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从我国电力营销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耗损已成普遍现象。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尽量将电力营销管理当中的降损做到最小是眼下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进行问题解决操作的时候,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从降低电损方面进行入手,从而全面探索提高电力营销效率的新方案,通过关键技术点以及关键设备的全面精准控制来实现,从而使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降损;增效;措施
1线损率的概述
线损率可以说是一项综合性和技术性的经济指标,体现的是供电企业在营销规划、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业务水平,节能与降损是建设节约型企业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线损率的高低不仅与计划生产等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密切关系到一些用电单位的日常工作。换句话说线损率与其损耗的电能成正比关系,线损率越大,相应的电能损耗也就越大。
2降损增效的技术措施分析
2.1配电网规划与电网建设改造
为了配合迎峰度夏和城网的改造计划,某地对其中的一些线路和超负荷配变进行相对的改造,根据电量负荷的变化情况,各单位部门用从供电范围优化、变压器容量优化等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减小供电的半径和迂回供电量。为了城市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能够得到提高,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电源点分布进行细化、优化,每年修编配电网的分布规划。对于在技术改造措施,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工作是如何保持电力的降损增益。如提高节能降损项目的投资比重,让节能降损项目计划落实到位,发挥计划资金最大的经济效益。
2.2合理规划以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想要保证三项负荷电压的平稳运行,应该根据目前供电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对相关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尤其是在变压器的选择上,应该要淘汰一些耗能相对较高的变压器,从而使变压器实际运行的时候出现空载以及轻载的几率有效减少。此外,还要对变压器的使用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要求,要对变压器的运行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够起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消除电量和变压器之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所以公用的变压器应该尽量采用三相平衡的方式来进行电力的输送,并在实际电力输送的过程中变压器的功率不平衡程度应该小于百分之十。此外,还应该对电力负荷分布的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损耗。
2.3合理调整变电站电压,提高工作效率
在变电站中国,要根据电压的变化进行调压调档,对电容器投切的进行及时迅的调整,达到提升供电电压质量的目的。比如10kV的配电线,由于其路线路较长、密度较低,而且分部分散,所以要把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着使用。如果是变电所10kV的母线,那么可以对其安装一个电容器(高压补偿电容器),如此使电能质量提高且线路损耗降低。
2.4加强发展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提高城网科技含量
一定要提高配电的自动化,因为它不仅可以使供电服务的质量提高,有效地减少停电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使线路的投资和冗余容量大大减少。所以对配电的自动化和实用化要深入的进行研究和规划,吸收别国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使配网自动化成为降损的一个重要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出现,标志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形成,这也是降损增益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一重要举措。
2.5设备及时安排检修,维护好输、配电线路
为了使停电的时间和次数都能够达到最大幅度的减小,要求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能够同时进行检修,对输、配电线路工作及时的进行维护,减少漏电率。例如,清扫或者把不合适的绝缘子换掉,对接头电阻进行经常性的测量,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进行检修。在进行线路消缺等工作时,尽量使用带电作业,控制停电作业。
3降损增效的管理措施分析
3.1积极开展线损分台区管理工作
在对线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与上月或者是去年同期,并要对每个月的电损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线损进行预测以及理论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行业输电任务的顺利进行,在检测电网运行情况的时候,各个线损的企业以及负责单位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且结合过去一年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以及修正。
3.2线损预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工作
线损分析实行的三对比分别是和上月、去年同期、理论计算相比。要定时对每个月的线损率进行关于用电形势和用电线损方面的分析会,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加强。对重点和异常线路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对待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在本月度线损分析报告中也要认真的做好第二个月的供电量、售电量和线损率的预测情况,使线损管理的具有可控性。每月绩效考核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并按月奖惩。加强对线损上报以及录入数据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是否及时都对线损率指标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降损方案和年度降损计划进行制定,可以保证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的正常完成,检测电网的运行损耗情状,并且各线损责任单位要做好相应准备,结合上一年理论的计算,对记录所管的辖线路变更参数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正。
3.3开展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它是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简言之,需求侧管理工作就是削峰填谷,使得用电负荷在时间上尽量均匀,保证电力系统处于经济状态运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挖掘移峰填谷潜力。不断提高负荷管理终端的覆盖率和加强负荷管理功能。电力蓄能技术是目前常用的节能用电方法,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转移高峰的用电负荷而且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并且有助于提高低谷用电负荷。积极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电价,促进用电的经济性、科学性。
3.4加强计量管理
保证计量准确性需要加大计量装置投入并提高精度,全部更换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电能表。0.5级的低压电流互感器已经全部替换为0.2级,并对电能表进行定期的校准。加强计量装置中的防窃电改造技术,对电能表安装表箱或着专用计量柜,高供高计用户采用高压计量箱并配装磁卡表和低压用户安装漏电保护开关,计量装置的周检和轮换工作等。
4结语
总之,降低供电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网的经济运行,而想要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就应该对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进行控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刍议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方法[J].李建强.科技创新导报.2017(31)
[2]刍议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方法[J].张凌.通讯世界.2016(11)
[3]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黄宇辉.通讯世界.2017(22)
[4]试论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J].李菊红.科技风.2017(26)
作者简介:王宏宇(1985.09.04),男;辽宁葫芦岛;汉;本科;中级;发行核算专责;研究方向:用电营销;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凌海供电公司。
论文作者:王宏宇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电力论文; 线损论文; 变压器论文; 营销管理论文; 电网论文; 锦州市论文; 线路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