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吴婷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吴婷

吴婷

(江苏省溧阳市妇幼保健院眼保健科 江苏 溧阳 213300)

【摘要】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干眼症患儿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6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36%(5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9,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干眼症;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93-02

干眼症即角膜干燥症,是临床上常见眼科疾病。机体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使可保持膜湿润[1],而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与空气质量的下降容易导致该滋润机能受损,从而导致结膜干燥症,并逐渐呈低龄化。干眼症主要以眼表组织病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眼干涩、有异物感、烧灼痛感、怕风畏光、视物模糊、眼红及视力疲劳等[2]。若人体长期处于干眼症时会导致眼球不可逆病变,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失明。本文对我院接受诊疗的儿童干眼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溧阳市妇幼保健院眼保健科收治的儿童干眼症患者126例,其中男65例,女61例;年龄 6~14岁,平均年龄(7.6±1.8) 岁,其中轻度干眼症者64例,中度42例,重度20例。纳入标准:患儿临床诊断符合《眼科全书》中关于干眼症的诊断标准[3];年龄6~14岁;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干眼症发作已采用药物治疗者。所有患儿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3次/日,1滴/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给予杞菊地黄丸,给药时依据患儿实际年龄给予相应剂量,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叮嘱两组患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每学习1小时时远眺休息10min,保证睡眠质量,避免熬夜,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鱼类,动物肝脏等养眼物质,此外还需叮嘱家长严格控制患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视力>0.1,泪分泌实验Schirmer>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10 s;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视力<0.1,Schirmer 5~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5~10s;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Schirmer<5mm/5min,泪膜破裂时间<5s。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n]×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显效3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4%(60/63);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36%(50/63)。总有效率方面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9,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干眼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为眼睛泪腺泪液分泌机制受损无法造成眼球润湿状态,或由于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依据泪液缺乏成分将其又可分为水样液缺乏干眼症、脂质缺乏干眼症、粘蛋白缺乏干眼症及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干眼症,临床上以水样液缺乏干眼症最为常见[2]。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加上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飞速普及化容易致使其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不科学等从而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现代临床上对于干眼症的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其中西医治疗主要原理为减少泪液蒸发,保证眼睛湿润,主要治疗方式为局部治疗。而中医治疗主要为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在改善全身症状的同时缓解干眼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西医治疗中以玻璃酸钠滴眼液应用最为广泛,玻璃酸钠又名透明质酸钠,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通过糖甙键以1:1(摩尔比)组成的双糖直链大分子多糖。研究表明,透明质酸可抑制细胞中一些酶的分泌,减少自由基,从而避免自由基对细胞的破坏作用,此外透明质酸还具有抗炎、抑制病菌,促进结膜对药物的吸收,可进细胞生长、分化、重建与修复等[4]。干眼症属于中医“白涩证”的范畴,是由于肝肾亏损,阴血不足所导致的[5],因此治疗时以滋补肝肾,生津养阴为主要治疗手段,主要治疗药物为杞菊地黄丸,其组方为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及菊花。方中熟地能滋润益精,辅以山药益肾强阴,山萸肉养肝肾,三药合用具有三阴并补的作用;茯苓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泽泻利水泄下;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而枸杞、菊花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1]。

本文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月,孙艳,刘长宏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4):638-640.

[2] 高明梅,王蕾,郭霞.干眼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近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7):73-74.

[3] 王学珍,贺义恒,余晓锐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669-1670.

[4] 倪春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3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6):524-525.

[5] 陈阳.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14,32(11):92-93.

论文作者:吴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吴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