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科研究新方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情报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各类用户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增长,情报活动突破科技情报活动的局限,与社会、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加强,新的边缘学科不断产生。作为交叉学科的情报学科,其研究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出现,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也在不断增加。
1 诠释学方法在情报科学中的应用
1.1 “亨-奥”模式
信息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对于相同质和相同量的信息,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导致决策选择方案的差异性。亨佩尔与奥本海姆提出科学解释的结构,用来回答“为什么”问题时“解释”所具有的形式结构,用语言表达为:根据什么原始条件及什么申述出现了事态E。回答是:以原始条件A[,j]为前提,结合普遍定律G[,i],可以引申出对事态E的解释。
“亨-奥”模式应用在决策领域,可以这样阐述诠释的过程:
信息:事态E出现了;
理解:事态E出现的原始条件A[,j]是什么;
解释:根据普遍定律G[,i]解释事态E出现的原因;
决策:在解释的基础上,提出并选择应对措施。
用“亨-奥”模式诠释信息的条件为:
推论条件:从要解释的现象到解释条件的推论必须正确。
定律条件:解释条件中必须至少含有一条普遍定律。
特征条件:解释条件必须带有经验内容。
真理条件:组成解释条件的句子必须真实。
用“亨-奥”模式诠释信息,必须尽可能具备各项条件,才能减少决策失误。首先,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真理条件);其次,要用普遍定律来解释信息(定律条件);再次,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推论的过程,因而推论必须正确(推论条件);最后,所有解释的过程不可避免要带有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经验和知识背景(特征条件)。这些条件中的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决策结果的变化。
1.2 诠释循环
理解部分到理解整体的过程叫“诠释循环”。“诠释循环”解决“怎么去理解,为什么能够理解”的问题。
理解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从部分理解到整体理解;二是从整体理解到部分理解。这两种理解途径符合一般信息分析人员对信息的理解范式。首先,信息分析人员搜集到的信息是片面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碎片。信息分析人员必须逐个理解每个信息碎片的潜在内涵,然后按照某种线索,将这些信息碎片串连成一个符合逻辑思维的整体。这个理解过程属于从部分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信息分析人员需要将整体理解的结果呈报给决策者。如果决策者对整体理解的结果产生疑问,信息分析人员需要将整体理解的过程还原成为部分理解,向决策者解释每个信息碎片的内涵及得出整体结论的缘由,这个理解过程属于从整体理解到部分理解的过程。
在价值链分析中,对企业各项独立活动的理解是部分理解,在对各个部分理解的基础上,找出企业竞争优势,完成价值链分析,是整体理解。分析人员将整体理解结果呈报给决策者,并向决策者解释整体结果的过程,是整体理解向部分理解循环的过程。信息分析人员与决策者能够理解信息的原因为:一是每一条信息都是一个碎片,都是一个部分,都有其内涵,信息分析人员可以从自己认可的条件出发,判断该条信息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二是相关的信息可以依据一定的线索串成一个整体,经过解释,得出一种或几种结论;三是信息分析人员在与决策者交流的时候,能够把得出的结论还原成为信息碎片。
1.3 螺旋运动
“诠释循环”只是一两次的循环,循环圈可以变成螺旋运动,使信息分析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提供可靠信息,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
循环圈变成螺旋运动的步骤为:第一步,自己的看法与对方的意见相对立,由所使用的共同语言组成的传承将两者联系起来;第二步,在自己的思想中重建对方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自己的看法,又将这一修改后的看法传递给对方,如此螺旋上升。
理解过程的螺旋运动(见图1),其中,“事情话题”相当于决策者有信息需求的某个方面,“对话伙伴1”和“对话伙伴2”相当于决策者和信息服务人员,经过不断地交流信息,双方的视野融合,最终信息服务人员能够明确决策者的信息需求,并且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
理解过程的螺旋运动在竞争情报领域和查新服务上比较适用,因为这两种活动都需要反复地交流信息。竞争情报人员需要理解决策者的信息需求,而这些信息需求是决策者自己都不是很明确的。通过与决策者的反复交流,竞争情报人员才能确认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是什么,然后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查新服务中,查新服务人员也需要与用户进行互动的信息交流,尽可能用最少的资金和时间,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2 “新三论”方法在情报科学中的应用
2.1 “新三论”对情报科学的适用
“新三论”主要指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新三论”之所以能够适用于情报科学,是因为信息系统具备4个条件,能够形成耗散结构,即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的信息系统用户都可以使用信息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信息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不断地输入、输出信息;构成信息系统的信息人员、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设备等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当信息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时,会受到外界波动的影响而涨落。
2.2 情报科学中的“新三论”
1)突变预防。突变是经过系统内部内耗过度积累而瞬间产生的,因而在信息系统内部内耗产生、积聚、达到临界值的整个过程中,是可以采取措施,预防突变的,以减少突变给信息系统带来的损失。假设信息系统控制变量为2个,以尖点突变模型预测突变临界点。
设X为状态变量,u、v为控制变量,势函数为:
v(x)=0.25x[4]+0.5ux[2]+vx
令dv/dx=0,可求得平衡曲面:
x[3]+ux+v=0
再由d[2]v/d[2]x=0,可得3x[2]+v=0,可求得控制空间中分歧点集的方程为:
4u[3]+27v[2]=0
方程x[3]+ux+v=0是一个三次方程,或者有一个实根,或者有三个实根,实根的数目由判别式4u[3]+27v[2]=0决定,而=0时,就是状态发生变化的地方。
2)信息协同模型(见图2)。企业的任何一种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畅通。企业的信息活动,参与者为信息搜集人员、信息分析人员、决策者;所要做的工作为信息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分析、报告撰写等工作;信息服务的协同部门为企业内各个部门和企业外各个部门;信息服务的内容为战略、创新、设计、采购、营销、顾客等内容;信息服务的工具为信息系统、信息分析方法等工具。因而信息协同模型的协同性体现在: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可以通过理解和诠释来实现;工作阶段之间的协同,可以通过时间序列来实现;部门之间的协同,可以通过交流来实现;内容上的协同,可以通过部分与整体的循环来实现;工具上的协同,可以通过多种工具的应用和评估来实现,寻求其结果的相同之处。
从信息协同模型中可以看出,企业信息活动中的协同关系具有一定层次,构成了企业信息协同的上下游关系。企业信息协同,既要关注信息协同单位,又要兼顾上下游关系,所以是一个整体的协同关系。可采用信息协同系数来测算企业信息活动的协同程度,信息协同系数大,则企业的协同工作做得比较好。
假设企业某项信息活动的协同具有m层层次关系,与n项因素相关。每项因素给企业带来的目标利润为x,带来的实际利润为y,企业给该信息活动的投资为z,信息协同系数为R,则有:
R=∑∑(y[,ij]-x[,ij])/z (i=1,2,…,n;j=1,2,…,n)
也可以通过测算信息系统对信息决策行为的贡献程度,来测算信息协同程度。如果信息系统对决策行为的贡献程度比较大,则信息协同程度比较高。
3)耗散积聚。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物质和能量越多,耗散越大,系统的进化程度就越大。因而情报学科应该尽可能地扩散影响力,参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并不断地从其他学科吸取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情报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情报学科的扩散应该体现在:从科学研究和决策领域向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扩散;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其他学科借鉴情报学科理论知识;在引入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情报学科研究方法体系,并将情报学研究方法扩散到其他学科;情报学科还需要有选择地增加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工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以掌握所服务行业的背景知识。
3 心理学方法在情报科学中的应用
3.1 注意力
1)注意关键信息。情报人员应该将有限的注意力放在关键的信息上,分析关键信息,将搜集到的信息归类,优先分析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那类信息。
2)注意关键信息的方法。一是选择性注意,只对某些信息进一步加工,而将大部分信息阻隔在外不予分析;二是持续地关注某类信息,及时挖掘这类信息的价值。
3)注意力是否带来持续增长的利润。情报人员投入某类信息的注意力资源,与该类信息产生的利润增长幅度之间具有比例关系,如果为正,则情报人员的注意力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利润;反之,则情报人员的注意力没有带来持续增长的利润。
3.2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报人员和决策者如果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应该尽可能调整,使之趋向正常化,以保障信息分析和信息决策的正确性。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要经常保持好的心境,注重道德培养,参考他人的意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迅速做出决策。情绪和情感对情报人员和决策者的影响见表1。
表1 情绪和情感对情报人员和决策者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具有弥漫性,用好或坏的心
心境
境对待工作 经常保持好的心境
认识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
情绪
激情
力受到抑制 延迟分析和决策时间
突变产生,可能导致积极或
集中智慧和经验,迅
应激
消极态度
速做出行动
道德影响信息人员和决策者
能力培养的同时,注
道德感 贡献程度
重道德培养
理智的行为产生正确的分析
情感 理智感 和决策 参考其他人的意见
美的环境有益于产生正确分
美感
析和决策
创造美的环境
3.3 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一模式。研究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人格必须明确:第一,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人格对信息分析结果和决策方案选择结果的影响巨大;第二,不同的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人格,存在很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信息分析结果和决策方案选择结果的差异;第三,每一个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人格都不是一种独立的人格,而是多种人格的混合体;第四,不同的分析和决策,需要不同人格的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第五,信息分析和决策需要不同人格的组合,使信息分析和决策的结果更加合理化。
通过研究信息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人格,可以得知在获知既定的信息情况下,对手可能注意到什么;可能得出什么结论;可能采取什么措施;可能出现什么失误,从而使自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