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四马架镇卫生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321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心通脉颗粒结合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3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强心通脉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心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心功能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强心通脉颗粒结合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强心通脉颗粒;气虚血瘀型; 慢性心力衰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越来越多。近些年来,随着心力衰竭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证、糖尿病等原发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慢性心衰患者也明显增多。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主要是由于心功能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影响机体代谢促使心脏发生功能上的障碍。患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在我国,冠心病是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CHF的患病率为2.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7.4%,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更是高达10%;五年生存率仅为50%,CHF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因此,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单纯西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而国内外一些先进技术如干细胞治疗、心脏移植和心室辅助装置等价格昂贵,很难被百姓接受,目前慢性心衰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西医药物治疗以美国2005年慢性心衰指南中提出的强心、利尿、扩血管、ACEI类药物营养心肌等治疗方法,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而祖国医学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整体调治、疗效巩固、不易耐药、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在慢性心衰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下面将所收集的病例分析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9月~ 2015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均符合诊断标准,观察患者心功能心室射血分数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ACEI类药物;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强心通脉颗粒,主要药物:黄芪40g,红花、人参、葶苈子各15g,丹参30g,益母草20g等。每日1剂,分3次口服,观察4w。
1.3.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NYHA 心功能分级原则。确诊为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主症: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次症:①胸痛,痛处不移;②面色晦暗或淡白;③口唇青紫;④胸胁满闷;⑤胁下痞块;⑥痰中带血;⑦双下肢浮肿;⑧身倦乏力。舌脉:舌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沉涩或结代。治愈:心功能纠正达到Ⅰ级, 体征、症状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正常;显效:心功能未达到Ⅰ级但是进步在Ⅱ级以上,体征、症状改善、各项检查改善明显;有效:心功能而未达到Ⅰ级,但是进步 1 级以上,体征、症状、及各项检查有所变化;无效:体征、症状及心功能各项检查没有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或心悸、气短、胸闷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或心悸等症状缓解或减轻;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或对心悸等症状毫无缓解;加重:心功能恶化1级及以上,主要症状反而加重。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表4可见,强心通脉颗粒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组有效率达到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心室射血分数,减轻临床症状。
3.结论
心气虚心血瘀阻是慢性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根据以上62例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观察,发现慢性心衰患者以气虚血瘀型多见。临床常见表现为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胸胁闷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心阳虚的证候日渐显著,到心衰的终末期则表现为阳虚更甚,而成阳气厥脱之危象。而血瘀与水饮又互相影响,血不利则为水,瘀血为水饮内停的重要致病因素,血脉瘀阻。血行受阻,水道不利,无能供养于心,从而加重心气、心阳虚损。本病病位在心,而与肺、脾、肝、肾密切相关。诸病理因素及诸脏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使本病缠绵难愈。《医林改错》曰:“无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正是此理。患者瘀血内停,瘀阻血脉,导致阳气亏虚,气虚血瘀,而致心力衰竭。因临床上气虚血瘀型多见,对于气虚血瘀之心衰来说,补气活血是相辅相成的,单用益气则瘀不散,只用活血则气不充,惟有补气活血并用,才能气助血行,瘀去而脉利,提高脏腑功能、使机体正气充足、血运旺盛、达到气血调和的目的。气虚明显者重用补,而血瘀明显者重在通,但不可忽略佐以通或补,否则将不能奏效。根据以上经验及理论研制了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方剂-强心通脉颗粒。强心通脉颗粒是根据中医辨证认识,采用益气活血手段恢复阳气,调整脏腑,平衡阴阳,使水湿得化,瘀血得消,则阳气得复,而达治疗之功效。强心通脉颗粒由黄芪、人参、红花、丹参、三七、益母草等药物组成。针对病因,以黄芪、人参补其阳虚,充其心气;红花、丹参活血通阳、通其心脉;茯苓、葶苈子行水利尿消肿,利其心水。多味中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室射血分数,减轻临床症状,并减少西药的用量,解决耐药性问题,此药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伟.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若干进展[J].新医学,2006年,11(27):704- 708.
【2】张艳,杨硕,庞敏,等.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及PKC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11(23):999-1 001.
【3】 韩轶,陈继红,李鹏等.心悦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衰气虚血瘀型 54 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3):372-373.
论文作者:施永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心衰论文; 功能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颗粒论文; 症状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