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研究刘玉华论文_刘玉华

变电检修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研究刘玉华论文_刘玉华

摘要:最近几年,电力行业引进了各种先进设备,如计算机传感技术等高科技越发先进。变电检修是整个用电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关系着整个用电系统是否能安全高效地运转。基于此,对变电维修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变电检修的改善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变电检修;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电力行业面临较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站运行质量会对供电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加强变电检修,明确变电检修要点。因此,亟需对变电检修工作要点以及优化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1变电检修常见问题

1.1人员素质问题

专业人员的素质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的,为何这么说呢,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衡量着整个检修质量;第二,检修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高低可能会影响变电检修的安全。目前,用电系统跟进时代的脚步,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用电检修的人员相关知识技术却没有得到培养,导致其知识水平无法与时代接轨,造成很多先进的用电设备一旦出故障无法做到精确检修,但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又常年奔波于外地,电力公司要想把他们一次性召集进行全员知识培训也是很大的难题。第三就是检修人员自身。有关于电的职业本来就属于高危职业,经常会有一些潜在危险,但部分检修人员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做出一些不规范动作,造成安全隐患,更有甚者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1.2检修方式笼统

电网系统日趋庞大,虽然目前大多供电公司采用的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等方式,对于减少故障的发生起到了很好效果,但对于电网系统的日益复杂,定期的检修已经很难做到及时预防和快速处理故障了,除此以外,目前大多数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的设备和检测方法相对较为单一落后,针对性不强,以至于故障原因迟迟不能发现,故障点不精确直接更换,更或者因为一个小故障发现不了直接更换整体,给整个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加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力度

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发掘力度。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盘活内部人才存量、提高人员岗位履责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要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双向培训、轮岗实践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新设备、新业务培训,加快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专业化人才队伍,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创新培训管理方式,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全面提升员工综合业务水平。其次,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拓宽人才流动渠道。制定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双向成长的工作机制,加快人才流动循环,大力发挥检修建设工区人才孵化基地和输送摇篮的作用,对公司人才储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专业化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并形成坚强的战斗力。最后,创新班组建设模式,打造“复合型”检修班组。变电检修班组是集技术性、专业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技能密集型班组。通常情况下,变电检修分为一次、二次检修及电气试验(检测)等三大专业。显然,在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分工过细已不能满足当前检修工作的需求。因此,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建设“复合型”变电检修班组,引导班组员工跨专业学习钻研业务技能,培养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对检修效率的提升贡献巨大。

2.2完善基础资料,夯实检修专业化管理基础

第一,全面启动变电站设备基础资料核查工作,确保生产管理系统中设备台账与现场实物一致,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图纸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针对竣工图纸,应明确在二次图纸中,需提供相关的一次设备的二次回路白图,防止二次回路图纸缺失。第三,对收集的图纸资料,建立共享平台。开发二次图纸、资料平板电脑(手机)App应用,建立二次图纸资料库。第四,积极开展缺陷统计、试验报告收集整理、备品备件梳理统计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常态开展设备缺陷及异常情况跟踪、分析及制定消缺对策,提升缺陷分析的深度与缺陷处理的质量。

2.3设备故障排查

变电检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变电检修工作繁琐。对不同电路系统以及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涉及多种电路电压结构形式,且其工作原理区别较大,因此变电检修项目的工程量比较大。要求对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全面排查,以确定故障产生原因。变电检修过程中,可采用足够数量的信号传感器;对传感器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设备结构区间;同时采用信号传输以及信号转换方式对各类设备进行定点分析;然后再利用光缆进行信号传输,保证检测设备可快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2.4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变电站项目进行有计划地控制。网络计划技术实际应用中,需采用网络图对各个检修工序与检修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检修工序的时间参数做出计划,确定关键路线,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检修工作实际情况;对网络计划进行分析,并对其不断优化。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可掌握检修工作的进度情况。为缩短变电检修工期,优化检修时间,对于关键线路,可将串联工作改为交叉工作或者平行工作。各个关键工序在网络计划图上都有一定时差,检修工作开工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对于非关键检修工序,可适当放慢进度,以减少人力资源,加强关键工序检修。网络结构优化中,变电检修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检修线路。通常,检修工作实施前,首先需要组织检修流程,对工作票进行审核和填写,然后做出检修申请。

2.5业务流程再造优化

变电检修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要求将检修流程作为基础,全面开展检修工作。业务流程具有规律性,要求根据特定的形式以及次序制定,以确定特定的业务流程结构。每次业务活动都需根据流程输入,然后再输出。流程分析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流程输入发生变化,因此可采用流程分析法,确定业务中与输入没有关联的步骤,并消除,以降低检修成本,提升检修工作效率。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通过联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构建企业级别的网络结构,以提升信息传递效率,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检修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需要对营销系统流程和设备工作流程进行分析,然后再定期优化检修流程。具体地,需要对当前的变电检修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检修工作项目和内容,然后对变电检修管理职能进行优化调整,筛除重复审核环节,对检修流程进行重新规划。

3结语

总的来说,就是变电检修对于整个电力企业的设备维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变电检修却缺乏专业培训,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致使在进行变电检修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降低。因此,在进行变电检修时,应不断地进行常见问题分析,并找出应对处理措施,方能正常进行变电检修工作。

参考文献

[1]崔垚.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18,4(4):59-60.

[2]王宁,刘政,张勇志.变电检修现场的危险点与安全控制策略[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1):158+160.

[3]林安.探讨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27-29.

[4]叶力行,朱弘,郑钏,等.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及其安全控制对策[J].通信世界,2016(9):147-148.

论文作者:刘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变电检修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研究刘玉华论文_刘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