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农电事业的不断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提高农村供电所营销工作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强化农村供电所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在农村供电所中一直共存的一个目标——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这个指标完成程度也是衡量基层供电所绩效的重要指标,经济、安全、低损耗一直是基层供电所追求的目标,希望能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发掘电力市场和技术的潜力,提高电力能源的使用率,依靠不断完善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实现电力行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
线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业绩指标,又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农网改造后,农村配电网络的设计趋于合理,低压线路分布、公用配变的配置、线路供电半径及导线截面选择都在得到很大程度改善,特别近年随着智能电表的全覆盖、全采集从技术上有效地降低了配变台区线损。
1 供电企业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特征
(1)具有新的经营模式。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落实,供电企业的基层实施了撤站并所,在各级全面推行了供电—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策略,同时,各地的居民用电也全面实现了“四到户”、“五统一”及“客户经理制”全面推广。在这种形势下,线损管理不能够再仅仅局限于人为调节或者消化。
(2)有利于提高管理绩效。供电体制改革后,大都实行抄表到户、远程采集,供电企业直接承担了线损。这样,管理线损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在这种形势下,采用合理线损管理方法降低供电线损,是提升供电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
(3)管理更加严格。随着供电企业经营模式变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转变,供电企业加大了线损管理力度。因此供电企业线损管理越来越细、越来越严,这就要求要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进一步细化与深化线损管理。
2 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问题
2.1 技术线损
1、线路损失
电流流过供电线路产生的电能损失,称为线路损失。线路损失“五要素”是电网电压、导线长度、电流密度、功率因数和导线电阻率。
2、计量损失
由于计量设备引起的误差及损耗,合称计量损失。计量损失“五要素”是互感器误差、表计误差、故障误差、二次线损耗和表计损耗。
2.2 管理线损
由管理困素和人为困素造成线损,称为管理线损。管理线损可分为有意损失和无意损失两类。
1、有意损失
抄表人员在营业管理过程中,由于思想意识的困素,主动或被动少计电量造成的损失,称为有意损失。有意损失三要素是人情电、关系电、权势电。
2、无意损失
由于抄表人员的技术业务因素,发生工作中失误或疏漏而造成的电能损失,称为无意损失。无意损失三要素是偷电损失、错计损失和漏计损失。
3 做好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工作
3.1 强化客户经理责任
(1)定期进行抄表。基层供电所要做好定期抄表规定,不能超期或者提前抄表,尽量降低因为抄表而造成时间差上的线损波动。抄表要按非工业、商业、服务业、普通工业等分类进行,严格执行电价分类标准,对每个类别规定不同的日期,对于大客户要另订抄表日期。要坚决按照规定的抄表制度实施,这样才能够将时间差线损消除掉,从而降低线损带来的误差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降低抄表误差。要对客户经理严格管理,禁止出现漏抄、估抄以及错抄等违规违法现象。首先,要根据用户生产的经营状况,产品销售量以及近期发展,大约估计其用电情况,预先做好防治窃电行为发生。其次,要科学使用信息采集系统及SG186等营销系统,实行远程数据采集、远程集中抄表等各种先进方法,以提高抄表的质量与效率,实现真正同步同期的自动化抄表,从而降低抄表的时间差与表码误差。
(3)加强电价、电量以及电费核算管理。首先,要大量推广采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工作,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核算差错,从而保证电价、电量以及电费正确无误;其次,实施分离抄管,保证供电所营销抄、核、收等各个环节既独立又彼此约束,这样才能够杜绝供电所内部人员徇私舞弊现象。
3.2 加强表计的管理
供电所的运营过程中应推行新技术、新产品,使用节能性良好的电子电能表来提升计量的准确性。采用专人负责制,有特定的工作人员负责计量装置平时的运营,对变总表计量装置建立档案,对于表计进行专业的维护检修,不符合要求的表计及时进行更换。根据情况设置合理的TA,应使一次负载电流小于TA的额定电流,保持一次负荷电流为TA的额定电流的0.3~1.2。并尽可能的降低二次线路的阻抗,在计量回路接头处涂抹导电膏,且使用胶布进行严密地包扎,避免氧化腐蚀。在负载高峰期或者夜间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计量装置检修,应特别注意TA的一、二次接头是否良好接触,看农计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增强对配变TA倍率的核对力度,禁止接线错误,做好故障表计的追补。实行高低压表计同步抄收,确保抄、核、收质量,严禁估抄、漏抄、错抄。
3.3 加强用电检查工作
用电检查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窃电和保证正确计费。一是定期组织营业普查和供用电合同清理。通过对用户档案及专用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互感器倍率、计量装置接线与运行状况进行核查, 来规范用电秩序, 堵塞漏洞, 防止用户窃电。二是充分利用营销系统数据做好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对突增突减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三是安排用电检查及相关人员采取轮流排班夜查制, 以勤查、轮番查、跟踪查为主, 做到点面结合。四是积极采取防窃电技术措施, 如采用防窃电多功能电能表, 防窃电计量箱、配电柜等。五是加大力度宣传依法用电、依法治电, 不给窃电者可乘之机。
3.4 加紧巡视,用法律手段加强反窃电工作
要对线路及设备经常巡视进而降低线损,在巡视时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展开跟踪分析、检查原因,直到排除为止。笔者从很多现实线损中发现,窃电也是增大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大反窃电工作的力度。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者,就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制止。事实上,基层管理人员是可以根据用户每月用电情况,并结合每月线损反映情况,推断出是否存在较多的窃电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提出措施并严格执行,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3.5 有针对性地加大普查力度
(1)要加大营销普查力度,对每个区域要进行分区管理,根据平时用电以及电费回收划分成重点类、普通类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2)要核查用电的营业性质、核查配变台区营业效益,就必须要依据普查来实现。营业普查能够有效控制线损,确保线路正常运行。要根据每季度、月度出现的线损指标,对用户电能表计、计量装置以及互感器实际比例进行检测分析,从而确保供电电压质量与可靠性。
3.6 建立定期抄表制度
按规定的抄表日期抄表到位,不得提前或延后抄表。减少因抄表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规定抄表日期一般为:照明、非工业、普通工业、商业服务业、农业等小电力客户,于每月25日前抄表;大宗工业客户及用电能量较大的其他客户,于月末前3日抄表。坚持同步抄表制度,消除时间差线损,减少线损误差率。
综上所述,在供电所的营销过程中,对于线损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线损管理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线损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降损工作是我们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采取新科技、新方法提高配网降损的管理水平,争创企业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陶春生. 刍议供电所管理过程中降低线损[J]. 低碳世界,2016,(07):67-68.
[2]刘荷萍,宋志辉. 试论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J]. 民营科技,2012,(11):286+234.
论文作者:蔡成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供电所论文; 线损论文; 抄表论文; 损失论文; 误差论文; 窃电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