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供电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法探析论文_侯志强

乡村供电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法探析论文_侯志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市城郊供电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电力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电力供应是能源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统称为线损。线损是衡量一所供电所运行状态的重要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为了提高电能利用率,必须要降低线损,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供电所线损管理,积极探究供电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法和措施,采用更加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提高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

关键词:乡村供电所管理;有效降低线损;方法探析

引言

线损是乡村供电所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同样是供电所管理的主要环节,需要在加强供电所管理的基础上,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电力系统中产生线损的原因、降低线损的管理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从乡村供电所管理的角度出发,探索控制系统线损的措施,旨在为今后的供电所管理提供借鉴,能最大程度缓解电力系统线损问题。

1线损的定义及分类

1.1线损的定义

电力系统中进行电能的传输和分配时,系统中各个元件、设备和线路将产生电能损耗,将这些损耗总和称作线损。线损率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效益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构建和管理电力系统时,要尽可能降低系统中的线损,突出供电所管理重点,以便实现电网运行经济效益。

1.2线损的分类

根据线损特点,可将其分成固定线损、可变线损和其他线损三类。其中固定损耗是指电力系统中各元件、设备和线路等出现与负荷无关的电能耗损,主要受到产品质量、设备容量和外加电压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类线损,需要完善电网建设方案,确保电力系统完善建设,根据电力供应需求合理制定建设计划。常见的固定损耗包括设施线圈损耗、绝缘子损耗、变压器损耗及电缆损耗等,如果变压器内发生涡流损耗,将出现线损问题。可变线损是指系统中设备、线路及元件出现的和负荷有关的电能损耗,在负荷电流变化下发生改变。这类线损主要包括变压器铜损、设施线圈铜损等,其大小主要由线路和设备中的电流决定。在明确线损类别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明确供电所管理重点,在提高系统管理水平上有重要作用。

2供电所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规范线损管理制度缺乏,管理手段落后

许多农村供电所在信息化线损管理制度建立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线损管理中计量设备的安装、拆解和移动都缺乏统一的制度和规定。这使得线损管理工作岗位职责不清晰,分工也不够明确,对于线损管理监督力度也亟待加强。这既受农村电网分散、管理难度大的影响,同时也是由于供电所自身线损管理水平不高所致。在低压供电区域中,各个配电变压器中电量计量装置管理缺乏规范性,电能表接线方式和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核实,供电所线损点计量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线损管理的有效性较差。

2.2线路规划设计不合理,线路损耗增加

我国由于地理面积广阔,电力配网的面积较大,线路空间距离长,电网承担着非常大的负荷,技术线损较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电网线路较长并且迂回曲折。同时,电网线路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现象也比较突出,加重了供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线路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使得供电线路距离太长,这导致线路阻抗值增大,线路耗损也成倍增加。

2.3线损管理技术不足,存在严重问题

首先,电网结构的不合理会加重线损,电源与配电网之间没有协调发展,线损率就会持续升高。其次,许多农村供电所的设备管理上也很不到位,旧的、高损耗的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加重了线损。另外,当前仍有一部分农村供电所缺乏无功补偿或过补偿,用户设备的电容器使用不足会严重影响功率损耗的调节能力,增加损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供电所管理的降低线损的方法

3.1增强变压器管理

针对乡村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压器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完善管理计划,做好变压器维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电网运行环境。变压器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需要密切关注变压器运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变压器故障问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乡村供电所应将管理重点放在变压器定期监测和维护上,确保在变压器作用下,有效调整系统中的电流分布,实现电流资源的供需平衡。当前管理指标还不明确,需要供电所对变压器调整管理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一段时间内变压器管理效果,确定管理方案的改进措施。如在监测周期设定上,还要根据变压器问题发生频率,灵活调整监测周期。在保证变压器监测结果时效性的基础上,能快速解决变压器问题,从而加大对电网线损的控制。

3.2科学安排电网线路

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是导致线损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在乡村电网运行中较为常见,对电网高效运行有不利影响。面对当前乡村供电系统运行问题,需要供电所管理人员加大对电网线路布局的重视,以便达到降低线损率的目的。考虑到线损受到线长和分支的影响,应尽可能排除没有价值的线路,建立起精简的线路系统。同时还要加强电源点的建设,采用多点小容量的方法,合理选择电源点。要选择距离终端设备近的地方,以免出现超出供电范围的情况。另外,要优化调整现有线路计划,坚持减少迂回线路的原则,更换电能损耗严重的线路,以便将线损控制在最低标准,保证电力网络运行效益较好。另外,目前打算乡村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还比较陈旧,如供电导线使用较长时间后,其中的电阻有所增加,在电流传输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变成热能,由此带来电能损耗。因此,在选择电网线路时,要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尽量使用整线来布线,从而减少线路接头,降低电网线损率。具体来说,电网建设涉及较多内容,要想加大对系统运行中损耗的控制,应确保线路布局的优化调整,采用新的线路管理技术,建立系统的电网运行系统。

3.3重视线损分析工作

为了提高乡村供电所管理水平,应做好线损分析工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电网管理措施。从实践经验可知,主要分析内容包括以下集中:①对比分析系统年平均线损情况。借鉴年线损率平均值,能避免抄表时间和负载的不同,导致线损出现波动。对比实际水平和平均的线损水平,可判断当前电网线损是否正常。②实际线损率和理论线损率的对比分析。理论数值能为实际线损提供参考,如果当地电网线损率超过理论值太多时,表明乡村电力系统可能出现了管理问题或设备故障现象,需要具体分析故障产生原因,以便解决电路故障问题。③比较用户计量分表和计量总表设备之和。如果用户计量表总和小于计量总表数值时,说明有的用户计量数值不准确,需要重视电能计量表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内电能有效分配。对于供电所管理人员而言,要采取上述线损分析方式,全面分析电网运行中的线损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计划,以便提高供电系统运行质量。

3.4加强线损管理

在人员素质管理方面,要通过提高乡村供电所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创新降低线损的手段,确保电网运行效益较好。要通过培训教育,逐步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感,是线损管理科学开展的重要基础。总表及户表计量数值的准确性性,是降低线损的主要因素。如果线损数据记录不准确或遗漏时,将直接影响线损率计算,由此增加线损问题。因此,需要明确各岗位职能,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户表管理,同时应根据设备容量和线路布局来完善管理手段。另外,需要做好检查和检修工作。如建立定期查表制度,可为有关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能使用信息,这些信息能为线损管理提供依据,在保证电表计量准确的条件下,加强电网线损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查表,不能随意更改查表时间。另外,为了准确反映有关信息,确保设备运作稳定性,管理人员要采取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保证系统内重要设备的可靠运行,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结语

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既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在电网线路运行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线损管理工作,加强计量设备管理,强化线路检修,并且健全线路检查和维护制度,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在保障供电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国民提供更加经济、优质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姜冰.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3):151-151.

论文作者:侯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乡村供电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法探析论文_侯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