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吴彬雄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吴彬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增强,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利工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但部分水利项目的建设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注,人们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当下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国各地空气、水源等污染问题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生活用水水质堪忧。当它们真切地影响到你我的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再也无法逃避的、关乎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大问题。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各国的共识。如何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是现在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也对于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的目的是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服务,然而单方面追求经济效应,而忽略了自然效应,甚至有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并不符合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因此,应该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当前现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熬成的负面影响。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现状,在社会经济全面建设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资源数量在不断减少,因社会经济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不断建设与发展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不仅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模以及范围越来越大,并且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以通过对水利资源的全面和有效开发,来解决当前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的水利资源不平衡以及不充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因施工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危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水利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保技术,从而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发展和提升。

2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围绕自然界中的地上水和地下水来进行的。只有修建如堤坝、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槽等基础设施,才能控制水流,实现其目的。其施工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工程的修建以牺牲河流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人为性的截流或河流改造,使其原本的流速、流向、水深发生改变,导致其中的泥沙含量、水质和水温变化,对河流中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例如三峡工程,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数千种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栖息地受到波及;自2017年2月,在江西省余干县发现第一头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江豚的死亡开始,至目前已统计到21头江豚在长江流域死亡,种群状况极度濒危。工程施工对河流水质污染尤为严重。施工大量的废水、污水涌入河流,而水库的修建又阻碍了河水的流通性。在日光长时间照射下,水中鱼类及微生物等死亡产生的有害物质,不易被稀释分解,沉入水库底部或依附于岩石夹缝中,久而久之就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通过外渗对周围农田和地下水源造成影响,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施工过程中,对原有地貌状态和地质结构会造成影响。比如在对石料的开采中,岩土剥离后就会加速岩石的风化,进而将会发生水土流失,甚至出现泥石流;在开挖基坑与陡峭高坡时,其岩土体将会产生临空面以及卸荷裂隙,可造成滑动破坏;若施工现场清理不好,弃石乱堆放,会引发泥石流等;基坑排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

2.3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水体周围的大片土地需做平整和清理,难免对陆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大量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此外,水库蓄水将对周边的土地造成侵害。当蓄水量超过一定值,水库的水会渗入地下或渗出堤坝,对周边农田造成冲击,导致土壤含水量甚至PH值发生变化,以致作物长期被水源浸泡,从而影响其产量与品质。最严重的大规模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在被征用的区域,大批原住居民搬离原址,大片农田被淹没,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及生活生产方式被迫改变。虽然政府给予了妥善的安置,但在这块陆地区域内,所承受的破坏性伤害是真实存在的且难以恢复的。

3控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

3.1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要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首先就要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位要充分保证每一步都尽量以保护生态为重要的考虑原则,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真正落实环境保护的工作。在项目施工阶段,从管理上,借鉴一些成熟的工程环境管理经验;从技术上,要结合当地环境,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施工工艺设计,尽量减少不当工艺产生的生态污染。施工作为整个项目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加大过程中的自检力度,一旦发现已经对环境造成破坏,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切忌拖后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3.2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重申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现代发展新格局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必然会进一步完善,监管尺度必然只紧不松。因此水利工程要与其他行业一路,接受更大力度的环保监管。水利建设单位要与相关环保监管单位紧密配合,做好水利行业的绿色发展推进工作,对于任何污染环境的违规操作行为绝不姑息。

3.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要想有效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还必须完善对相关环境保护的工作制度,将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抓住每一生态的细节,不仅要对动植物进行保护,还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另外还应该在自然保护区对稀少的鱼类进行保护,保证生态资源不会消失。

3.4完善水利工程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设计环节,应着重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提前做好各类预案,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河流的截流、土地的淹没、居民的迁移安置等方面慎重考虑,重点做好迁移居民的宣传工作。在施工中,做到废物、废料异地掩埋,污水、废水不直接排放;同时还要做好防尘、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工作,施工物料的运输、存放和使用中加强管理;施工完毕后,要注重恢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的生态链条继续良好运转。

结语

总之,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意识,促进水利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平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英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7.

[2]张丽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7(23):1.

论文作者:吴彬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吴彬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