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两根轴传动的新型工作台,实现工作台的高速、高精度旋转,Ⅱ轴组件与工作台底座封油圈的分离,降低了工作台轴孔的加工难度,解决了拼接式封油圈的漏油问题。
关键词:两根传动轴;系统传动精度;工作台高速;高精度旋转;组件与底座封油圈分离;拼接式封油圈漏油
概述:
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进步,数控重型立式加工中心对工作台的转速、回转精度、工作台的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用提高主轴轴承精度,零件的加工精度来提高工作台的回转精度,但由于传动轴较多,装配时累积误差较难处理,因此对工作台回转精度的提高并不明显,且零件的加工、安装、维护都不方便,用一段时间后精度就会发生变化,严重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这就需要一种加工、安装、调整、维护都很方便的新型工作台来代替原有结构,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
此结构解决老旧结构的工作台传动轴多,加工难度大,调整和维护都不方便,工作台的回转精度和稳定性难以控制的缺点。
本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降低工作台传动轴的数量来提高系统的传动精度,降低加工及安装产生的累积误差,
2、使传动轴Ⅱ组件与工作台封油圈分离,彻底解决封油圈的加工难度。
本发明机构工作原理(附图):工作台(1)通过螺钉与大齿圈(4)把合在一起,并随大齿圈(4)一起作旋转运动,底座(2)中间安装有主轴组件(3)及大型推力球轴承,后侧安装Ⅱ轴组件组件(5);主轴组件(3)是整个回转部分的支撑部件,中间安装有供大齿圈(4)回转用的径向轴承,内部安装有主轴编码器;大齿圈(4)随Ⅱ轴组件组件(5)作旋转运动;Ⅱ轴组件组件(5)安装在底座(2),齿轮轴上下两端分别架在高精度回转轴承上,下部为典型的卸菏轴结构,使得本回转系统共由两个轴组成,因此具有很高的回转精度;皮带轮组件(6)由两个带轮组成,从动带轮安装在Ⅱ轴组件组件(5)的卸菏轴上,主动轮安装在减速箱组件(7)上,两个带轮通过联组窄V带连接;减速箱组件(7)把在底座(2)后面支架上,可通过螺钉调节前后距离,用于窄V带的涨紧,主电机(8)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
本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数控高转速新型回转工作台主传动部分仅由两个轴组成,因此具有很高的回转精度。
2、Ⅱ轴组件组件(5)的上部轴孔与工作台封油圈分离,因此加工、制造、安装、维护都很方便。精度易于保证。
3、Ⅱ轴分上下两段,分别架在高精度回转轴承上,并通过内,外齿轮相互啮合,因此与国外产品也有明显的区别。
4、Ⅱ轴下端卸荷法兰加工有自主回油凹槽,既可完成对轴承的润滑,又能迅速回流并带走轴承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满足工作台高速旋转的温控要求。
(图一)
附图说明:1 ——工作台、2——底座、3——主轴组件,4——大齿圈、5——Ⅱ轴组件组件、6——皮带轮组件、7——减速箱组件、8——主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装置由以下元件组成:工作台(1)、底座(2)、主轴组件(3)、大齿圈(4)、Ⅱ轴组件组件(5)、皮带轮组件(6)、减速箱组件(7)、主电机(8)。
工作台(1)是工件的承载部件,通过螺钉与大齿圈(4)把合在一起,并随大齿圈(4)一起作旋转运动,工作台(1)与底座(2)之间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设有嵌入式封油迷宫,因此可有效的防止润滑油溢出。
底座(2)是该系统的承载部分,中间安装有主轴组件(3)及大型推力球轴承,后侧安装Ⅱ轴组件组件(5)。
主轴组件(3)是整个回转部分的支撑部件,主轴组件(3)把合在底座(2)中间的轴孔处,中间安装有供大齿圈(4)回转用的径向轴承,内部安装有主轴编码器。
大齿圈(4)安装在大型推力球轴承上,中间与主轴组件(3)上的径向轴承配合。上部把合有工作台(1),大齿圈(4)随Ⅱ轴组件组件(5)作旋转运动。
Ⅱ轴组件组件(5)安装在底座(2)环形油圈的内部,上部轴孔与工作台封油圈完全分离,齿轮轴上、下两段,分别架在高精度回转轴承上,并通过内,外齿轮相互啮合,因此与国外产品也有明显的区别。同时Ⅱ轴下端卸荷法兰加工有自主回油凹槽,既可完成对轴承的润滑,又能迅速回流并带走轴承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满足工作台高速旋转的温控要求。
皮带轮组件(6)由两个带轮组成,从动带轮安装在Ⅱ轴组件组件(5)的卸菏轴上,主动轮安装在减速箱组件(7)上,两个带轮通过联组窄V带连接。
减速箱组件(7)把在底座(2)后面支架上,可通过螺钉调节前后距离,用于窄V带的涨紧,其下面安装有皮带轮组件(6)的主动带轮,上面安装主电机(8)。
主电机(8)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
(图二)
结论:本结构虽然组成分件与常规工作台相似,但工作台内部结构的布置与现有工作台差别较大,数控高转速新型工作台仅由两根传动轴组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传动精度,因此可以实现工作台的高速、高精度旋转,Ⅱ轴组件与工作台底座封油圈的分离,大大降低了工作台轴孔的加工难度,彻底解决了现有立车产品拼接式封油圈的漏油问题。该技术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使用单位,机床运行实践证明:工作台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的标准,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机床设计手册组 机床设计手册第三册
[2]唐金松 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3]闻邦椿 机械设计手册03-04
作者简介:
崔国权,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从事机床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论文作者:崔国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工作台论文; 组件论文; 底座论文; 主轴论文; 精度论文; 加工论文; 轴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