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_信息社会论文

论信息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_信息社会论文

论信息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方法论文,社会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6-0009-05

一般认为,自1976年始,人类被卷入以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信息化革命。这次革命,“不仅对现代工业社会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它将引起如此规模的社会变化,使现代制度转变为全新类型的人类社会,即信息社会”①。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变革的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从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在加速重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新内容体系,教会人们在信息社会生活、生存的本领,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信息化方法体系,以适应人们新的信息观和信息获取方式、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学习方式以及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

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要求

1993年9月15日,美国宣布人类已进入“永久改变人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方式”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革命性时代。这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的革命,源于将各种音频与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化信息,并通过光纤和卫星连成的网络,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的技术,即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稀有资源到主要依靠信息、知识的转变,创造了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资源,加速了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而且改变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时空观念以及交往、工作与活动方式,将人的现代发展迅速推向信息化时代。

1.信息社会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改变了交往方式,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本质

伴随着TCP/IP技术的产生而得以实现的因特网(Internet),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传播、贮存、利用信息的方式,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因特网以其数字化、全球性、实时性、多媒体水平和交互性等特征,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网络交往是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它开辟了虚拟交往领域,扩充了现实交往空间,丰富了人的交往内容与交往方式,显示了人的现代文明进步。网络虚拟交往具有平等、自主、自由、广泛、多样的特点,它完全建立在交往主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可以不受现实条件和利益关系的制约,把交往变为非功利的信息与情感交流,也就是交往双方或多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进行对话、交流,只要交往双方或多方接受、满意,交往就可以进行下去并不断密切。也许这正是网络交往的魅力所在。网络为人们满足情感需要、进行情感交汇和交流、建立情感关系提供了平台,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信息社会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2.信息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

在物理与逻辑两个层面上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系统技术,是信息社会建立的基础。在物理层面上,计算机借助信息媒介,实现连接以后,形成网络技术系统。从逻辑上讲,网络技术还是凭借传播协议及丰富的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而形成的一个虚拟的应用技术系统。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社会创造了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现实虚拟世界②。在这个世界中,信息传播超越了以往报刊、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第一次把信息传播变成及时互动的交流,为人们的交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这个世界中,信息、知识和理论的不断更新和丰富,为人们增长见识、获取知识、提高判断和选择能力提供了资源与平台。在这个世界中,交流、沟通的便捷与及时,压缩了时空界限,消除了时空障碍,为人们的学习、研究乃至生活提高了效率和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这个世界中,虚拟的空间为人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理想化模拟和试验的可能,提供了预测目标与预防风险的条件与手段,从而促进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发展。

3.信息社会的发展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信息的狂热痴迷与膜拜。这种狂热逐渐蔓延、传染,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通病,它导致一些人追逐信息的流变与增长,过度攫取和占有信息资源,而缺乏对信息的价值评价、理智选择与合理吸纳。其二,使人产生信息选择困难。信息社会无限丰富和快速更新的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媒体储存、传播信息的局限,实现了信息跨时空的海量交换与连接。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另一方面给人们造成了强大的“信息压力”和“信息选择”的困难。其三,网络领域的虚拟性、诱惑性,容易使人成瘾而丧失主体性,导致人们在各种网络信息符号诱惑下丧失自我、自主、自由,甚至表现出“信息强迫症”、“点击强迫症”、“游戏强迫症”等病态行为。

毋庸讳言,信息社会的发展置人的发展于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之中。这一矛盾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双重要求。一方面,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有利条件,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如何通过更具有信息社会特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有效地帮助人们“建立比较稳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之免于太深地陷入强迫性之中”[2]。笔者认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树立了主动出击意识,自觉拓展工作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方面有过一些成功的尝试。目前,更为紧迫的是如何更加科学地把握现实与虚拟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身处信息社会的人们在思想道德发展方面的新特点与新规律,积极摸索信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方法,加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二、信息社会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

“美国在线”总裁史提夫·可兹说过:“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本质上不是单纯的科技进步事件,而是一种社会、政治与文化的现象,是‘人’本身的问题。”③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信息社会以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广泛延伸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为革命性标志,对人的现代发展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现代发展必须正视并认真对待这些影响,尤其是它所带来的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与创新就会失去现实的基础。那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在思想道德发展方面会呈现什么样的新特点呢?

1.主体意识的强化与自我的迷失共生

信息社会大不同于传统社会,它为反对封闭、保守对人的桎梏,提倡个性解放,提倡人的自由、平等,高扬“人本主义”大旗,倡导发展人的潜能、解放人的个性、创造人的生活、实现人的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技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地支配自己、设计自我,自主性、平等性既是时代特色,也是人们普遍的价值诉求。

在这种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一方面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强调个人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等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以及社会对个人应负的责任,强调尊重和保护自我利益;强调自己有选择日常生活的自由,同时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强调对思想道德问题作理性和自觉的把握,重视自己的自主判断,淡化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不以他人的、传统的或权威者的意见为主要的或首要的评判尺度,不人云亦云等。

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人也会在这种主体性的解放中迷失自我。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眼花缭乱的多样化信息,个体的自主性、自由性得到极度张扬甚至极端膨胀。这种极度张扬与极端膨胀却往往带来自我的迷失与主体性的失落。比如,一些人迷失在物质世界中不能自拔,过分强调自我需要、自我感受,漠视他人的利益与需求,甚至置道德于不顾,见利忘义,追求拜金主义。一些人过分推崇信息,沉浸在信息浪潮中对主导、主流信息丧失了有效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理想、信念、责任等崇高品质慢慢销蚀。

2.价值选择的层次差异与指向偏差明显

在信息社会,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它有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全球性、即时性和容量无限性等优势。信息社会,无疑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处于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思想行为受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思想道德发展中,人们不再拘泥于中国古老的传统道德,而追逐新思想和一些时尚、流行的行为方式,更容易接受一些新的社会理论、思想观念,对自己、对他人道德行为的评价更具宽容性,对价值与文化的多元性抱以更加开放、中立与认同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容易诱生价值相对主义,致使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出现的道德问题“非道德化”以及政治问题“非政治化”等倾向。

在信息社会,信息网络四通八达,各种信息越来越公开,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信息的交流更加开放,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涌入我国,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团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碰撞,过去那种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图景开始为不同形态、不同形式的多元化、多色彩的思想道德文化所取代。

显然,在这样开放、多元的信息社会中,鱼目混珠、五花八门、相互冲突的信息,对人们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引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的无所适从,人们价值选择中明显的层次差异与指向偏差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这既可能是身处开放与多元化环境中的个体理性思考的结果,更可能是因为价值标准迷失或选择困难所引起。

3.高认知水平与低行为指向并存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内部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它包括一个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认知、情感、行为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在传统的社会模式下,各种媒体和信息渠道传播的信息,无论是内容还是价值指向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简单的环境中。因而在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比较容易具有一致性。

而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互动进一步增强,人的交往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社会交往互动平等性更加彰显。这给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条件,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对社会的融入、认识、体验等互动形式,可以有效的促使人的思想品德心理要素从不稳定走向稳定,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这也使得社会对人的控制力减弱,人们在与来自各种不同阶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道德观的人的互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不同思想道德体系的激荡与影响,因而自身的认知、判断和选择常常处于举棋不定、矛盾的状态中,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不一”、“知行不符”等双重表现。

三、大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人民群众的生活因社会信息化而改变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主动吸纳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积极构建适应信息社会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方法体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加速实现现代化。

1.将信息技术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应该是能促进自觉学习,促进自主接受,促进自我教育的信息。越来越多的科学事实证明,人类有两种信息加工系统——种是加工言语材料的系统,另一种是加工视觉材料的系统。只有尽量将材料以言语方式和非言语方式呈现,才能满足大脑加工信息的需求,提高人的学习效率。“语词和画面虽然互不相同却可以互相补充,并且当学习者能够在心理上整合视觉表征和言语表征时,良好的理解才能产生。”“两种通道是不等价的,语词有利于呈现某些材料——这些信息的表征也许更正式,因而需要花更多功夫对它们进行转换;而画面则有利于呈现另一些材料——它们的表征更直观,更自然。”[4]因此,对受教育者呈现教育信息时,教育者主要有两种可以利用的方式——语词和画面。语词包括言语和打印文本;画面包括静态图形(如插图和照片)和动态图画(如动画和视频录像)。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出现后,大大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包括采用大量的静态图形和引人注目的动画片、录像等形式的动态图画,以致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

从信息论观点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一种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和转换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教育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语词,如课堂讲授、报告演讲和书本(包括各种学习资料),比较忽视人们用视觉模式来加工材料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学习的潜能。也就是说“言语模式呈现信息主导了我们相互传递信息的方式,而言语式学习(verbal learning)成了教育中主要的学习方式。”[5]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地采用纯言语以外的模式,来呈现自己生动的教育内容与信息呢?实际上,近些年来,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倡导和主张通过语词和画面为受教育者呈现可供自主学习和选择接受的材料,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多媒体技术的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远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都还亟待提高。学习、研究、吸纳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包括教学技术与学习技术),将它们转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自觉采用多媒体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接受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规范,是信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创造与现代传媒相竞争的隐性教育方法

大众传媒高度发达、广泛渗透、无缝覆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构建了人们日常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方式,在引领大众文化发展、宣传现代生活方式、倡导新的消费理念等日常生活层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现代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由于其具有面向大众的直观、感性特征,往往比其他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6]但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时尚风貌并不一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因此,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现代大众传媒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相互竞争的关系。如何借鉴现代传媒成功的经验并有效地回应它们的挑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参与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大量社会信息的支持。但伴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多层面、多样化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成员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正在发生变革,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所依赖的信息渠道也由单位内转向单位外,转向现代大众传媒,使“学习和获取知识已在某种程度上脱离正规教育系统”[7]。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行政组织体系开展的传统模式,其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借鉴现代传媒成功扩张的经验,探索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建立新的教育阵地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必然的选择。

隐形教育的实质是教育方法的信息化,即:教育者将体现社会要求和教育者价值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广泛撒播到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其自主选择、学习、接受思想道德。隐性教育方法使教育者从高高在上的教育权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退隐到日常生活的背后,而教育成为受教育者在教育者主导下自主选择的结果。这不仅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体现了信息社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转变,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真正平等起来。

隐形教育的具体方法包括:其一,渗透式教育方法。众多专家认为,隐性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优秀的任课教师、进步的课程设置、高层次的办学方向、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中。[8]教育者自觉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要选择合适的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等。其二,陶冶式教育方法。它主要指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人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和影响。其三,实践体验教育方法。这是指组织人们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单位与社区的管理和建设,或者组织人们走出家门、单位和、学校,走向社会,志愿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实践体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8年抗震救灾和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体现了体验教育方法的巨大作用。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在信息社会,只要轻点鼠标,进入网络,人们就被卷入了信息的海洋。信息社会,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丰富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同时,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工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载体提供了可能。

首先,网络是信息的现代载体,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网络上丰富的共享信息和多种多样的信息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巨大信息资源。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教育者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更新教育内容,还可以选择与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信息,为受教育者提供服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其次,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有助于迅速、准确地了解人们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增进相互沟通,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第三,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和非强制性,有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对于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人们能够自主地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点击、浏览、下载。在这个过程中,淡化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界限,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逆反心理,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们的自我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第四,网络以图、文、声、像等形式形象、生动、逼真地呈现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为载体,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促进了方法等的发展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视觉、听觉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感知与接受,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当前,我们要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程,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是积极抓住我国网络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强与政府、新闻单位、社会组织网站建设的协调,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二是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规律,组织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如,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互动方式,组织网上主题教育活动;针对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利用网络开展文化活动;利用网络方式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等。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逐步规范网络秩序与网络行为。四是提高队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要求,需要建设一支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在网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9]。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帮助网络技术保障人员学习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使这两支队伍能够更好地协调配合,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需要。

收稿日期:2008-10-20

注释:

① 松田米津.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信息社会[M].华盛顿1981:59。转引自何明升著.叩开网络化生存之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8。

② 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却是一个现实的并且对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着现实影响的世界。

③ 转引自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5。

标签:;  ;  ;  ;  ;  

论信息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_信息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