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河
潍坊市路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对于公路桥梁等基础公共交通的建造问题,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性调查研究,联系实际,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彰显出必要性,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不断加以技术性问题的明确,同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公路桥梁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是关键,选择出合适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延长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提升公路桥梁的性能比,对于公路桥梁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1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1填压技术
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上我国进行相关的规范,对于路基路面的土地强度水平,在规范中是以CBR进行直接的反映,对于工程开展中填料强度的指标以及粒径进行取值,对上路床的填料性能上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在高速公路的建造过程中,根据使用要求,在路面底部的深度中,至少30cm内进行路床填料,要求CBR的取值应该大于8.0。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区域压实工作的开展中,在填料上尽量选择合适的,由于路基路面的碾压一般都是选择大吨位的压路机,这样的碾压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地的整体压实度。以高速公路为例,对于高速公路上路堤的压实度一般控制在0.95以上,与此同时,路基路面的深度范围应该在80cm~150cm的区间内,这是高级高速公路的标准,针对其他等级的公路桥梁,在进行路面路基的建造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性分析,可以根据施工标准或者按照一级公路桥梁的压实度进行工程的建造,路堤的压实度取值一般在0.93的范围之内。
此外,针对于特殊的地段,地基为软土地基时,应该进行路基路面施工的特殊性处理,主要是对路基路面进行灰土挤密桩、轻质路堤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的处理。当施工区域内的土质层厚度不大于3m时,应当先将土工布铺设在上面,然后再进行路基的填筑,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繁琐的程序;另外,当施工区域内的土质层厚度在3m~5m之间时,应该将砂垫层和土工布铺设于地表和路堤的间隔中,或者是以多层土工织布进行代替;针对施工区域地基极差的部位,此外,在进行土工隔栅的选择上面,应该选择聚乙烯或者聚丙烯材质的,并使用网箱席垫,从而有效拉低总沉降量。
1.2防护技术
在路基路面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大部分的路基路面是直接裸露在外部的,在受到一系列自然因素对其的影响之下,外部条件的作用力,在进行路基路面的修筑中,难免会破坏地层结构的平衡状态。为此,应该有效确保公路桥梁路基路面质量的同时,能够根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防护。针对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防护主要是根据以下的手段进行:
首先是关于坡面的防护,由于坡面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地表水流的冲击承受能力较弱,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之下,一些破碎的岩石等岩体结构会逐渐的风化,甚至是剥落,在这种现象之下,在进行防护手段的应用上,我们还应当充分考虑到路基路面与周围设施间的关系。在我国目前的一些路基路面的建造发展过程当中,在一些高级的公路桥梁防护中,在防护手段上一般都是采取沿线边坡种植植被的技术,例如砌石框格种草等技术,对于公路桥梁沿线较为陡峭的斜坡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当中,由于气候干旱,环境因素的制约下,一般进行防护技术的开展都是将草籽和土壤肥料等混合在工物里,然后再进行施工,这样经过混合的土壤能够有效的进行土壤的加固。
其次是关于冲刷的防护,在公路桥梁等路基路面的边坡上,应该重点进行冲刷的防护,边坡是造成冲刷质量问题的重点地区,随着路基路面防护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防护手段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例如,传统防护模式下的铁丝石笼的防护手段,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之下,铁丝也逐渐被高强度的土工格栅所代替,在防护面层的构造上,主要是通过聚氨酯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膜袋加以实现的,这样通过改造后的防护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河水等对边坡的冲刷作用,在土体的沉降的上面能够不断加以均匀,这对于防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应对措施
在进行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路面对车辆实际行驶中的承载力,以此保障路基路面的长久性。
2.1加强地质勘查以及土层的处理
在进行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开始之前,首先应该合理规划施工路线,根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的地质勘查方案,在充分的了解土层的分布状况之后,针对于不同的基层应该进行不同的路面平整。当基层土为石灰土时,对于平整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只需平地机进行刮平即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则要求能够延长初凝时间,为此,需要对缓凝减水剂进行合理的使用,初凝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70min,在进行摊铺时应当充分考虑摊铺的宽度,如果过宽,则会严重影响路面的成型以及平整。例如,在某公路桥梁工程上,该地段土质以黏土为主,大部分为黄灰色、灰褐色,局部的粉土含量过多同时含有植物根茎的有机质。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土质韧性较低,承载力相对较弱。土壤中的水分和空隙的特征决定对黏土进行翻晒,填土时高度要小于4m,挖除深度控制在0.6m;当填土的高度大于4m时,挖除深度应当大于1m,对挖除的黏土层要进行翻晒处理,以确保能够符合施工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土层的含水量来确定黏土层,最后进行回填夯实。
2.2沥青混凝土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在沥青混凝土的碾压过程中应该将温度加以重点的把控,温度过高会造成路面的裂缝以及推移,温度过低则会造成混合料不够压实。在温度的把控方面,在进行第一次的压实应该采用双驱双振压路机,一般是10t~12t,这样以错半轮的形式振压两遍,温度需要控制在120℃;第二次是以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温度控制在110℃;最后是以10t的双驱双振压路机进行静压,温度为105℃。在当天施工结束后,检查路面的平整度,针对横切面应该在画好直线后进行切割,然后再进行施工,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路面,保障路面质量能够合格。
2.3过渡段桥头引道软土地基
过渡段桥头引道软土地基的沉降会造成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由于地质在施工中钻探布孔过少,因此造成桥头路基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加固性的处理,在雨水的不断冲蚀之下,久而久之,则会造成路面路堤填料的流失。为在进行桥头引道地段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延长预压的时间以此来缓解软土地基施工后的沉降问题。并且需要根据土质条件以及路堤的填筑高度,进行袋装砂井以及塑料排水板的有效使用。
3结语
在进行道路的施工中,首先要结合以往施工经验,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的开展,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施工前一定要重点考虑地质条件,合理的开展地质勘探的施工设计,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再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从而确保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勇.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简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202.
[2]何杨闽,傅程辉.有关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224-226.
论文作者:李洪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防护论文; 路堤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