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国有企业技术产品采购评价方法研究_经济论文

国有大中型企业购买技术商品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中型企业论文,评价论文,方法论文,商品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的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当前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增长很快,从本世纪初的5%~20%,发展到50年代、60年代的50%左右,进而达到80年代的60%~80%。企业要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争发展,就要不断适应市场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作用,防止引进技术的盲目性,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技术市场购买技术的评价方法。

企业购买技术时首先应遵循下列几个基本原则:

1.技术先进性原则。即用新技术改造企业落后技术;用新设备更新陈旧设备;用新产品新工艺取代原有的产品和工艺。

2.生产可行性原则。即企业要考虑引进技术的安装设计;设备的配套能力;交通运输保证能力;燃料、能源、原料供应能力;未来产品销售能力及管理能力等。

3.经济合理性原则。即投入──产出原则。投入少,产出多,收效快,是企业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追求的目标。投入少,包括资金、人力、物力耗费少以及资源的节约。产出多,包括产量增长及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较大幅度的上升。收效快,是指投资项目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期短,企业达产快。

4.社会有益原则。买进的技术不仅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为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如可以减少企业“三废”排量,改善周边环境等。

以上述原则为基础,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技术、经济、管理三个方面。这里我们只讨论前两者。

第一,技术方面考核购买的新技术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可用下表1中的指标反映。

第二,经济方面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新技术对生产效益的贡献;二是投资回收问题,具体指标见下表2。

基于以上指标,我们对购买技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确定四项主评价指标,即技术先进指标;技术效益指标;市场前景指标与社会效益指标。其次,四项主评价指标下设12项分指标,每个指标又划分为5个评分等级,各赋值9、8、6、3、1分。第三,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大量统计数据测算,对四项主评价指标依其重要性设置权数。技术效益指标与市场前景指标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权数都为0.3;技术先进指标也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及竞争能力,但该指标的作用是间接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之上的,因而取权数0.25;社会效益权数与企业生产及经济效益关系不很密切,因此取权数0.15。

表1 采用新技术对技术进步的贡献

表2 采用新技术对经济效益的贡献

表3 技术购买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项目投资效益值及专家制订的评价等级标准,可以对该项目优劣作出评价。

表4 评价等级标准

项目优劣性优良中 较差 差

项目投资效益M

≥90% ≥80% ≥70%

>60% <60%

该指标系统数据收集容易,方法简单易行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与计算,我们可对所要购买的技术的效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作者为研究生,本文在任兆璋教授指导下完成)

标签:;  

大中型国有企业技术产品采购评价方法研究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