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十分的迅速。我国人口基数众多,城市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因此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极高。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而变电检修作为保护变电设备能够持续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专业人员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用变电检修技术会经常伴随一些不安全因素。本文则将针对变电检修技术的概念以及变电检修技术的注意事项两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技术;评价方法
为了实现电力能源的高效稳定供应,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供电系统的变电维修的重视程度,加大技术的创新研发力度,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在各方面技术的限制,使得变电检修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会阻碍电力的供应,还会对公众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我们要积极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弥补。
1传统检修方式的优点以及缺点
在以往的电力公司当中,对于变电站设备的检修方法,通常包括三种,简单来说便是故障检修方法、周期性检修方法、以及状态检修方法。其中对周期性检修方法的使用最广泛,其的应用原理为:结合一定的时间,如一年或者三个月,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由于这种检修方式十分简单以及方便,所以在电力行业当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因为对其的使用年限比较长,加之非常广泛,所以对周期性检修方法的应用有着很多的实践经验,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但是周期性解决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检修机制非常僵化,并且检修成本也比较高,不能与当前的电力企业发展相适应。所以,电力企业为了将供电服务进行提升,对自身进行了改革更新,开始注重周期性检修方法的弊端,其中存在的缺点包括:(1)在对该检修方法进行变电检修时,需要先进行停电试验,这便使设备的利用率有所缩减。(2)结合一定的时间可以对电力设备实施检修以及维护,但是不能对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所以无法充分利用技术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等。(3)对于周期性变电检修方法的应用,不能有效控制设备的状态。该项方式尽管在理论上可对电力设备在下一个维修时间之前进行指导,在运行中不会产生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对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造成了影响。所以周期性片检修方法不管是在科学技术上还是在经济方面,都与电力公司当前的发展需求不符。
2
2.1工作记录不系统
设置变电检修工作记录以便为检修人员现在后期的工作中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这也是规划检修时间的基础条件。当前,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只重视检修的过程,却忽略了工作记录的必要性,只是进行故障排查、检修和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不进行工作记录,这导致后期的检修和养护工作没有充足的数据资料,严重阻碍了检修工作的顺利实施。由于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的认知有误区,导致工作记录不完整,信息不准确,给后期设备运行情况判断造成错误引导,无法合理安排下次检修人员和检修时间,阻碍了变电检修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大幅度地降低了变电检修的工作效率。
2.2检修人员知识储备量有限
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量和水平差异明显,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两种:(1)拥有多年实际岗位及操作经验的老员工,但是这部分员工年龄偏大,理论知识掌握有限,对先进设备的解读深度不足,对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的理解力和掌握力不够,无法适应现代行业内部的要求,对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理念和技术,思想及技能水平较落后。(2)理论知识储备量大的学生。由于学生工作年限短,实际经验匮乏,对专业的领悟只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践动手能力较低,想要独立完成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从电力企业的角度出发,缺乏对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后备人才储备有限,队伍建设水平不符合现代行业内部的要求。因为变电检修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高,对创新型设备的属性和性能了解不透彻,导致维修过程采取的工艺手段不合理,设备维修宗旨掌握的不准确,使得检修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且时间成本大,但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技术落后
我国电力技术方面虽然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但是总体来说一些基础工业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高端领域更是缺乏高尖端技术,技术匮乏不仅仅是对于创新的限制,更会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安全问题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旦产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的损失,更是对人生命安全的一种威胁。而且我国很多地方电力设备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已经用上了新型的设备,但是仍有很多地方设备陈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这些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载的情况下就会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3
3.1变压器检修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能否处于稳定、高效的状态,与电力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是否良好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考虑变压器运行中的异常状况并加以分析。具体表现为:大容量设备突然启动,造成负荷变大,负荷电流快速增加,变压器内部元器件因震动发生松动现象、低压线路出现接地或者短路现象等,导致变压器运行中出现异响;主变变高、变低套管结构损伤、局部放电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使变压器发出异常声响;中性点发生偏移、铁磁谐振、层间短路等现象,会导致共相负载、二相电压及在线相电压出现不平衡性问题,影响变压器的运行效率,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同时,若分接开关出现触头间短路、触头烧坏等现象,会导致开关故障的发生,影响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变电检修中,需要检修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变压器检修工作,深入分析运行工况,使变压器在电力系统应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功能特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长期使用中的故障发生率。
3.2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修
据调查,仅凭常规方法是无法发现干扰事故原因的。在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没有任何故障征兆。所以,必须严格管理投产实验室以及选型等环节,造成保护不正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装置自身的缺陷。比如在没有保护装置的情况下实施外加故障电流58A时方向元件拒动项目时,在进行故障量切除时,会相继出现三次误动情况。通过以上案例得知,在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过程中,首先在开展状态进修工作时,要以设备在巡检、通流实验以及标准校验等实验中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在众多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环节中,对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加强对交流、直流电的分离、制定抗干扰措施以及强弱电的分离等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3.3培养高素质人才改变维修方法
光拥有良好的技术还远远不够,更需要专业技术扎实,拥有负责任的态度的人才,来运用先进的技术对设备进行变电检修。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完善的制度让拥有一定资格的教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一些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让这些高素质人才通过扎实的知识进行技术的革新改变,改变以往的维修方式,可以趁着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运用互联网先进的技术建立全方位的监控模式,提高对整个电路系统检查的准确性,并且更新相关检查设备,提高检修设备的适应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变电检修技术的内容以及在实施变电检修技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我国变电站中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检修提供一定的帮助,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任济琳.分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09):129-130.
[2]李卫刚.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分析[J].电子制作,2014,09(17):209-210.
[3]吴俊俊.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21):120-121.
[4]吴招海.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分析[J].科技风,2012,08(20):98.
论文作者:郭永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方法论文; 工作论文; 变压器论文; 周期性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