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_经济论文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_经济论文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目标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提出的现代化目标,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清这个发展变化的线索,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现代化的实现,是有益处的。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现代化目标,经历了从工业化向“四个现代化”的转变,对这一问题的历史考察,在学术界已有许多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总体上来说,虽然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实现工业化是其核心,但现代化又不仅仅限于工业化。如果农业、科技、国防仍然很落后,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也缺乏保障。因此,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的目标从工业化发展为四个现代化,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它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相对于工业化来讲虽然是一个进步,但它仍然偏重于经济和科技,还是一种传统现代化的概念。“文化大革命”的沉重灾难,使大家深切地认识到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感到只提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是不够的,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于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逐步地被提了出来。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突出地强调了民主建设的问题,并提出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他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此后,他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从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这之后不久,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也提了出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在重申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提出要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转变社会风气和端正党风的极端重要性,实际上已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这个讲话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注:《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4页。)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也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人李昌于12月20日给邓小平写信,呼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在批示中写道:“李昌同志这封信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考虑,嘱印发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同志阅读。”25日,他在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原则和立场,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从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成了全党的共识。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同时,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胡耀邦代表中央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也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但是,要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是不可能的。因此,随着对国情认识的加深,中共中央逐步抛弃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的提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就没有再使用“高度的”这个提法,而是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任务。根据上述认识,党的十三大在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这样,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正式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本来是一个广泛的、全面的概念。它虽然以经济、科技的现代化为基础和先导,但并不仅仅指经济、科技的现代化。孙立平在《社会现代化》一书中即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并参考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可以把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概括为如下一些方面:①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②以效率和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③城市化;④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⑤社会结构的变化;⑥文化和人的现代化;⑦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注: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5~23页。)。张宪文在为陈勤等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一书所作的序言中也说:“社会现代化所蕴含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先导和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发展与变迁过程。”并且具体指出:“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由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城市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社会结构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这八个基本系统组成的。”(注:陈勤等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这就是说,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变革,除经济、科技外,还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所谓民主,事实上就是政治制度、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并会影响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所谓文明,事实上就是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并会影响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因此,“富强、民主、文明”目标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相适应,我国的现代化目标也有所降低。按照毛泽东原来的设想,中国要用大约50到100年的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根据这个设想,周恩来在1964年和1975年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都是“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且在本世纪内就要达到。这个目标,显然是太高了,不符合中国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实际状况。因此,通过对国情的重新认识,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提出到本世纪末的目标是达到“小康”。也就是说,把现代化的目标明显地降低了。后来他又提出“两步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说争取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正是根据他的这个思想,党的十三大正式宣布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每一步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6页。)这样,就从到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改变为实现小康;从到下个世纪中叶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改变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改变,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深入得多了,战略部署也更加符合实际。

二、从四个现代化到两个新“四化”目标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目标的同时和以后,还提出了两个新的“四化”目标,这就是十三大提出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0页。),十五大提出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十三大为什么提出“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目标呢?大会报告指出,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突出的景象是: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须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这就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关于生产的商品化,实际上就是要发展商品经济。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原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它的优点是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缺点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正是在总结这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关于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是社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十三大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正如前面引述的十三大报告所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个体劳动仍然大量存在。即使很多先进的企业,也一直在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是自我封闭型的,经济结构是条块分割的。因而,整个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是很低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十三大明确提出要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认为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五大关于“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目标,则是对十三大“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

第一,把现代化的范围从“生产”变成了“经济”。所谓经济,既包括生产过程,又包括所有制结构以及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既指整个国民经济,又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的范围,显然比生产广阔得多了。这就是说,不但要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还要实现整个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第二,把原来提出的“商品化”变成了“市场化”。这就是说,不但要发展商品经济,而且要发展市场经济。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鉴于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病,邓小平早在1979年11月就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这种认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不能为全党所接受。因此,在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只是说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呼唤着认识的提高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变。经过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接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就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彻底摆脱了出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成为全党的共识。1993年11月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被称为“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确实是不容易的。因此,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这“是一个伟大创举”(注:《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第17~18页。)。

三、几点启示

从以上现代化目标的发展变化,可以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第一,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应该真正从国情出发。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目标就不能定得太高。原来提出用大约50到100年的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在本世纪末就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目标显然是太高了。后来邓小平把到本世纪末的目标降低为“小康”,把到下个世纪中叶的目标降低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就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因而成了真正可以达到的目标。在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方面,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的许多口号和要求,也显然是脱离实际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两个精神文明的决议,就比较重视实际状况,注意从实际出发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就说明,对于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必须深入研究国情,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

第二,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世界发展的趋势。现代化是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努力达到的目标。在现代化的内涵上,也不再仅仅是指经济、科技的现代化,而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可是在一个长时期中,我国没有认清时代的潮流和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从1957年以后的20年间,长期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结果导致了一系列严重错误的发生。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虽然总的来说比较重视,但没有及时觉察和跟上从60年代初开始的世界技术革命的潮流,关起门来大搞阶级斗争,结果使中国不仅跟世界发达国家,而且与周边落后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分析了时代特点和世界发展潮流,大胆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逐渐一致。在现代化目标上,也从只注重经济、科技的现代化,改变为全面的现代化,从而迅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就说明,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点、世界发展的潮流结合起来。

第三,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必须及时总结我国历史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其他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及时地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对于确定正确的现代化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在一个长时期中,我国没有及时地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例如在1958年的“大跃进”失败以后,虽然对一些过高的指标作了压缩,但指导思想并没有变化,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后重新发动了新的“大跃进”,仍然提出了过高的指标,结果继续造成严重的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本来应该对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认真加以调整,可是又提出了一系列高指标,再一次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种要求过高过急的倾向,在新时期仍然不时地反映出来。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我国在一个长时期中也没有认真地加以总结和吸取,因而走了很多弯路。后来邓小平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就认真总结和充分吸取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因而比较稳妥。这就说明,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必须及时地总结和认真吸取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只要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尽快地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标签:;  ;  ;  ;  ;  ;  ;  ;  ;  ;  ;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