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周永晏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周永晏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15)和实验组(n=18),参照组患者单纯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均优于单一用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和深度普及。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82-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患者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长时间血压处于升高状态的情况下,患者肝肾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会受到严重损伤,甚至引起性质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危急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口服药降压是当前临床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措施,但单一用药的治疗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控制血压的效果,因此,临床方面主张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现将治疗效果作以下总结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2],将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15)和实验组(n=18),参照组中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患者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3.5±7.3)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4±1.5)年。其中高血压1级8例,高血压2级7例;实验组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8例,患者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4.6±7.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8±1.4)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高血压1级12例,高血压2级6例。参照组与实验组在基线资料对比上,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开展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单纯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每天10m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需要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最大剂量控制在每天20mg,连续治疗1个月。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每天0.15g,要求患者空腹状态下或餐后服药,若降压效果未达到剂量标准,可逐渐将剂量调至最大,即每天0.3mg,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标准:DBP(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mmHg以上,且恢复至正常范围,或DBP下降幅度在20mmHg以上;有效标准:DBP下降幅度在5~9mmHg范围内,或DBP下降幅度在10~19mmHg以内,降至正常范围;无效;DBP下降幅度未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1.0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χ2检验组间统计比较,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其中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其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两组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2438,P=0.0394)。

2.2 分析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其中面部潮红、咳嗽各2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其中面部潮红2例,头晕1例。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896,P=0.4841)。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其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药物治疗依然是临床唯一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但如何合理选择降压药品和剂型,是影响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

硝苯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之一,钙离子拮抗剂可使进入细胞中的钙离子进行有效减少,其可对外周阻力血管、心肌细胞等发挥特异性作用,有效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张力,使狭窄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加。硝苯地平控释片起效迅速,药效可保持6h左右,且可实现药效恒定释放,维持患者体内有效血药浓度≥24h之久,且本品6h内即可达到血药峰值浓度,使缺血时间显著缩短,降低心肌缺血发生几率。缬沙坦是AngⅡ(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拮抗剂之一,其是ATI(I型受体)拮抗剂之一,可选择性阻断体内ATI和AngII受体的结合,对人体醛固酮释放及血管收缩进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本品特异性、选择性和亲和力均比较良好,无无明显毒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目前已成为临床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种类。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表明,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均优于单一用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和深度普及。

【参考文献】

[1]刘东霞.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估[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8):81.

[2]李红燕.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2):57,59.

[3]李健梅,李润梅.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8):39-39.

论文作者:周永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周永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