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徐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徐路

江苏卜银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现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则在施工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给建筑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危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十分关键,施工单位要能完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采用科学合理施工技术,展开建设工程施工,进而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1 关于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技术运用的分析

1.1 电气接地设计

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因此,在展开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电气建设十分关键。电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言较为重要,如果没有电能,人们对工作效率将会降低。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电气建设符合相关的要求。在进行电气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能充分运用电气接地技术合理规范的施工。对于每一层的电气建设都要进行科学接地设计,确保每一层的电气都是相互连接的。其次,对于电气设备的选择,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要求标准,保证电气设备的质量达标,并且具备较强的防雷性能,这样在雷雨天气时人们也可以正常的用电。

1.2 建筑防水技术

建筑防水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较强的影响。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的用水,一旦管道泄漏,不仅会影响人们正常用水,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短缺,所以,做好建设工程的防水施工十分重要。施工单位在采用建筑防水技术的过程中,要能采购质量较高的防水材料,确保防水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然后按照相关的防水施工要求标准展开防水施工,要对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反复的进行管道检查,加强防水施工的监管,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水质量,而且也十分便于日后施工人员的维修。

1.3 软土地基设计

建筑工程是一项巨大的施工项目,其施工范围较为广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经常会遇得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就是地质土壤含水量过多,导致土壤过软缺乏较强的硬度,这样就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标,并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排出,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力,这样软土地基才能承受建筑工程带来的压力,减少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创建安全施工环境。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填垫层法、强夯法、置换法、化学加固法等[1]。

2 关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现场管理机制

调查显示,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之所以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和标准,其主要原因在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完整的施工现场监管机制。因为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现场管理机制,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很多情况下,监管人员没有明确监管范围和主要监管施工项目,进而使得施工现场过于混乱,缺乏良好的安全性。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充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建筑工程质量却没有得的相应保障。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选择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其施工技能较差。多数施工人员都是从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严重缺乏安全施工观念,这样就给监管人员的工作带来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在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不仅给自身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并且也使得施工单位损失大量的资金,延误工期[2]。

2.3 监督管理人员责任感和专业监管能力较低

施工现场监管人员作为施工单位重要的工作人员,其施工现场监管能力和具备职业道德精神影响着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率。通过对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的调查,从中发现,大部分监管人员都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观念,在工作的过程中擅离职守,并且缺乏较强的专业监督能力,无法顺利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的指导。最终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3]。

3 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提出的主要管理对策

3.1 构建完整的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方案

施工单位要想让施工技术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价值,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就要指派专业的设计人员和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和地质土壤条件,从而确保设计人员可以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图纸,并明确建筑工程施工关键点,以便于现场施工人员监督和管理。其次,监督管理人员要同设计人员加强合作交流,掌握主要施工内容,进而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建立健全完整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方案,这样监管人员就可以规范化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基础上,加强施工,提升管理效率[4]。

3.2 规范化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为了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效率,监管人员必须要意识监管方案的重要性。在建立监管方案的过程中,要能明确主要的管理目标,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不断对管理方案进行完善,规范化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有很多。监管人员既要考虑容易产生安全问题,也要考虑不确定因素。在施工之前做好充足的安全准备措施。不仅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而且对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监管人员都应加强重视。例如:在施工材料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监管人员要确保所引进施工现场材料质量达标,对于施工材料的储存和堆放都要遵循相关的要求,避免施工材料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要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程序使用机械设备,在施工之前和施工之后,监管人员都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确保机械设备没有故障,质量符合建筑施工的需求,这样才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一道安全的保护屏障,促使其安心的施工,正确操作机械设备,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5]。

3.3 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和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建筑工程中主要施工队伍,缺一不可。因此,在展开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培训,让施工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和危险性,增强其施工技能,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让管理人员形成良好责任意识。其次,施工单位要能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合作沟通,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施工人员就可以及时的像监管人员进行汇报,以便于监管人员快速的解决问题,这样施工单位才能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6]。

3.4 完善监管机制,落实责任制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可以起到良好的职责,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监管人员完善相关监督管理机制,要确保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可以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合理的进行管理。施工单位必须要落实责任制,实行奖惩措施,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施工单位就可以快速的找到责任人,并对其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因此,施工单位要能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创新监管管理责任制,进而促使监管人员科学的工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明确主要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的现场施工监管人员,要确保其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技能,在展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确保施工人员可以遵循相关的要求规范运用施工技术。其次,施工单位必须要为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便于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做好安全防范,为现场施工监管人员减少管理难度。

参考文献:

[1]王志豪.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问题与措施[J].居业,2016,(03):45-67.

[2]刘彤.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4,(04):90-120.

[3]丁茂喜.试论建筑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07):70-98.

[4]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90-120.

[5]杨洛河.探讨如何加强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J].建设科技,2014,(11):23-45.

[6]郑宜金.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福建建材,2013,(11):90-130.

论文作者:徐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论文_徐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