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_民族精神论文

论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_民族精神论文

论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精神论文,功能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07)01-0013-0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积极健康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和民族主体意识,凝聚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生存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和精神特质,并通过特定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文化、道德精神气质、个性心理等方方面面展现出来。特定历史现实创造了特定的民族精神,最终也一定要被民族发展的历史所选择;反过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民族精神文化,或者失落了它的民族精神,它就不可能是一个持久发展的民族。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存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人类是必须有家园的,一个民族除了必须有栖息生活的自然家园外,还必须拥有它的精神家园。自然家园对于任何民族都十分重要。缺乏自然地域家园的民族,必将在世界上四处漂泊而最终在历史进程中消亡。然而精神家园对一个民族也是至关重要的。失落精神家园的民族,民族的精神灵魂同样会居无定所漂泊遗落,民族文化会因为没有个性特质而萎缩直至销声匿迹,而没有精神灵魂、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最终也必将走向衰亡。人类、民族就是这样,永远必须生活在自然的、精神的双重家园之中。

建立“双重家园”基础上的家园感是人类普遍的需要,当然不同民族精神家园的构筑和依托形式有可能不同。比如,西方人是到上帝、天堂那里寻找精神寄托和归宿,而中国文化没有自生出典型意义上的彼岸宗教,中国人往往会在人伦亲情(血缘亲情根基的延展)和理想人格处落实精神归宿。民族精神及其文化传统就是一个民族栖息本质自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获得精神支柱和不竭发展动力的终极所在。

一个人活着要有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可以说精神支柱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所以任何一个真正自觉的民族,都会非常重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多元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走上了民族文化自觉的道路。中华民族过去很重视人的精神的高扬,今天的社会发展依然离不开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此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依靠革命精神取得了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1]

总之,民族精神家园是一定民族的精神归属所在和民族理想追求的永久寄托所在。一个民族的自然地域家园可以有大有小,但精神家园容不得片刻的荒芜或失落。对于我们民族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已成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灵魂和源泉,成为促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所以,守望建造民族精神家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增进民族认同

人类学家告诉我们,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价值信念、民族归属以及民族身份的认可确定。民族认同可以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及形成的所有结果中发生。民族的共同利益、民族文化的价值信仰、民族心理、民族生活方式,以及民族的血缘、语言、地域、历史等等,都能够成为民族认同的基础和识别特征。民族认同往往表现为对内维护族群凝聚的自我认同及对外区分我族群与他族群的相互认同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一个民族所有成员对自己民族的自觉认可和自觉归属。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血缘、语言、种族、地域、历史的认同;二是对所属的民族国家和政治组织及其共同利益目的的认同,即认可民族国家统治的合法性;三是对所属民族的价值信仰、习俗文化的认可。可见民族认同不但是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对地域、血缘、历史的认同,也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血缘种族认同、国家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可能相互交叉,也可能相互涵盖。对于民族认同而言,文化认同可能是一个比血缘种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更为宽泛也更为复杂的概念。

相对来说,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有联系也有区别,国家认同更多地依赖于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方面的共同目标,而民族文化认同则更多地依赖于思想意识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民族国家的认同离不开物质利益的基础,但更需要思想意识层面和精神心理层面的基础,真正能够带来民族认同的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如果民族成员对该民族所有的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因素不认可,就谈不上真正的民族认同。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灵魂支撑,它能够强化该民族在文化、价值信仰、心理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性,由此产生出一种对本民族的内在感召和纽带连接,促使该民族成员产生向心力和民族认同。比如说,海内外华人可能分属于不同国家,但由于具有永远抹不去的同宗血缘关系,而且具有同一民族文化的认同背景,所以,海内外华人被宗族和文化纽带紧紧连接在一起。

与此相关,积极正面的民族认同会使民族成员追随并维护本民族的共同事业和价值信仰,会对自己所属民族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当我们在世界面前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时,我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就完全显示了出来。相反,消极负面的民族认同则使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文化及身份没有自信。每一个民族的发展无不是在认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欲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的人,也总是先在文化形态及其文化认同方面做文章。

第二方面,民族认同还包括对外区分自我民族以及与他民族相互认同。一定民族以其所具有的历史、血缘、语言、精神文化及共同利益,作为自我民族的确定及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识别标志。民族认同在凝聚本民族成员的同时,也会对其他民族产生一定的排他性。所以,民族的自我认同必须与对其他民族的认同相结合,自我民族认同如果绝对化,就有可能走向狭隘民族主义。我们强调民族认同,但绝不走向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强调文化认同,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民族自我认同与对其他民族的认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弘扬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认同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理性把握。

三、凝聚民族力量

民族精神对民族的凝聚整合力量,首先来自于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民族精神既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华部分,又是民族历史过程的一种浓缩。它生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又在长期的民族共同生活中影响、浸润、塑造着该民族的共同价值信念、心理思维和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表达一定民族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所认同的核心理念。真正的民族精神必然凝聚着广大民众的共同利益和理想追求,表达显现着一定民族的公共意志。

民族精神之所以会产生凝聚整合力量,还在于民族精神可以凝聚人心、传达民族共识、会聚民族信念。文化方面的共性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与内在聚合,而文化的差异在分裂人们的意识时也会分裂人们的心理距离和内在聚合。民族精神可以把所有民族成员的价值倾向和精神意志统一起来,为实现共同的民族利益和目标而奋斗,甚至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能够把千千万万民族民众团结凝聚起来,动员起来,从而捍卫本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比如,爱国主义精神是许多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用爱民族、爱国家的精神去整合凝聚民众。很难想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会倡导人们不爱自己的民族,不爱自己的国家,会倡导与爱国主义精神相背的其他精神。历史经验已向我们昭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爱国主义等民族精神一旦衰落,就会导致国家精神的崩溃。古罗马帝国盛世之后的衰败、大清帝国的没落,都和民族精神的衰落相关。而犹太民族在失去自然地域家园凝聚纽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团结凝聚,不懈地为民族国家的复兴而奋斗,最终实现了复兴民族国家的任务,这与犹太民族精神文化的牢固分不开。

民族精神强调的是与民族的共同性的一面,它能够使民族成员认识到自己是所在民族群体的一员,这种民族归属感能够激发起人们对民族作出贡献的情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利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民族英雄的经典事迹,如“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他们之所以能够克服许多艰难险阻,忠心不变,最终回归到自己的民族国家怀抱,都在于他们在精神上、心灵中始终不渝地存有强烈的民族归属召唤。民族共同利益和血缘、文化纽带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精神,往往还会在民族处于巨大变革和危难的关键时刻,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可见,民族精神是一种能够召唤、激发民族成员为民族的共同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它可以对人们产生亲和力,使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产生向心力。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利益目标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可以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意志整合起来,为民族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一个民族只有真正地以文化自觉的意识来认识把握自己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才可能产生真正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四、展示民族形象

民族精神对内发挥民族认同、民族凝聚的功能,对外则起着展示民族形象的作用。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在于该民族有一系列富有独特个性的识别特征和标识。这些识别标只包含代表的一定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价值信仰、生活习俗、思维模式、血缘、语言、生活地域等等,在诸多民族特征标识中,文化标识是最主要的识别参照系。而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和民族认同意识的核心,对于形成民族特质和确定民族界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民族识别和民族形象展示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精神可以被看作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标识,也是塑造民族形象的决定因素。一个民族所存在的民族意识,一方面表现为对自我民族的自觉认识和认同,另一方面表现为这个民族的形象自觉意识。任何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民族,其所具有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都会促使自己民族积极塑造展示民族形象,都会努力把损害自己民族形象的任何因素降到最低程度。相反,对自己民族形象塑造展示的意识不到位或不强烈,大多是因为这个民族没有达到真正的自觉和觉醒,那么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持久富强地发展下去。

任何民族文化都存在着良莠程度不同的内容成分,一个自尊、自信、自觉的民族一定会时常反省自己民族的不足方面,改变自己民族的劣根性,培育积极健康的民族精神。法兰西民族、德意志民族、日本民族、韩国民族等许多国家民族,都在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民族性、国民性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改造。中华民族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伴随着民族个性的发展和民族个性的改造。在中国近代,国民性的进一步自觉以及对国民性的改造,几近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晚清启蒙学者以及孙中山、鲁迅等人,都在国民性改造以及中华民族形象塑造方面,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民族形象的树立在一定意义上是在打造国家品牌和民族品牌,与民族、国家的竞争力相关。比如,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许多民族发展出了非常优秀的民族品质,诚实守信就是其中的一种。在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如果哪个民族在诚实守信方面出了问题,一定会受到其他民族的鄙夷和远离甚至抛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品质,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今天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忽略甚至抛却了最重要的市场诚信资本。诚信形象的萎缩,给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污损,同时也就加大了我国参加国际竞争的成本和困难。社会信誉环境的好坏,是我国国际形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参加国际竞争的瓶颈所在。所以,弘扬培育积极健康的民族精神,展示良好的民族形象,不仅仅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要求,而且也是增强民族竞争力,使民族走向自强的必然要求。

五、推动民族发展

民族精神不但可以使一个民族产生凝聚力,而且能够使一个民族具有创造力和发展力,推动民族发展。哲学告诉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间接促进物质力量发展,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人要有点精神,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一个民族无论遇到多少灾难和坎坷,只要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一定能百折不挠,成就民族伟业,为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也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已表明,国家的强大与发展,往往是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 任何民族要想在现时代增强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新的复兴,就必须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其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对民族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它能够凝聚整合民族力量,具有增强壮大民族实力的重要功能。民族精神及民族素质已成为当今国际间竞争的第一实力资源,可见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及其国家的国际竞争实力。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大力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充分的民族自信与民族自尊品质,才可能推动民族事业和民族国家的久远发展。

另一方面,民族精神中蕴涵的那种健康向上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因素,直接就是民族事业发展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比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推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进取奋进,创造出了优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也创造了今天走向世界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民族精神不仅包含着一定民族的价值取向的精华,也包含着该民族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思维智慧,东方民族“天人合一”、真善美统一的文化精髓,对于当今世界特别是未来世界而言,很可能是一种超前的对世界的本质领悟。研究科技史的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对此就认为,东方孔夫子哲学智慧像是现代科学的一种先觉,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困境和危机,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德性精神中得到解答,中国文化将天人看作一个整体的观念,以德性理性统领真善美的文化价值体系,给陷入唯物质文化和唯科技文化怪圈中的西方世界提供了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智慧。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所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也从精神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总结探讨了改革后的宗教精神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

总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民族精神作为一定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淀,都凝结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都能够为该民族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可见,民族精神中所蕴涵的才智精华,是指引推动各民族甚至人类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智慧资源。

此外,民族精神还通过对民族自尊心的确立,推动民族及其国家的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自信意识和品质,才可能使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民族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我们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民族自尊心的培育,邓小平同志曾再三强调:“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3] 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必要出于对民族传统文化中某些弊病的厌恶而作践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没必要因对发达民族科技文明的倾慕而盲目向往发达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毕竟是民族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的部分,它把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地联系起来,显示出自己民族在其发展中的同一性和个性,已成为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在今天,民族自信与自尊已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资源。

标签:;  ;  

论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_民族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