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高技术产业投资模式及对策研究_电池技术论文

民营企业高技术产业投资模式及对策研究_电池技术论文

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高技术产业论文,模式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3-0115-03

1 民营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高技术产业从“参与国际制造分工”向“自主创新”转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71万亿元,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提升到44.2%,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9%。我国高技术产业以参与国际产业的制造环节分工起步发展,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为核心的“Z”字型产业结构,中国成为众多跨国公司高技术产品全球市场的制造基地,因此,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国高技术产业缺乏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及零部件的支持,导致产业增加值率不高。从企业竞争力看,我国历来奉行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外资”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国内高技术产业中,它们以不足行业20%的企业数量实现了占行业50%的年营业收入。从反映各企业竞争力的资产效能指标来看,三资企业为1.52,民营企业是0.76,国有企业是0.55。国内企业不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效能都低于外资企业。随着众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在中国入世后,它们加速了独资化和本土化发展的进程,并通过专利和技术标准的融合、整合资源、加强投资力度等手段提升在华的竞争地位,这极大地削弱了国内众多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和“贴近市场优势”。这也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以市场换技术”思路已不可行。市场已经让渡,技术依然缺乏。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我国越来越需要从单一消耗原生资源的道路走向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越来越需要将以吸引外资、“市场换技术”为导向的政策体系转变到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方向上来,探索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阶段,我国急需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中场产业发展,引导部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推动“Z”字型结构走向“L”型和“C”型。“中国创造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推动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1.2民营企业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力量

目前,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而是大量科技成果得不到产业转化。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在20%~30%之间,但实际的专利技术尤其是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率远远低于这个数据。这个比率也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50%左右的科技成果转化率。200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1245家企业的调研反映,我国企业平均每2.5项获奖科技成果才申请1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占15%,另外,只有17%的企业以引进渠道获得技术来源。一项针对北京地区外商企业的抽样调研表明,这些企业中有71.1%的企业使用外方母公司品牌、76.3%从国外引进技术、73.9%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产品,外商投资企业并没有成为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民营企业得到逐步发展,民营企业的科技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在高技术产业的很多领域,民营企业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2002年高技术产业领域全部科技项目数为19 337项,其中国有企业为7 962项,三资企业为3 226项,民营企业为8 149项,民营企业的科技项目数量首次超过国有企业位居首位,其科技项目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和医药行业,分别占其科技项目总数的40%和30%。随着民营企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民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专利申请数以及所获授权数的增势强劲,2002年民营企业完成的新产品产值超过1 0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27.6缺单位(网上查不到数据),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并且其获取专利授权是国有和三资企业得到的专利授权之和的1.5倍。

2 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业模式分析

2.1 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业模式

民营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主要有3个投资方向,即专业化发展、产业升级(延伸)和进入全新产业,对于想在高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力图率先占据主导地位的高技术企业而言,技术创业是民营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技术创业是指创业人员依托技术,以技术作为创业的主要投入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内源性融资为主,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企业自身盈利资金积累进行投资,实现产业技术提升和企业规模扩大。

民营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企业研发能力强,创业人员通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如比亚迪公司的创建者王传福在创业之前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301室副主任,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企业注重研发、研发投入力度大,如华为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10%。

技术先进,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创业初期就能够掌握行业领先甚至国际前沿技术,产品和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技术来源以自主研发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华为和比亚迪都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都拥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资金来源以内源融资为主,外部资本对企业的控制力较弱。

技术创业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多采取保持技术领先、进入市场缝隙策略。

2.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镍镉、锂离子、镍氢二次电池及电动汽车与小轿车为一体的民营企业。2008年,镍镉电池的销量居全球第一,锂离子、镍氢电池销量均位于全球第一,已成为全国最大和全球第一的二次电池生产商。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267.9亿元,纳税11.5亿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的“井喷”方兴未艾,一部普通“大哥大”高达2~3万元,一块电池可以卖到500元,市场容量巨大。而中国还没有一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二次电池企业。1993年,王传福从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得知,日本宣布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中国电池企业的一个黄金机会,决定进入镍镉电池领域。1995年2月,王传福借款250万元,成立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二次电池行业,以镍镉电池为切入点。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二次电池生产商,成功进入国际二次电池市场,并于2003年初收购原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电动汽车领域。2008年,整个汽车市场的产量及销售量分别达到934.5万辆和938.0万辆,稳占市场重要地位。成功完成了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产业技术提升,并将公司的产业拓展到电动汽车领域,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

2.2.1生产工艺的创新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创业之初,王传福自己动手研建了部分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若干个人工完成的工序,自创了人工和夹具相结合的半自动生产工艺。这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成本优势,使比亚迪一进入这个产业,就以40%的价格差猛烈冲击着日产电池的价格体系。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线具有非常迅速的灵活性,当一个新的产品推出的时候,原有的生产线只需对关键环节进行调整,对员工做相应技术培训即可投入使用,转换成本极低。

2.2.2核心技术研发使比亚迪成功占领了高端市场

电芯是二次电池行业的核心部件。能否生产电芯实际上是超越低端竞争的关键,王传福一开始瞄准的就是电芯。截止至2008年,国内能够提供足量可靠电芯的生产厂家只有深圳比亚迪一家,作为上游供应商,比亚迪已经拥有了垄断性的核心资源。

2.2.3对人才的重视有力地保障了研发力量

在比亚迪的研发中心、市场部,云集了相当一批国内电池业的顶尖高手,直接由王传福负责。除了安抚好公司已有的人才,王传福还在每年大学生毕业时,亲自到全国高校走一趟,挑选电池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王传福的想法是,要让国内所有电池行业的优秀人才为他所用。

2.2.4强大的研发力量造就了成本与品质的完美结合

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领先其他同行的根本。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200余人,下属设备齐全的电池材料研究中心、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和新产品开发部门。公司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香港、上海等地均设立了研发机构。

比亚迪的研发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朝高品质方面走,另一个方向是在保证现有的品质下,如何降低成本。经过不懈努力,比亚迪在两个方向均取得良好成效。例如,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共同降低镍镉电池所需负极制造材料钴的成本,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2.2.5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

在成为摩托罗拉供货商之前,比亚迪与摩托罗拉的工程师共同努力6个月,联手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因素产生的变量问题,这大大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品质,使比亚迪成功地成为摩托罗拉的供货商;同时,比亚迪也非常注重技术引进工作,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比亚迪在电池生产技术方面和美国的Ovonic公司签定了专利许可协议书,引进专利317件。

2.2.6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目前,比亚迪已拥有中国专利7 654件,其中256件申请了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公司预计2010年专利申请将突破8 660件。令比亚迪引以为豪的是,2008年,比亚迪销售额为267.9亿元人民币,其研发经费约为11.6亿元。

3 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加入WTO、全球化纵深发展、民营企业崛起、知识经济发展和国家之间竞争层次升级的环境下,促进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高技术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吸引更多传统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投资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关系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关系中国未来高技术产业能否持续、自主发展的关键性战略问题。

3.1从国家层面针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大战略决策

致力于实现产业结构和增值能力两个方面的提升,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民营企业在未来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中作为科研与产业化主体力量之一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国内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主体,推动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的产业格局”提升到“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并重发展”的轨道上来。

3.2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

营造富有投资吸引力和有利于企业投资进入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首先是改革和完善政府科技项目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技术推动和市场导引并重的科技发展模式,选择一批重点民营企业,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和高技术研究项目并推动各类国际科技合作,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重点新产品计划等措施,整合科技资源,培育一批掌握高技术主导产品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高技术企业。其次是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特别是采取预付款等方式促进战略性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推动政府部门成为战略性高技术新产品的原型用户,引导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

3.3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围绕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在引导投资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丰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措施。首先是鼓励承担国家863等科研项目的人员将成果产业化,鼓励他们把技术带到企业中去,推进技术项目的市场评估制度,制订和完善对相应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以及专利权管理与交易等制度。其次是对于国家高技术重点发展领域,鼓励并支持民营企业建立战略研发同盟,合作开发共性技术,政府成立常设专项基金,通过提供配套研发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和专家共同参与的高技术产业化长效机制。

标签:;  ;  ;  ;  

民营企业高技术产业投资模式及对策研究_电池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