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观察论文_吕萍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观察论文_吕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吕萍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法(对照组20例)和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观察组20例)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等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止血效果。

关键词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状,是由胎位异常、子宫局部收缩乏力所致,可造成产妇因失血过多死亡或子宫切除等不良结局。因此,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和出血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迅速止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手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最重要的手段,具有较为显著的止血效果。本次研究着重观察分析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4±2.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0.5)周。观察组20例患者中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6±2.3)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6±0.6)周。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治疗:将子宫提起后向侧方牵拉,观察动脉分布情况,下推膀胱,采用1-0 可吸收线从前往后进针穿透子宫肌层,于阔韧带无血管区向前穿透后打结,尽量多的缝入肌层,注意不要穿过蜕膜,结扎完毕后采用相同方法步骤结扎对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血管。

观察组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将子宫体取出腹腔外,纵向挤压宫体观察出血情况,取0号抗菌可吸收线垂直褥式缝合子宫前后壁,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右侧下缘 3cm 处进针,入宫腔至横切口上缘距子宫侧方4cm 处出针,出针后褥式缝合子宫肌层与宫底,绕过宫底与子宫后壁,沿宫颈方向缝合子宫浆肌层,后由子宫前壁进针进入宫腔,再水平出针到左侧的子宫后壁。随后采用相同步骤缝合左侧子宫前后壁,缝合过程中注意收紧缝线,将首尾两端打结。再取一根 0 号抗菌可吸收线横向褥式缝合子宫前后壁,进针处取在右侧卵巢韧带下方距宫底 3cm 处,环形横向缝合至左侧宫底。最后横向褥式缝合子宫后壁,由右侧阔韧带进针缝合至前叶,收紧缝线后在右侧子宫前壁首尾打结。打结前应先缝合子宫下段切口,缝合过程中挤压按摩宫体,挤出宫腔内积血。活动性出血停止后关闭子宫切口,并观察30min,待子宫色泽、质地均恢复正常后关闭腹腔。

1.3观察指标① 止血效果,显效:子宫质地、色泽恢复正常,收缩良好,阴道出血量小于30ml/h,生命体征平稳;有效:子宫收缩情况良好,阴道出血量为30—50ml/h,生命体征尚未完全平稳;无效:子宫质软,收缩不良,阴道出血量大于50ml/h[2]。② 比较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经过 SPSS19.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结果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20

20 8(40.00)

11(55.00) 7(35.00)

8(40.00) 5(25.00)

1(5.00) 15(75.00)

19(95.00)

4.137

0.046

2.2临床指标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产后2h出血量

(ml)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20

20 58.2±15.7

57.9±16.0

0.060

0.953 943.2±124.3

556.9± 83.9

11.520

0.000 89.3±13.4

41.1±11.5

12.207

0.000

3讨论

对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给予催产素、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热盐水纱布按摩子宫、宫腔纱布填塞、盆腔子宫

动脉结扎等方法,均无效果后行子宫切除术[2]。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利用缝合线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从而对子宫肌纤维间血管及子宫壁弓状血管进行有效压迫,在子宫前后壁、子宫底的浅肌层进行褥式缝合,对出血部位直接产生压迫作用促进血液凝固,提升止血效果的同时有利于预防再出血,达到彻底止血的效果,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易操作等优点[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的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法的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采用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能够有效提高止血效果和效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紫凤.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6):40-41.

[2]李芳.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法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153+155.

[3]杨义凤.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6,22(12):2466-2468.

作者简介:吕萍(1977.2-),汉族,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论文作者:吕萍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观察论文_吕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