例如USB接口,那么采用兼容以加强与竞争对手在技术标准中的共生性。此外,与金融企业联合、与上游企业联合都可能会激励具有外溢效应的自主创新投入。

这些策略的共同特点是企业能够预期到其研发投入可以通过控制外溢效应得到足够的补偿,它要求相对外溢效应而言,企业投入较小,或者企业具有足够的规模和市场控制能力。可见,在存在溢出效应条件下,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活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要求企业制定出控制足够的外溢效应,以补偿自主创新投入。由此我们可以解释熊彼特关于大企业有利于创新的观点及其产生的一系列争论:如果小企业创新有足够的外溢效应,大企业又能够模仿,大企业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创新利益,这样小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会丧失。相反,如果大企业能够控制外溢效应,在没有利润吞噬效应时,大企业的创新动力要高于小企业。

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能否形成自主创新动力呢?微软曾经是一个微型企业,如今已成为巨型企业,其操作系统的技术原创性是毫无疑问的。从结果上看,微软并没有形成过大的技术外溢性,因为几乎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外部企业。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微软所在的行业及其商业策略起了重要作用。从产品的财务特征看,微软产品具有边际成本为零和初期投入较大的特征,这种特征限制了竞争对手与微软展开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新的竞争对手进入;以往文献把微软的低价格渗透看作是遏制策略,而从利用外溢效应角度看,保持与市场扩张同步,通过与兼容机生产企业分别签订合同的方式进入市场,而不是限制产量保持在垄断产量水平,这样由市场拓展的外溢效应就几乎全部为微软所获得。换言之,保持与外溢效应同步,而不是维持垄断利润,成为微软自主创新动力形成的条件。

但是,如果创新企业不能与外溢效应保持同步,企业还会进行自主创新吗?G.M.格罗斯曼和E.赫尔普曼[4] (P63)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认为如果创新者所产生外溢效应所带来的利润减少,大于消费者剩余增加,这种创新不仅没有企业动力,对社会也没有意义;但是,如果两者之和大于零,即企业存在着利润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增加更多,则对企业不利,对社会有利。这时企业就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而社会有较大的积极性。自主创新应该满足社会净福利大于零的条件,这是自主创新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不存在企业利润减少,则企业也有自主创新动力,但如果不满足企业利润增加的条件,为获得社会利益,只能由政府进行自主创新投入。在考虑到跨时期共用知识以后,自主创新企业会增加企业内部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但是,这一收益也同样会外溢到企业外部,形成社会性收益。自主创新的重要目标是形成独立的技术发展路径,这需要有要素支持、协调思维和知识载体,而共用知识的形成对这些因素会产生重要影响,支持技术路径去利用自主创新的外溢效应,共用知识可以升级为更高级的技术范式对引领性的技术与文化产生激励作用,形成持续的自主创新动力。这意味着,自主创新的外溢效应所产生的共用知识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支持作用,它更多地为社会所获得。

三、政府推动下的自主创新外溢效应的实现

一些文献认为,如果存在着外溢效应企业会主动自觉地利用它。那么企业是以什么方式利用,是否存在着顺利的外溢效应实现机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为赢得战争,政府投入了巨资开发先进武器,而一旦战争结束,这些技术对社会公开,就会形成外溢效应。[9] (P81-124)另一方面,不同年代利用外溢效应的市场活动有着较大的区别,它既与政府对技术的态度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1.以国有企业实现技术外溢。

二战后,以英国工党为代表的左派团体执政,为解决大量社会矛盾,分离、创办和收购了大批国有企业,政府以父爱姿态向这些企业订货并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一部分战争使用的技术通过它们实现了民营化。这种做法在我国还在延用,一些变通做法也时有发生,例如,高校(类似政府机构)申请课题以后形成个人与单位知识产权,并以此知识产权发起成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国有持股或者控股性质。由于在战争中形成的技术多数是投资大、难度高,在转向民用技术过程中,需要二次开发,接受技术的企业经常会面临较大的财政困难,加上一些资产管理制度和思维上的阻碍,国有企业便成为二战以后很多国家制度演变过程的重要技术载体,通过国有企业将技术带入市场。

2.以放松技术管制或出售技术实现技术外溢。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选择了出售或放松对军事技术的管制来实现技术外溢。在战时经济下,大量企业接受政府订单,开发技术,但政府对技术转用有一定限制;战争结束以后,允许企业将技术转为民用,形成技术的市场化,并通过市场实现外溢效应。这种做法在技术研发的组织过程中就已埋下伏笔。伊拉克战争期间英国向民间订购在50米范围防红外线的迷彩服也采取了这种办法。这一方法的困难在于在组织大型自主研发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协调工作。

3.以创业企业利用外溢效应。

如上所描述的外溢效应是实现技术溢出效应的最初活动,大量的溢出效应行为发生在技术对市场形成开拓后的技术模仿创新与深度开发上。

当一种技术被市场应用以后,会形成一个新的技术路径。[10] (P277)一般而言,它与市场上原已存在的产业存在着距离,换言之,原来的企业不容易转换到新的技术路径上,也可能没发现实现范围经济的机会。这样,原来企业利用外溢的可能性会变小。显然,没有任何负担也不存在机会的企业可能会成为利用外溢效应的重要力量,创业企业具有这样的特征。

这里先把创业企业定义为没有范围效应的企业。由于创业企业不存在既定产品q[,1],因此,也不存在联合与分散生产的比较问题,即使原来自己持有产品q[,1],新的产品为q[,2],存在着C(q[,1])+C(q[,2])=C(q[,1]+q[,2]),q[,2]的生产与q[,1]的生产是完全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降低q[,2]本身的成本越发重要,如果q[,2]是以接受外溢效应形成的技术,其研发成本的节约会诱导其对该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也就是说,开发产品q[,2]不需要倚重于原来生产系统,而只需要借助于外部技术的诱导,创业企业具有最大的便利。创业企业是要素的新组合,如果要素预期在新的组合中能够获得的收益超过原来组合下的收益,即预期的实现概率·预期收益>原系统的收益,要素会退出原来生产系统,预期收益=收入-成本,包括开发费用在内的成本越低以及预期的市场推广成本越低都可能会激励创业企业进入。

预期的实现概率与先期市场开发活动有关。先期市场成功所带来的市场扩张越快,预期成功的概率越大。这样,创业企业利用外溢效应的问题就转换为如何培育先期创新的成功者和形成一个能够模仿跟随创新的宽松环境。至于先期成功者是什么样的企业并不重要,因为只要他们能够启动市场,并且不能阻止其他企业模仿,外溢效应就可以通过创业企业实现。

四、创业激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外溢效应由两个过程完成,一是存在着一个首先的创新活动;二是存在一批企业模仿和跟随。如果已经形成了首先的创新成功,是否能够顺利诱导出一批企业模仿和跟随呢?从实证来看,为什么在网络条件下,会出现一批创业企业,并形成大量的全新的网络产品?

如果创新存在着外溢效应,但市场对创业的激励并不充分,原来企业又存在着范围不经济,可能会限制外溢效应实现,其结果是创新者在市场上的持续垄断。创业者利用外溢效应的动力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如果创业预期利益不足,会限制创业行为。创业在垄断企业内的收益高于创业下的预期净收益,那么要素不会从企业内部退出转变为创业者。设创业企业利用外溢效应的规模与垄断企业相同,产量均为q,反需求函数P=a-bq,在产量增加一倍时,价格将从P[,1]=a-bq下降到P[,2]=a-2bq,原来企业的利润会减少bq[2];而接受外溢效应的创业企业,期望得到的利润为(a-2bq-c[,2])q,而不是(a-bq-c[,1]),这里c[,2]<c[,1],原因是由于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使外部企业成本低于首先创新企业。外部企业能够利用外溢效应进入市场的行为还受制于能否成功的概率,即预期利润=实现概率·(a-2bq-c[,2])q,当该值大于作为要素在垄断企业内的报酬时,以创业企业方式的溢出就不会出现。

实现概率与资本充实程度有关。由于在位企业成本c[,1]小于外部企业成本c[,2],所以即使存在在位与外部企业间的竞争,外部新进入的企业仍然会有利润。但在位企业已经积累一定资本,与外部企业进行竞争时往往具有抵抗亏损的能力,外部企业进入失败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进入市场。因此,将主观的实现概率人为地压低,降低预期利润。这是存在着潜在的外溢效应,但却不能有效实现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进入企业成本c[,2]并不一定低于在位企业成本c[,1],原因是外部企业还不能分享在位的已经建立起来的配套生产系统;如果在位企业与进入企业的产品并不完全替代,进入者的收益还可能取决于其对市场拓展成本的高低。对后两个原因,进入企业成本可能会高于在位企业成本,这时如果实现概率偏低,则预期收益就会低于作为要素时的报酬而阻止创业企业进入。

风险投资是形成环境激励的重要制度。风险投资是一种对企业进行投资并谋求在企业提高价值后出售企业并获取利润的金融制度,在风险投资注入企业后,企业管理层会相应改组。如果企业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企业价值也相应得到提升。对于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来说,风险投资的进入可以补充其资本不足,扩大管理知识视野,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但是由于存在着先期管理者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企业在吸收风险投资时会出现道德风险,加上风险投资者主要是针对未达到产业化的创新活动,也存在着由创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风险投资必须通过超额的利润才能弥补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如果风险投资希望通过较快收回投资来降低风险,那么就需要有一个较好的退出制度,创业板市场是一个较好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创业板市场,也可以通过阶梯式战略投资使风险投资退出市场,但却无法体现企业成长性特征,使风险投资达到预期的回报。创业板市场不发达,风险投资也不容易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企业创新所需资金的补充机制不充分,企业经常创新资金缺乏机制保证,导致企业降低实现概率,从而抑制利用创新的外溢效应创业。

创业板市场要求风险投资只能投入到创业型企业,而且这样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小,成长快,对风险投资来说,可以通过企业成长性获得报酬。这会形成一个激励创业体系,即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体系。自主创新所形成的产业环境可称为有利于创新的旁侧效应,外溢效应还产生对企业创新的新的激励机制。

激励具有正向和负向作用。当潜在的外溢效应巨大时,外部激励为了获利而进入。特别是风险投资,当剩余外溢效应不能让外部激励产生效果时,这些外部激励便会停止支持。如果自主创新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不足,或者自主创新的剩余外部效应递减到较低水平,不足以让外部激励再进一步支持时,通过创业来利用外溢效应的动力也会消失。

五、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技术突破以后会产生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如果能够为企业预期到,会诱发跟随性的创新行为,并引导那些能够激励企业创新的企业和制度出现。(2)最为便利的创新行为,特别是那些低门槛创新行为,以创业方式获得外溢效应更为有效。在上下游企业都获得外溢效应的前提下,会形成产业群整体成长。(3)随着创业企业利用外溢效应,会导致剩余外溢效应边际递减,因此,在不同时期都会存在创业动力不足现象,风险投资和相关制度会成为激发企业创新进入的外生动力,并通过产业群发展获得收益。(4)当制度创新者也不能创造和预期通过创业获益时,创业企业预期收益不足时,即使外部制度依然存在,它所产生的创业推动作用也十分有限,并进而导致创业热情衰退,这种减退会损害要素支持者的利益,使外部支持企业减少,进入削减的循环。产业群在整体经济中的作用减退。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硅谷会在近20年来成为世界创业的中心和技术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也可以解释它为什么会在持续增长20年以后出现创业激情减退的现象。硅谷的发展可区分为以个人计算机为主导技术和以网络为主导技术的两次自主创新推进,硅谷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创新集群,是技术创新群在空间的集中。创新群与有利于创业的区位优势以及培育这种区位优势的制度造就了硅谷。如果某地区形成了培养专有要素的区位优势,它一方面可以加强这种优势,另一方面也会抑制其它专有要素的培育。剩余外溢效应递减与要素培育数量增长以后造成的产业内竞争进而使预期收益变低,创业热情下降。从地区经济看,过强的专有要素培育优势还排挤了其他要素培育能力,创新集群会完成历史史命,而接替它的不再是本区的创新群和产业集群,将是另外地区的创新集群。

本文主要是针对硅谷现象解释创业在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时的作用,在珠三角也有类似的现象。围绕这一主题,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是:(1)在多种利用外溢效应的形式中,创业所能够产生的社会收益是否更大;(2)政府主导的自主创新如何通过创业方式利用其外溢效应;(3)剩余外溢效应的边际递减现象与创业方式及制度激励关系的理论与实证。

标签:;  ;  ;  ;  ;  ;  ;  ;  ;  ;  ;  ;  

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与创业环境激励_外溢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