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学术研究看美国对亚太地区和俄罗斯的反应_中美关系论文

从俄罗斯学术研究看美国对亚太地区和俄罗斯的反应_中美关系论文

美国“重返”亚太与俄罗斯的应对——基于俄罗斯学界研究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美国论文,学界论文,亚太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12)04-0065-07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弗拉基米尔·波尔加科夫指出,2009年中期奥巴马政府最初宣布美国“重返”亚洲(更确切地说是亚太地区)时,未在俄罗斯引起足够关注。俄外交部主办的《国际生活》杂志主编阿尔缅·奥卡涅相认为,201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1]之前,美国“没有在亚太地区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计划”[2]。俄罗斯学术界对美国“重返”亚太问题的观点反映在主要政治学和东方学杂志,如《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国际生活》、《远东问题》、《俄罗斯与亚太》、《今日亚非》等以及“现代俄罗斯政治”、“新东方评论”、“俄中评论”等学术网站上的大量文章中。俄政治学家和东方学学者们对美国“重返”亚太动因、影响和应对的观点立场,为我们研究该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启发。

一、美国“重返”亚太的动因

俄罗斯学者主要从经济原因、国际战略格局等角度阐释美国“重返”亚太的动因。

第一类观点指出,美国“重返”亚太是为了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遏制中国、保持经济领导地位的需要。有学者指出,美国从未离开亚太,此次强调“重返”亚太有与中国进行“经济冷战”的性质,也有加强盟友对其安全依赖和推销美国军火的经济考虑;美国“重返”亚太实质上是在用军事与盟友网络等实力来弥补经济实力的不足与担忧,正如美国寄希望于以“软实力”与“巧实力”来弥补硬实力不足一样。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佳宁认为,亚太经合组织两极化反映了中美在争夺亚太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他说:“美国竭力争取‘重返’亚太地区,为此,它将争取在这一空间里实施美国自己的共同市场方案。2011年11月份举行的檀香山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美国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引发了热烈讨论。而且,还故意忘了邀请北京加入。”[3]

关于TPP,俄学者指出其实际上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架空中国、削弱中国影响力的把戏。俄科学院国际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阿列克谢·费年科认为,构建TPP是美国试图使亚太地区朝有利于美国利益方向发展的尝试,其主要动机一是在太平洋两边沿岸国家构建经济联系;二是削弱和架空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防止东亚国家联合;三是美日想通过 TPP拉拢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东盟国家,削弱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影响,防止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机制的建立;四是破坏东盟10+3、10+6、东亚峰会等已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政治框架的政治协商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更愿意参加美国主导的TPP框架,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正在建立代替东盟的TPP协商体系;五是通过TPP整合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同盟体系,包括:美日同盟、ANZUS、美国—拉美伙伴关系(智利、秘鲁)等[4]。

俄学者指出,美国认为中国有地缘政治野心,希望推广自己的政治模式,这令美国担忧。历史学家伊戈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指出,奥巴马出台新战略是为了阻碍中国发展,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5]。外交学院鲍里斯·施梅廖夫认为:“美国政治和知识界精英们担忧中国经济地位增强会转变成全球政治影响力,成为美国的强大竞争者。因此,华盛顿在任何情况下都试图强调,美国世纪还远未结束。”[6]俄政治形势分析中心首席专家帕维尔·萨林强调,美国无法接受北京试图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挑战,目前美国遏制中国的全球战略的着力点是经济为主、军事为辅、多管齐下,例如搞乱利比亚和苏丹首先冲击的是中国的经济利益[7]。波尔加科夫指出,俄学者实际上一致承认美国“重返”这一事实,并把它首先解释为美国的目的是加强已经摇摇欲坠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美国注意到了亚太国家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份量,所以希望把自己的亚太政策变成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的有效战略工具,“重返”亚太具有公开制衡“中国崛起”的考虑。

另一类观点指出,美国“重返”亚太是为了平衡亚太力量对比、履行对盟友责任、在亚太保持主导地位。《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主编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强调,部分亚太国家希望在美国帮助下获得某种保障,以避免由于中国强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而这一图谋却被美国所利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外交宗旨是“加强同那些愿意制衡中国国家的关系,或与之结成新的同盟,如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日本等部分传统盟友和越南、印度等新国家”,“中国有某种被包围的感觉”是千真万确的[8]。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科学院院长列昂尼德·伊瓦绍夫认为:“加强在新加坡的存在是美中军事对抗的一个组成部分。”[9]奥卡涅相强调,“很快我们将会看到旧有军事政治集团的加强或新军事政治集团的产生”,美国及其同盟可能发展成“亚洲北约”[2]。

“俄罗斯之声”指出,美国企图借助盟友和伙伴在亚太地区建造反华长城。“肩并肩”等军演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警示朝鲜,还有向中国施加军事政治压力的意图。高等经济大学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说:“在上个十年,只以政治方式解决冲突,如今各方在冲突中保持军事威慑的概念重生。在该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及其邻国加入到军演。”[10]美国还利用电影等文化软实力对中国进行渗透,如2012年4月登陆中国的好莱坞影片《超级战舰》大肆炫耀美日同盟军演的威风,对中国民众造成显著的负面心理冲击。

俄学者把美国“重返亚太”看成维护其在亚太领导地位、遏制竞争者的先发制人的举措。谢尔盖·米赫涅维奇倾向于把美国在亚洲的行动看成预防措施,认为美国认为亚洲国家可能在中国领导下逐渐团结在一起,美国不能接受任何一个准备挑战其世界主导地位的国家发展壮大[11]。俄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帕维尔·佐罗塔廖夫认为:“新国防战略是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延续,即在该地区加强现有同盟并缔结新同盟,其主要目的是抑制中国。”[12]

二、美国“重返”亚太的影响

俄学者认为,美国将亚太作为全球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同时加紧对叙利亚和伊朗施加战略压力,挤压中国国际空间,卡住中国能源咽喉,同时削弱乃至废掉俄罗斯核心军事力量[13]。美国“重返”亚太对俄美关系、中美关系及亚太局势均有深远的影响。

(一)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触犯了俄罗斯的利益,加剧俄美矛盾,同时也促使俄罗斯向亚太倾斜。政治学家谢尔盖·米赫耶夫指出,美国积极推动建立TPP的主张,“既没有邀请俄罗斯也没有邀请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能继续作为美国向太平洋施加影响的工具,反对俄罗斯有关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建立技术转让基金会的倡议不仅旨在反莫斯科,也是在反北京。”[14]反导问题使俄美关系雪上加霜。波尔加科夫认为,莫斯科把在欧洲(这次是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美国的反导系统视为是对“平等安全”原则的破坏。普京在《成为强者: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一文中指出,“必须在加强国家空—天防御体系方面迈出坚定步伐”,他解释说,“是美国和北约在部署反导系统问题上的政策迫使我们采取这个行动”。俄国防部副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也指出:“美国全球反导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其他地区也具有针对俄罗斯的潜力。把反导系统的欧洲部分同阿拉斯加以及亚太地区的反导防御设施整合在一起,将提高美国的反导防御综合能力。”[15]普京强调向亚太进行军事倾斜,指出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海军的复兴,首先是在北方和远东地区海军力量的复兴,是俄当今最重要的任务方向之一。

美国“重返”亚太等问题加深俄美的“战略互疑”。与有些专家认为中美关系存在“战略互疑”②类似,在普京眼中,或许俄美之间的“战略互疑”更加严重甚至“根深蒂固”。普京指出,美国的某些行为无助于巩固俄美双方的互信。美国企图在欧洲布置导弹防御系统的打算当然会引起我们的担忧,为什么这个导弹防御系统如此让我们担心呢?因为它涉及目前俄罗斯在该领域的战略核威慑力,破坏了数十年形成的军事政治平衡。

波尔加科夫认为,“重启”或改善俄美关系的希望在于如下几方面的实现:推进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③;美国放弃小布什政府制订的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美国停止把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前苏联东欧国家拉进北约的计划。正如普京指出的那样:“在俄美关系上我们愿意同美国发展更加长远的关系,取得更具实质性的突破,但是条件是美国方面必须要切实遵守平等与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原则。”[16]

(二)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俄学者分析了中美关系的问题、现状与走向,及美国“重返”亚太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问题,包括南中国海局势、领土争端等问题。

俄学者指出,未来中美关系很可能在对抗中合作,若中美未能抑制双方关系中的冲突性因素,则会带来更多对抗。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安德烈·达维多夫认为,中美关系首要问题不是经济因素,而是军事战略因素;双方处于一个带有竞争因素的全球伙伴模式形成时期[17]。波尔加科夫指出,美国重返“亚太”可能使中美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好感下降,在学术界对美国在亚洲政策的负面评价也占主流④。俄媒体注意到《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报告提出的“若中美互不信任加剧,未来10年两国间可能爆发冲突”等观点,指出:“若该报告的预测变成现实,亚太地区将成为中美激烈对抗的战场。”[18]当然,俄学界也有对中美关系缓和抱有乐观看法。与基辛格“中美对抗是选择的结果而非必然”[19]的观点类似,俄外交学院院长叶夫根尼·巴扎诺夫认为(中美)可以成功避免严重对抗:“两国都明白,全球大多数问题都不能彼此孤立地或者通过对抗获得解决。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复杂的情形:一方面是斗争,另一方面是合作。”[18]

俄学者认为,“台湾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存在不确定性。维克托·特里丰诺夫认为,“华盛顿不打算放弃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奥巴马当局向台湾大量出售美国最新武器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圣彼得堡大学国际关系亚娜·列克丘金娜注意到,由于台湾和大陆的接近,美台关系受到很大的削弱,“华盛顿和台北间的军事合作被缩简成仅仅出售武器了”,现在“白宫实施台湾政策受制于台湾当局的自我克制”[20]。

俄学者认为南海问题成为美国挑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楔子。列克丘金娜认为,这些争端(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为美国“重返亚洲”政策创造了有利环境,一方面(使美国)扩大了与东盟的协作,另一方面抑制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21]。历史学家科洛托夫称:“现在中国南海进入了划分势力范围的阶段。中国有自己的重点,美国也有自己的重点。尽管在起草南海行为守则,但谁也不会遵守,一切问题将用武力粗暴强硬地解决。”[22]

俄罗斯专家还注意到美国等西方正利用缅甸等国家加强对中国的遏制。战略研究所鲍里斯·沃尔洪斯基指出:“反对派在缅甸议会补选中获胜之后,中国、印度和西方为了自己在该国的利益开始启动新一轮大博弈;西方不遗余力地扶持昂山素季成为潜在国家领袖,以便在中国的‘软肋’插上一刀。”[23]俄科学院东方学所菲利克斯·尤尔洛夫说:“缅甸已经成为中国和西方世界利益碰撞的战场,斗争还将加剧。”[24]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插足对中缅关系的干扰有限,美国虽然在缅甸给中国带来停建密松水电站、威胁中缅油气管道、削弱对缅甸影响力等损失,但吴登盛政府为维护统治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因为缅甸现政府是中国的债务担保人,纵容民主派上台害人害己,中国在维护缅甸政局稳定方面具有美国不可比拟的优势[25]。

(三)对亚太局势的影响

俄罗斯媒体及学者对美国新军事战略调整、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表现出积极关注。俄罗斯外交机构“断定这是使亚太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的行动”[26]。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维克托·特里丰诺夫指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以继续加强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力量优势作为补充。在从其他地区收缩军事力量的情况下,美国将亚太地区调整为战略重心。总体可以预计美国在太平洋的政策是加强海军和空军力量;继续部署针对东亚的地区反导防御系统;强化在关岛和冲绳的军事基地;加大对亚太地区美国盟友的军事援助;在西南太平洋建立实质性的新型强大军事综合体;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地区部署2500名海军陆战队、附属舰只及航空兵力量。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都明显针对中国和南中国海地区,美国在南海奉行与中国公开对抗的政策[27]。

关于朝鲜半岛问题,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朝鲜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热宾把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的恶化完全归咎于美国,认为韩希望“加速朝鲜制度崩溃并建立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从而把自己的军事机器直接开进中俄边境”[28]。但大概在2011年中的时候,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对朝鲜直接进行武力施压的策略是行不通的。于是美国任命了新的主管朝鲜事务政策的国务卿特别代表和新的朝鲜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恢复了美朝间的接触[29]。2012年3月29日至30日,远东研究所与韩国国家研究院联合举办了“朝鲜半岛安全问题研讨会”,莫斯科大学朝鲜研究中心主任帕维尔·列沙科夫指出,不能寄希望于朝鲜政权崩溃(或“颜色革命”),而应积极期待并顺应朝鲜改革开放的进程,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就是积极参与朝鲜有可能实行的改革开放,将对朝鲜被动的政策转向积极主动的务实睦邻合作政策[30]。

俄学者将美国“重返”亚太及相关行动视为亚太地区的“麻烦制造者”。《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科罗琴科指出:“不排除重演冷战时期亚太地区的紧张局面。但如果说以前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是在苏美之间开展的,那么现在这场争夺地区领导地位的斗争则在中美之间进行。华盛顿近来无疑是在施展通过军事战略包围中国的战术。美国在企图削弱中国作为地区领导地位角色的同时,也在加强对这些同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的外交支持,甚至企图在这一冲突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美国越是公开企图插足中国同邻国的领土纠纷,就越有可能让局势激化,直至产生军事冲突。”[31]

三、俄罗斯的应对方略

为减少美国“重返”亚太的影响,俄罗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组织等多方面积极应对,以稳定亚太局势、借力亚太“东风”,为俄罗斯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思路

第一种主张可称为“助美制华论”,提出俄罗斯要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甚至帮助美国制衡中国,实现俄罗斯国家利益最大化。持此种观点者有离间中俄关系的嫌疑,代表人物有西方驻俄罗斯的研究机构学者德米特里·特列宁等。第二种主张可称为“协作制美论”,认为美国在亚太影响力上升会损害俄罗斯利益,所谓“唇亡齿寒”,主张与中国等亚太新兴国家加强战略协作关系,制衡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代表人物有波尔加科夫、亚历山大·卢金、米哈伊尔·季塔连科等。

“助美制华论”者预测俄罗斯在亚太局势的前景时认为,俄罗斯“既面临卷入超级大国冲突的风险”,又面临一种机遇,按中国谋略的说法就是“坐山观虎斗”、谋取“渔翁之利”[32]。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认为,中国崛起对俄罗斯是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在历史上相继充当中国的“导师”、“敌人”,直至后来的“原料来源地”等角色;莫斯科应该避免单边倒向北京,为此必须加强同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和印度这样一个亚洲第二超级强国协作,以制衡中国,“莫斯科最好在中国的南海和钓鱼岛等领土争端问题上奉行中立政策”[33]64-65。针对俄罗斯利用美国、日本、印度、越南等国与中国的矛盾,以能源、军火的优势,提高其在亚太的地位,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院长列昂尼德·伊瓦绍夫承认:“俄印加强伙伴关系将遏制中国的能量。”[34]

“助美制华论”实质上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反映了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主张对中国实行合作与防范并重的政策,这些论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设法予以消解。部分俄罗斯的担忧主要体现在担心中国在亚太影响力提升会削弱俄罗斯在亚太和中亚的地位,干扰俄罗斯构建“欧亚联盟”。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德米特里·莫夏科夫认为,中国在亚太地区实行极度扩张性政策,投资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亚太国家对中国的依赖,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中亚某些国家同中国的关系中[35]。俄罗斯政治形势分析中心首席专家帕维尔·萨林指出,在美中亚太博弈中,俄罗斯应利用美国对中国能源的遏制,谋求扩大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增加俄罗斯的能源获利水平。他说:“美中冲突一旦激化,中国的海路能源供应很容易被美国掐断,俄罗斯可以利用唯一可从陆路对华供应能源国家的地位,提高俄罗斯在中国能源市场的份额。”[7]

“协作制美论”者从战略上强调亚太对俄罗斯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认为俄罗斯的利益正聚焦在亚洲地区,应通过“重返”亚太(东进)真正落实“双头鹰”战略。波尔加科夫指出,从2011年至2012年初,俄罗斯对在亚太事务的关注度更强了。华盛顿在亚太地区恢复和加强与老盟友的关系,并新制定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俄罗斯的利益。俄国防与外交委员会主席谢尔盖·卡拉加诺夫称,“文化欧洲化”的俄罗斯未来在于“经济亚洲化”[36]。科学院东方学所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德米特里·莫西亚科夫说:“俄罗斯是太平洋国家,对于俄罗斯的整个国家来说,亚太地区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37]

“协作制美论”得到俄罗斯大部分学者赞同,主张加强俄中等新兴国家间战略协作,及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协作等政策,以平衡美国及其同盟的影响。波尔加科夫认为,“美国重返亚洲”,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实力的增强,以及华盛顿挑起的中美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两国关系的复杂化,毫无疑问都严重危及俄罗斯的利益;必须保持和完善同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也不拒绝同美国和整个西方建立和睦的建设性关系。外交学院亚历山大·卢金认为,“正由于同中国和其他亚洲伙伴的联系,俄罗斯才处于世界影响力的核心”,“北京在其复杂的伙伴关系中把俄罗斯看成平衡同美国和欧洲竞争的伙伴,也视为中国对外政策独立性的保障[38]。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院士坚称,俄罗斯和中国“需要彼此作为伙伴,他们的睦邻协作关系是彼此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相互保障[39]。但是对于俄中结盟,大部分俄罗斯学者则持保留态度。俄罗斯地缘政治问题专家康斯坦丁·西夫科夫指出,俄中结盟实际上可以覆盖整个欧亚大陆;从军事政治方面看,这样的同盟将坚不可摧;但更多的观点认为,此种讨论为时尚早[40]。

(二)应对措施: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

“协作制美论”也得到俄罗斯高层决策者的支持。普京在其外交竞选纲领《俄罗斯与不断变化的世界》一文中特别提到了亚太地区在世界事务中作用的提升,并阐述了对俄中关系的看法。普京指出:“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和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和成功的俄罗斯。”[41]普京称,印度是亚太地区的另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还应加强联合国、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多边机构的作用[41]。俄罗斯著名政治学家、《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认为,普京强调了俄罗斯更加关注中国和整个亚洲,当然,这里也有对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考虑[42]。

鉴此,俄罗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反映俄罗斯式“重返”亚太的“东进”战略逐渐成型。俄《2020年战略报告》中提到中国对俄罗斯经济的推动作用,建议一方面需要加快俄罗斯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利用新的俄中合作机会。提交普京智囊——瓦代尔俱乐部会议的报告《东进:俄罗斯和亚洲还是俄罗斯在亚洲》明确了俄罗斯的“东进”战略,即在顾及其他亚太地区事务参与者利益的同时,俄罗斯必须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贸往来和政治合作;俄罗斯在该地区大国形象的全面确立,应在俄罗斯亚洲战略的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43]。

在安全方面,俄罗斯实行一种相对中立与全方位合作的政策,以回应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拉夫罗夫认为,俄罗斯有充分的理由被认为是亚太地区军事政治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同该地区国家之间不存在无法通过建设性对话调解的问题;中国、印度和越南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伙伴;俄罗斯正在积极发展与日本和韩国的关系[44]。强化安全领域的中俄战略协作是稳定亚太棋局的重要环节。关于2012年4月24日俄中“海上联合—2012”军演,远东研究所专家安德烈·达维多夫指出:中俄两国突然进行海军合作,问题就在于南中国海形势的激化。此外,美国和菲律宾也在那里搞军演。俄中军演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些事实做出的一定反应。俄军事分析家根纳季·叶夫斯塔菲耶夫上将认为:“美国把自己的军政力量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准备与中国对抗。今天在亚太海域发生的许多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与这种对抗紧密相连。”[45]

俄罗斯进一步重视多边场合下的亚太外交。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指出,2011年俄罗斯强化了针对亚洲的政策,这不是迫于现实政治形势,而是为了逐步实现“提升我国在亚太地区地位的战略方针”,包括把俄罗斯,首先是把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同亚太地区的一体化有效融合。俄罗斯在金砖集团模式下加强了平等互利和多层面合作并发展了同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特别重视与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深了同日本、韩国、东盟以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多层面合作,与美国一道参加了东亚峰会[46]。

展望未来,俄罗斯将进一步参与“东盟+1”、东亚峰会、东盟安全论坛、金砖国家会议、朝鲜半岛“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等亚太多边机制的活动。与东盟进行多边能源合作是俄罗斯加强在亚太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西蒙·泰等在《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发文指出,俄罗斯以往对东南亚及东盟的兴趣不是很大,因此俄罗斯要通过东盟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47]。莫斯科亚太研究中心叶甫根尼·卡纳耶夫指出,在不久的将来,特别是在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线于2012年投入使用之后,俄罗斯将在保障亚太地区能源安全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俄中斯科沃罗季诺—大庆输油管线的运营将使俄罗斯可能向东南亚出口石油[48]。拉蒙·佩德罗萨表示,俄罗斯与东南亚地区贸易、能源、旅游往来日益紧密,俄罗斯与东盟关系或将进入蜜月期[49]。

2012年9月弗拉迪沃斯托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将促进俄罗斯加速远东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的实现,并使俄罗斯更积极地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生活以及一体化进程中。梅德韦杰夫在《一体化为发展,创新为繁荣》一文中写道,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是俄罗斯2012年在担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的首要任务;建议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在战胜自然和人为灾害方面加强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需要加强努力,提高对灾害的警惕性[49]。远东研究所专家安德烈·沃罗金认为,对于作为亚太议会论坛主席国的俄罗斯来说,主要的任务是要更积极地融入到亚太地区。他说:“如果考虑将俄罗斯纳入到亚洲自由贸易区,将为俄罗斯的发展打开一扇富有前景的大门。”俄罗斯亚太研究中心维切斯拉夫·阿米洛夫认为:“俄罗斯想利用外来投资、外国知识、和国际贸易的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对于伙伴国家来说,我们的优势首先在于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俄罗斯有可能与本地区其他国家构建互利的链条。而议会之间合作的加强,是对俄罗斯作为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主办国工作的一种很好的补充。”[50]

注释:

①由于美国从未离开亚太,美国“重返”亚太的提法具有强调和标新立异的意味,有学者认为应称“重构”,美国学者则开始用“再平衡”代替。“再平衡”包括:美国军队再平衡其全球力量,将力量从其他地区调到亚洲,并在亚太地区内部实现再平衡,减少集中在东北亚的力量,将其部署到全地区比较分散的地方。参见外媒:美国亚太政策寻求“再平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04/c_123075386.htm。

②中国学者王缉思与美国学者李侃如在《中关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的报告中归纳出中美战略互疑的三大来源。参见王缉思,李侃如.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N〕.东方早报,2012-04-05。

③美俄1991年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I)于2009年12月5日失效,续约谈判于2009年4月启动,双方于2011年初签订了新一轮《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④据美国皮尤调查中心数据,中国对美国有好感的受访者从2010年的58%降到2011年中的44%。

标签:;  ;  ;  ;  ;  ;  ;  ;  ;  ;  ;  ;  ;  ;  ;  

从俄罗斯学术研究看美国对亚太地区和俄罗斯的反应_中美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