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妇女痛经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郝颖

中医治疗妇女痛经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郝颖

郝颖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 要】目的:通过中医治疗方法改善或根治妇女痛经问题。方法:选取我医院痛经患者100 人,针对引起痛经病因不同,采用不同中医药方,并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法进行治疗,以达到预期目标。结果:参与研究100 名患者大多获得显著疗效,极少数无效甚至病情加重。

结论:中医治疗妇女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痛经;临床方法【中图分类号】R27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58-01

引言痛经是妇女常见病痛,一般发生在经期初始一两天,也可能发生在经期前后,临床表现为小腹胀痛、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心、腰背酸痛、腿软无力等,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生活及工作。近年来甚至有人提出女性经期严重时应该有带薪假期,初衷是好,但如果真的施行却会严重影响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招聘。痛经治疗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痛经,西医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痛,不能根治。中医讲究“通则不痛”,注重调理气血,能更好地缓解痛经症状。本研究选取100 名患者针对不同病因选用不同药方,观察中医治疗对痛经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中医对痛经治疗有明显作用,此发现对广大受痛经折磨的女性来说无异于天大福音。

1 一般资料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者占53.2%,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育的年轻妇女。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年女子,继发性痛经多见于育龄妇女。本调查抽取100 名女性痛经患者年龄在19~34 岁之间,平均年龄23.3 岁。

2.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痛经用不同的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2.1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为经期血量少、血色暗黑、严重血滞会导致行经不畅,经期不准。中医奉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气不通必然会引发疼痛。气滞血瘀要从根本上治疗应疏通气血,肝主气血,应用药舒肝,最好还能结合推拿治疗,以推拿手法打通任督二脉,疏通阻滞的血液。气海、关元、中极、血海、足三里、合谷等穴可行血化癖,补益气血。按揉肝俞、肾俞、脾俞、命门等穴可疏调经气,开通闭塞。推、揉、拿、摩腹法等手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以推拿疏通血液,再辅以药物治疗,以达到预期目的。

药用当归、赤芍、延胡索、香附各15g,乌药、枳壳、川芎、丹皮、桃仁、红花、五灵脂各10g,甘草6g,每天一剂,水煎服。气滞血瘀引起痛经的病患20 例,经治疗完全治愈15 例,症状缓解5 例。

2.2 寒湿凝滞型寒湿凝滞型多发生于体质虚寒或经常吃寒凉食物受寒气侵袭的女性中。临床症状表现为小腹寒凉胀痛、腰背酸痛、月经量少,非经期可能还会有白带异常。相较而言寒湿凝滞型痛经疼痛感最大,受客观原因影响大,多见于继发性痛经的患者。治疗应采取温和疗法,用药物排出体内寒气。药用当归、丹参、延胡索各15g,乳香、没药、赤芍、川芎、干姜、五灵脂、蒲黄、丹皮、牛膝、红参各10g,肉桂、小茴香、甘草各6g,每天一剂,水煎服。针对此症状引起的痛经治疗时还可以结合针灸疗法,取穴中极、归来、三阴交、足三里。以针灸疗法协助排除体内寒气,使药物更好发挥作用。病例中符合本症患者33 例,经治疗症状显效28 例,有效4 例,无效1 例(该患者未经医嘱,用药期间接触寒凉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血热壅阻型此类患者较少,血热壅阻型患者与寒湿凝滞型患者表现明显不同,临床表现为面颊红赤、尿液黄、大便干结、小腹灼热,此类型治疗应注重疏通壅阻、降低血温。药用当归、生地、赤芍、石斛、香附各15g,丹皮、柴胡、川芎、麦冬、川牛膝、桃仁、红花、枳壳、三七各10g,月经过多者去川芎,加益母草15g、地榆炭10g;月经过少者加丹参15g。每天一剂,水煎服。此原因引起的痛经病患较少,只2 例,占研究人数2%,2 名患者经治疗均有显著效果。但由于此类患者较少,为避免研究误差,此药方还有待继续考察。

4.气血虚弱型气血虚弱型痛经多发于贫血患者中,临床表现为经期血量少、经期前两天小腹隐隐作痛,按住时疼痛感明显增加、严重时脸色苍白无血色、大腿酸软、脉搏跳动无力、时而出现头晕症状。此症多见于贫血患者,贫血患者也会因月经出血而加重贫血,形成恶性循环。中医治疗从补血益气角度出发,药用熟地、党参各25g,当归、白芍、枸杞、杜仲、菟丝子、山药、山茱萸、白术、茯苓、巴戟天各15g、阿胶(烊化)、砂仁、木香各10g,每天一剂,水煎服。100 例病例中此类患者比例最大,有35 名气血虚弱患者。经药物治疗显效28 例,有效7 例。由于气血虚弱需长期调理,在研究时间内部分病患仅达到有效程度,相信长期坚持中医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

5.肝肾亏损型此类患者大多不是在行经期间疼痛,疼痛多发于两次月经之间,临产表现为月经期间量少色淡、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经色黯淡或有少量血块。肝肾亏损会使患者烦躁易怒、身体孱弱,严重还会导致不孕不育,先天无相关疾病、生殖器官无损伤却一直无法怀孕的女性多因为肝肾亏虚。治疗根本是要滋肾养肝,药用熟地25g,生地、山药、女贞子、旱莲草、丹参、香附、益母草各15g,泽泻、丹皮、五灵脂、蒲黄、乌药、红花各10g,每天一剂,水煎服。此类患者10 人,3 人较为严重,一直无法怀孕。10 人的治疗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无法怀孕的1 人在研究期间检查发现已受孕。另外两人也达到了有效治疗。

以上数据均为治疗后观察3~6 个月所得。

6.患者的疗效判定痊愈:经中医治疗后痛经症状再无发生,行经正常,患者可以正常参与学习与工作。显效:经中医治疗后痛经症状几乎消除,在观察期间偶有发生但疼痛并不剧烈,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学习。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疼痛,患者对疼痛可以忍耐,基本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有些患者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患者疼痛难耐,影响正常学习与工作。

7.统计方法本研究不涉及较高程度的统计方法,仅简单的数据记录、处理、分析即可,用Excel 将所得数据制成表格,Word 软件做出图表,二者结合,更直观有效的观察治疗效果。

8 结论中医讲究对因治疗,虽然治疗时间长,但能从根本上清除病灶,还能调理身体,改善体质。从《黄帝内经》到《本草刚目》,凝结了我们先辈的智慧,在西药盛行的时代,中药仍经久不衰,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此研究所涉及治疗方法均为中医治疗,就妇女痛经治疗这方面而言,中医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显著。由于痛经原因复杂,治疗起来有不同的方法,在实际治疗中,针灸、艾灸、推拿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痛经用不同药方结合这些传统方法,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研究表明,100 名病患经过中医治疗过程基本好转,极个别患者治疗无效,总体而言,中医治疗妇女痛经效果显著。根据现在药方达到的效果,针对妇女痛经问题可以推行中医治疗。

结语: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病痛之一,病因复杂,西医只能对症治疗,暂时缓解疼痛,要想从根本上治疗还需完善中医疗法。针对不同病因的痛经疗法在试验中得到很好的疗效,且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比有更小的毒副作用、不会产生抗药性、经济实惠、能调养身体达到固本壮元的目的,用中医疗法治疗妇女痛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张雷,唐春荣,李大剑.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4):135-136.[2]杨娟,徐元.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264.[3]郑雪凌.痛经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6,25(8):491-492.

论文作者:郝颖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妇女痛经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郝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