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论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探究论文_马书彦 王玉

后方法论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探究论文_马书彦 王玉

【摘 要】 多年来,英语专业教师也致力于寻找一种行之有效地教法,但毫无结果。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应用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提出了后方法论的概念及其理论,它包含了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三大特征及十个宏观策略,它没有固定的一套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程序要求,但它又是一种方法。其次,探讨了后方法论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旨在提升英语专业教学的质量及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 后方法论;英语专业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6-004-02

1、引言

纵观20世纪的外语教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教学方法的研究史和实验史。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应用语言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讨着更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对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来说,外语教学研究就是教学方法的研究。虽然我国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清楚的知道"教无定法",更注重的是"但必有法,贵在得法",但还是从教学理念上跳不出"法"的束缚。国内外对各种"有效"方法的不断追寻,在方法本身上大做文章,使得外语教学研究进入了一个误区:总在寻找一种事实上不存在的万能方法,而忽略了对外语语言教学本质、教学过程及众多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近年来,受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对以具体方法为外语教学组织原则质疑、不满的基础上,一些国外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先后对各种外语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如:当论及现有语言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时,英国英语语言学家Allwright 称之为"相对无助"( relative unhelpfulness) , 最后干脆宣告"方法已经死亡"( Method is dead)。美国应用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以非英语本族语者(印度裔美国人)的身份,从国际教育专家的视角,提炼了自己25年的英语教学和研究经验,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本质出发,通过对现有语言教学方法的批判性研究,提出了后方法论的概念及其理论。后方法论是针对外语教学提出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method)。它没有固定的一套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程序要求,但它又是一种方法(pedagogy),是对外语教学的一种宏观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2、后方法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原则

后方法外语教学不是对传统语言教学方法的反叛,而是对各种教法的延伸和超越。Kumaravadivelu(2006)对教学的一整套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和思索后,提出了后方法教学的三大特征及十大宏观教学原则。

2.1 三个特征

特定性是指外语教学所面对的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定性,即教师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包围的特定制度语境中教授一群抱有特定学习目标的特定学生。因此,特定性反对针对不同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使用相同的教法。特定性外语教学主张教师通过自身的敏感性语言教育构建符合特定环境和教学情境的教学,这种知识是教师在其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仔细的观察自身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重新尝试,循环往复而形成的。

实践性是指教师把实践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反对传统的认为理论家是知识的生产者,教师是知识的消费者的观点,后方法论则是认为教师从他们的实践教学中发展理论并在实践中实施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对有关理论持开放的态度,首先研读理解理论的内涵,然后结合具体的和特定的教学环境加以运用,并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逐步构建自己的有效教学---实践性理论,并且这种知识理论是实用的、动态发展的。

可行性是指外语教学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由于不同学习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和政治背景、生活经历不同,学习需求不同,教师要重视这些因素所形成的特殊的情景。不能简单的把语言教学局限于课堂内教授语言,不能把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和社会需求割裂开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带人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文化意识等,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需求。

2.2 十个宏观策略

一是学习机会最大化,教师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在课堂上创造学习机会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机会;二是意图曲解最小化,即尽量减少师生之间的意图被曲解的可能性;三是促进协商式互动,努力使用外语进行真实的、有意义的交流;四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和自我监控能力、学会学习;五是培养语言意识,使学习者不仅懂得语言的形式结构,还有懂得语言的交际价值和社会功能,从而提高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六是启发式语法教学,借助语料库中抽取的范例,引导启发学习者掌握语法结构形式;七是语言输入的语境化,提供语言输入语篇的上下文、语言交际环境和文化背景知识;八是培养综合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和译的各项技能协调发展;九是语言教学的社会依赖性,即要求密切关注外语教学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环境,才能提高语言学习效益;十是提高文化意识,鼓励语言学习者以自己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为基础,积极创设学习机会,参与课堂交际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后方法对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

3.1 回归生活,实践体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当今的英语专业教学活动十分复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活动的需求。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尽可能创设真实语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这是后方法对英语专业教学的精神实质。基于任务的教学,要把英语专业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经验世界相联系,提倡在做中学,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基于项目内容的教学,把学生置于一种科学研究的实践情境中,让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思维能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英语专业水平;基于内容的教学,也要尽力把促进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与学科知识同步提升;基于主题的教学,在让学生探索每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过程中,增长其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这样在实践中英教专业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新独特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3.2 互动协商,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的经典古语精准地概况了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英语专业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能有效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课上的各种互动协商,最终使学生能够将英语语言和文化习得并内化。同时消除师生和生生间的障碍,使学生树立能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提供最大化的学习机会。在课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态并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法等。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理念错位最小化",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3 赋权增能,提高学生自主性

英语专业的教师要转变角色和增添任务,一方面,给教师赋权。教师不只是理论的实践者,更是理论的研究者,要教学经验理论化。英语专业教师要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实用性的和动态发展的教师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基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及其内容,自主决策和创建合适的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练习和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会学习、合作学习、思考探究学习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正是后方法论所提倡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3.4 加强英语文化意识,确保社会关联性

英语文化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及其自觉性和自主性,促使学英语的工具性动机转化为融入式学习动机,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从而可以促进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多种匹配,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系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英语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高科技,深入挖掘丰富的、多元的、经典教材的文化内容,获取有关英语使用国家的社会、政治、教育、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等知识和信息,渗透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使用国家的民风、民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提高学生的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英语专业的教师要关注社会、服务社会,语言离不开社会。语言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的观念是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它体现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关系的上升和保护。所以英语专业教师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重视对学习者身份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现实,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和社会的双重需求。把现实的社会政治意识融入课堂活动,有效促使学生身份的形成和社会角色的转换。使英语专业教学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与地方发展的需求。

4、 结语

"后方法"是审视英语专业教学的一个宏观视角,它给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理念---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改变英语专业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的重点不是研究教学法和教学模式,要跳出探寻最佳"教学法"的怪圈,英语专业教研活动多研讨新的教学理论如何指导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综合语言技能等,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使教师教学经验理论化,发展教师理论。同时,英语专业教师要重视和提升自身专业和素养的发展。要树立并践行终身学习专业知识及新的教学理论;要对所教授的英语专业内容所在的社会、政治和教育环境保持敏锐的觉察力,更要对我国目前的社会政治保持高度的敏感;研究如何将现实社会政治等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如何促使学生身份的形成和社会角色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Kumaravadivelu B 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 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2006.

[2] Richards, J, Rodgers, T.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 Edi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郑玉琪,陈美华. 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4]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论文作者:马书彦 王玉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后方法论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探究论文_马书彦 王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