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及效果分析论文_李春华

龙山县人民医院 416800

【摘 要】目的:主要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方面的应用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抽取心内病区患者共560例开展该项研究工作,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人数相等均为280例,其中对照组的护理管理以常规方式为主,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最终对前后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应用以后,研究组在心内病区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与对照组相比呈现明显偏低的状态,而且研究组患者在护理质量上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要高出很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在临床当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影响;效果

在心内病区当中,老年患者相对较多,此类患者在具有病情变化较快的特点,因此需要进行多次手术进行治疗,而且在药物使用方面,高危性药物的应用较为普遍,也正因如此,心内病区一直是医院当中不良事件产生概率较高的科室,为了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降低不良事件的产生概率,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我院决定在心内病区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家属以及患者造成的风险隐患进行判断和识别,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对该项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我院心内病区当中的护理质量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1]。因此,有必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对我院心内病区入住的560患者进行选取,经本人及家属同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女性患者173例、男性患者387例,按照每组280例将其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别是33-70岁和34-71岁,平均年龄分别为(58.2±2.2)岁和(57.9±2.3)岁,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形式的护理管理模式用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根据护理工作方面的相关管理指标进行事后控制工作,而这种模式在问题发现和解决方面虽然较为典型,但也存在较强的被动性[2]。

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根据护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具体工作如下:第一,根据心内病区当中实际情况对三级质控网进行建设,简单的说,就是以护士长、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士为基础,共同组成护理小组,其中责任护士为一级质控网,主要进行自控,护理组长是二级控制网,主要负责护理工作的监督,而护士长为三级控制网,负责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有效监控,运用这种质量管理模式对传统形式的专控专职管理模式加以取代[3]。第二,利用PDCA对服务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各环节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与PDCA相结合,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实施步骤包括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等,通过该循环来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4]。第三,对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同时还要对护理人员的职责、权限等差异进行综合的考虑,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培训计划,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而这也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以此来推动深化学习,使其护理知识得到不断的强化,保证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5]。

1.3评价标准

第一,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标准为参考,对科室当中的质量评价指标加以构建,用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具体填报及统计工作由值班护理人员完成;第二,满意度,针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以及交流技巧等护理情况进行调查,满意程度按照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进行统计,每月由护士长对患者给出的评价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主要借助相关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质量使用“ ”表示,并用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运用百分数(%)进行表示,检验由x2来实现,在P<0.05的情况下,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药物使用出错的问题、4例高危药物外渗、2例皮肤损伤、1例压疮、3例跌倒。而研究组仅有1例高危药物外渗、1例跌倒,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具体如表1

3.讨论

以往在对心内病区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管理模式较为典型,需要找出问题,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但在管理过程中的表现较为被动,存在治标不治本的情况,所以在管理方面的成效并不理想,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对质控标准的设立以及有效的监管,利用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相关数据统计,能够对事件产生原因和具体后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管理措施加以编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落实,使问题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6]。

而通过本次研究,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用户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所以,在临床当中对其进行有效推广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秦秀会.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6(29):142-143.

[2]孙显好.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4(9):264-265.

[3]王磊.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5(7):419.

[4]陈瑞琴,林李艳,何丽影.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3(2):105-107.

[5]马丽.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保健文汇,2017,9(12):208.

[6]贺桂英.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167,171.

论文作者:李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及效果分析论文_李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