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_先进文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_先进文化论文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文化与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07)09—0020—04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通过建设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宣传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既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又要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积极探索推进文化创新,又要大力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能够传承五千多年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文化精华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概括地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取向。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民族性与全球性的关系,这个问题体现在国家文化建设上尤为突出。从各国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不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是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国家无论采取何种现代化道路取向,都不能回避和完全抛弃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吸收和借鉴世界性的先进文化,而且要继承和发扬本国的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新文化应该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决不是靠彻底与中国传统断裂而获取;现代化的自由、民主与法治也不能靠简单地全盘打倒传统而获得,只能对传统进行综合地创造。”[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检验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的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不可能在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去搞现代化,而是要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健康发展。否则,丢掉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古为今用”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态度,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传统文化作为联结海内外华人的文化纽带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赋予文化以民族特色,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一个文明的民族必须具有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就是这个民族的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在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有正确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和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于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保持中华民族的繁衍、统一、稳定以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了巨大的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无论持什么观点什么流派的文化学者,大家都承认一个原则:真正把他们维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文化,即他们共同具有的观念和准则。文化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最根本的因素,文化是民族凝聚的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目前,海外华人总数已逾3000万,遍布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迄今世界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族裔。海外华人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一方面累积了数千亿美元流动资产,对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所居住国家的文化,推动各所在国家多元化社会的形成。海外华人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现在和未来都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海外华人虽然远居海外,但是他们仍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与繁荣,积极地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指出的,“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华人世界的文化共性促进了经济参与”[2]。因为共同的民族身份和共同的传统文化,成为联结海外华人与中国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3.传统文化有助于抑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的负面影响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外资和外商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外国文化(主要是西方国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在大量的外来文化中,不仅有国外的高尚的先进文化,而且也有腐朽的堕落文化。对处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而言,我们一方面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坚决地抵制和打击国外的腐朽文化。这就需要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共同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通过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宣传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认清文化优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两面性逐渐暴露出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驱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体现在能够比较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搞活经济,促使人们形成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和经济意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性主要体现为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比如,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容易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导向”的享乐主义和“无限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这三种主义是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3] 如果这种资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控制了某些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很容易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产生和滋长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通过继承和发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将集体主义精神注入社会主义的各级集体中,可以有效地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正确的价值观做人做事。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做得还不够:一方面,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消极腐朽的东西,还依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因而,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发掘,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动力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作为精神动力,以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需要

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史看,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旧瓶装新酒”的思想,提出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有价值的、可以服务于革命发展需要的思想精华,创建科学的民族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和利用,使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5] 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就是生长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离开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新时期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我们必须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和教育方法推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

文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决定了先进文化创新必须在已有的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经过几千的历史锤炼,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心理和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如今,我们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且要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确保先进文化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把先进文化的方向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紧密结合起来。

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6]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江泽民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革命文化传统并列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两大优良传统。通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新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党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

3.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一度遭到忽视和削弱,并严重影响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集中体现在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上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迁以及思想文化多元化导致一些群众的社会价值观迷失、理想信念失落、道德规范失范。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的主导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被解构、而新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却未成功地建立起来,生活的现实性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普遍趋于功利性,正是这种价值观的迷失带来了人们理想信仰的失落,道德行为的失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思想政治工作一度忽视了社会现实发展和人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在改革创新的口号下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没有能够及时根据新情况提供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因此,直接导致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

从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历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为我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仅要认真反思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而且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是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历史经验。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需要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概括地说,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扬弃和积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民族团结、仁爱包容、自强不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传统。这些民族精神传统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差的状况,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丰富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崇尚道德养成,而且重视智慧启迪;不仅强调文化艺术修养,而且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丰富的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可以丰富和充实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第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在于以先进思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具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四有”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比如,通过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一方面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爱国主义传统的宣传和教育,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再比如,通过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发扬民族团结精神,把整体精神与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可以树立起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

第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比较容易导致社会个体的心理失衡,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诚求诚”的传统仁爱精神。这种仁爱精神对于处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放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紧张和对立关系,多了市场味道、少了人情味道,经济竞争程度的加深,经济突飞猛进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是淡化和俗化了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把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于培养激烈竞争下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健康心理状态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体系。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面对信息化、网络化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东西方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碰撞与交流的机会增加。这些新变化对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单一的革命价值观很难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因此,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引入传统文化,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选择、提炼具有现代意义的内容加以继承和现代阐释,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党的革命传统相结合、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工作实际相结合,从而构建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标签:;  ;  ;  ;  ;  ;  ;  ;  ;  ;  ;  ;  ;  

论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_先进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