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421005)
摘要:目的 探讨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的疗效。方法 取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5)和中医组(n=35),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所有中医组患者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6MWT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中医组患者治疗后SGRQ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疗效优良。
关键词:COPD稳定期;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患者病程较长,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中医肺病康复疗法是目前肺部疾病患者的新型康复治疗方式。为进一步了解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的运用效果,本院对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35例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了中医肺病康复疗法,并与35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对比,获得一定研究成果,以下就患者疗效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Ⅱ-Ⅳ级患者;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1]。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妊娠或哺乳状态患者;急性发作患者;精神、认知、意识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5)和中医组(n=35),常规组患者男女比21:14;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7岁(s=8.5);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6年(s=5.1);中医组患者男女比20:15;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8岁(s=8.3他们);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7年(s=5.2)。对常规组与中医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多索茶碱片(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11),0.2g/次,2次/d,持续治疗2个月。
对所有中医组患者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导引术:指导患者全身放松,进行吐故纳新,促进脏腑功能恢复。②推拿: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采取顺时针方向对患者腹部、丹田部位按摩,对关元穴、巨阙穴、中脘穴、云门穴等穴位进行一指禅按摩,拿揉、平推、按压胸大肌;随后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根据患者呼吸节律对患者肾俞穴、肺俞穴、关元俞穴、气海俞穴进行点按,吸气时轻按,呼气时重按,点按时局部酸痛感以患者可承受为宜;采取双掌轻扣患者背部,至上而下,促进患者排痰。③针刺:选择患者膻中穴、肺俞穴、肾俞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气海穴、尺泽穴、定喘穴等相关穴位进行针刺治疗。④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体操训练、器械训练等,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量、运动时间,地点患者过度劳累[2]。⑤中药口服,使用自拟补中祛痰方进行治疗,基础方如下:党参、黄芪、茯苓、旋覆花、紫苑均15g,款冬花、枳壳、半夏、陈皮均9g,桔梗、杏仁、生甘草均6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次150ml;加减如下:a,痰重者,+桑白皮、瓜蒌、天南星、莱菔子;b,兼痰热者,+黄芩及柴胡;c,喉中痰哮、难以呼吸,+射干、麻黄、杏仁。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肺活量FVC、6min步行试验6MWT)状况。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况,采取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GRQ)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分析
中医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6MWT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中医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51.8±12.7)分与常规组(51.9±11.8)分相比无明显差异,t=0.034,P=0.973。
中医组患者治疗后SGRQ评分(33.2±15.4)分与常规组(42.5±13.7)分相比明显较低,t=2.669,P=0.010。
3 讨论
COPD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呼吸细支气管远端末梢肺组织残气量增多且持久性扩张,且常伴随出现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泡间隔破坏、肺、容积增大等,直接影响患者肺功能及呼吸状况,导致患者出现咳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诊治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这表明通过治疗改善患者通气及血流的比值是COPD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COPD在中医中可归属于“咳嗽”及“喘证”范畴,按照临床症状分析,COPD稳定期病机主要为肺脾气虚,兼以痰浊阻于肺络,本虚标实之证,因此需益肺健脾,补气通络,化痰止咳。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自拟补中祛痰方源自六君子汤,可化痰润肺,降气止咳,兼以补益脾胃,达到生痰乏源、肺金自清的治疗目的。而中医改善COPD患者重在调节机体“元气”,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元气源自先天,依赖于后天充养,与脾肾关系密切,是完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物理基础以及动力源,对人体脏腑、经络等器官或组织具有激发及温煦的作用,这也是中医肺病康复法治疗方案的核心内容,比如导引术、推拿及针灸均可有效缓解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以往临床多采取西药治疗COPD,本次研究使用的多索茶碱属于支气管扩张剂,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活性来平滑肌松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西药治疗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不佳。呼吸康复疗法是1998年WHO针对中重度COPD患者提出的治疗方案[4]。中医肺病康复疗法治疗过程与呼吸康复疗法较为相似,患者接受程度高,目前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中医中认为COPD主要因通气/血流比例下降引起元气受损致病[5]。本次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优,说明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效果优良。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时通过推拿和针刺穴位可促进患者机体血气恢复,改善元气及机体内平衡,改善患者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平衡;通过导引术、运动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提升排痰效果,进一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轻肺部压力,改善患者症状[6]。
综上,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中医肺病康复疗法疗效优良,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患者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过程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陶建峰,唐斌擎,方泓,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5):53-55.
[2]陈麒,田君,蒋骏,等.改良中医呼吸导引康复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0(3):33-39.
[3]彭磊,陈红英,陆剑豪等.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11):1453-1456.
[4]王福琴,刘政,李成伟等.基于TCM-PRO-PHD量表的芪苈强心胶囊改善老年COPD致PH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5):1011-1013,1017.
[5]阮越勇,王蓓蕾,李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与理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7,10(4):401-405.
[6]范良,孔壮.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19(10):1425-1426.
论文作者:伍际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肺病论文; 疗法论文; 常规论文; 稳定论文; 呼吸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